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春天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季节。因为沉寂的冬季过后,在春风浸润下,万物即将复苏。花红柳绿,燕语莺声,一个美丽且喧闹的好时光马上就要降临了!

而游子则是一类满怀忧思的人群。因为他们远离家乡、亲友,孤身漂泊在外。凭栏远眺和望月兴叹是他们每日必修的功课,因思念所带来的痛苦则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他们!

那么当悲伤的游子漫步在明媚的春光中,会怎么样呢?是明媚的春光冲散了游子心中的哀怨,带给他们人生的希望;还是悲伤感染了明媚,令春天也黯然失色!或许下面这首唐诗能让你找到答案!


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初唐时期的大诗人,是著名文学团体——“文章四友”中的一员,而他对诗坛最大的贡献就是有一个好孙子。杜甫就是因为家学渊源,才最终成长为一代诗圣的。当然,杜审言自身的诗歌造诣也足以名震一时,只可惜出众的文学才能并没能给他的仕途带来帮助。他在高中进士后的近20年时间里,一直担任县丞一类的小官,并远离家乡,辗转各地。

本诗题目中的晋陵,就是指现今的江苏常州,而陆丞则是杜审言的一位同僚。下面就让我们陪着杜审言这位游子去领略一下江南的早春景色。


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在首联中,诗人就点明了自己游子的身份,并指出游子与普通人的不同,“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只有像我这样为仕途背井离乡的游子,才会对季节、气候的变化这么的敏感!

诗人先用了一个“独”字,不仅表现出游子形单影只的可悲现状,还在游子与普通人之间划上一条分界线,堪称一举两得。接着他描绘了游子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有亲友陪伴的普通人虽然也会关注时间的变化,但绝不敏感,因为对沉浸在幸福中的人而言,每一天都充满了阳光,并不需要特别的关注。但对身在异乡的游子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所以当气候刚刚有了一点变化,他们就感受到早春的气息。一个“惊”字完美地刻画出游子们脆弱、敏感的内心,把其与早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既然已经感受到了物候的变化,当然要出门去游览一番,即“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清晨,在云霞的陪伴下,太阳从大海深处徐徐升起,而春风则早已让缤纷的梅花和摇曳的杨柳遍布江南。

初升的云霞和晨起的曙光象征着新春伊始,而梅柳同在正是早春所独有的景色,诗人在颔联里把自己眼中的江南早春图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江南的春景当然不会仅局限于优美的山水,还有载歌载舞的鸟雀,“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本句中的“淑气”是指春天温暖的气候,而“晴光”则代指春光。

温暖的天气令黄鹂的鸣叫声更加欢快,而春光则令江水中的碧草与湛蓝的天空连成一线。在诗人的笔下无论是欢快的鸟声,还是茂盛的水草,无不展现出春日里江南景物的勃勃生机。但沐浴在充满希望的春光中,就能消除掉游子内心的悲戚吗?


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在尾联中,诗人用高歌一曲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即“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漫步中忽然听到悠扬的古调,令我想到遥远的家乡,眼泪顷刻间就湿透了我的衣襟。

“古调”就是指历史悠久的音乐,而在聆听古调的时候,难免会让人触景伤情,产生怀旧的情绪。相较于眼前因“物候新”而带来的早春景致,家乡、亲友自然就是诗人最思念的“旧”了。漫步在新景之中,听着古调,思念着远方的亲朋故旧,这或许是每一位游子都曾有过的经历吧!


杜甫的爷爷在江南春游时,听到了什么歌曲,竟然会泪流满面


静阅闲话

本诗首联通过季节的变化,引出游子的内心世界,是全诗的基础。中间两联写景,描绘了江南水乡早春时节的明媚。尾联则借助泪满衣襟的状态,再次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但与其他此类作品相比,本诗的特点在于把思念与写景完全分割开来。首尾两联彼此呼应,使游子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中间两联虽纯是写景,但在春景的反衬下,对故乡的思念益发浓郁起来。而情与景之间的联系就是“古调”,一曲春游时吟唱的古调,让游子在明媚的春光里慢慢品味着思乡的苦涩,堪称点睛之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