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一開始葉子大又肥,天氣一熱兩三天就變了,是什麼情況?

用戶1857933109160


敲重點:薄荷在我們這裡稱之為魚腥草,而作為盆栽植物養護的話,在夏季還有驅蚊效果,在陽臺上種一盆,好看又驅蚊,薄荷養護看似簡單,而在實際的養護過程中,常出現很多問題,常見的就是爛根,黃葉幹尖了,倒伏發黑不冒芽,不過嘛,搞清楚了薄荷習性就要簡單得多了。



薄荷喜歡溫暖溼潤環境,對環境適應性很強,能耐低溫,在冬季嚴寒只要根系不凍傷開春一樣的再次抽枝爆盆,可以耐負15度的低溫,薄荷生長最適宜溫度在25到30度,溫度越高長勢越快,而當氣溫低於15度的時候就會慢慢生長,低於10度以後幾乎不生長,而且易黃葉發黑了。

在薄荷適宜的生長溫度下,給足水肥和光照,要記住一點,薄荷屬於長日照植物,光照越足,越有利於香油的散發,驅蚊效果越好,光照時間越長,越有利於長勢旺,不過對於盆栽薄荷,我是不建議讓其開花的,要經常修剪,讓其一直保持綠油油的狀態,非常的美觀,還可以一邊吃一邊養。

對於網友問的,薄荷一開始葉子大又肥,天氣一熱兩三天就變了,是什麼情況,按照網友的說法,薄荷本來葉片又肥又大,天氣一熱兩三天就變了,天氣一熱,那麼溫度升高,如果養護環境通風差,悶熱乾燥,加上盆土過於潮溼,那麼會出現悶根現象,這樣一來,薄荷就會發黃幹卷,發黑幹尖,當然沒有原來那麼青油油了,所以養護環境是關鍵。


1,修剪散空間

養護薄荷要勤修剪,出現黃葉以後要及時修剪,發現擁擠以後要勤修剪,經常打頂避免薄荷開花,修剪枯枝敗葉,修剪的目的是薄荷枝條不要太密集,保證枝條的空間,一來接受光照,二來美觀不倒伏,要不然太擁擠了,澆水曬太陽以後容易出現枝葉發黃,所以要注意修剪哦。


2,水肥

薄荷的養護水肥是很重要的,薄荷喜歡溫暖溼潤環境,溼潤指的是環境溼潤,營養也要注意供應,對於我來說,養薄荷主要是為了看葉片和吃,所以不會讓其開花,主要以澆灌氮肥為主,可以定期比如半個月澆一次營養,而對於澆水,主要保持盆土微溼潤就行,而冬季和早春則保持偏幹養護。

3,光照

薄荷是需要光照的,薄荷是長日照植物,所以不怕曬,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光照也是和環境有關的,作為露養是不怕曬的,而作為封閉環境養護的話,在高溫的季節,儘量避免高溫時段直射暴曬,這樣容易讓枝條幹枯發黃,光照不足也容易乾枯發黃,所以注意曬太陽。



4,通風

薄荷露養沒問題,但是在封閉陽臺等環境中養護的時候,儘量要通風,通風越好越有利於薄荷生長,通風差的話,澆水以後容易悶根,而對於確實通風不好的環境,儘量的控制溫度在20度左右,不要高於28度,或者弄個加溼器來保證環境溼度。

你們覺得呢?


植物草蟲


薄荷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芳香宜人,葉對生,花小淡紫色,是一種有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在農村常撒種在溝邊地頭,可連年收穫,甚至許多城市人都會在家中養上一盆薄荷,不僅看著綠色清新,而且它那獨特的香氣更是精神振奮,管理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薄荷開始葉子肥大,天氣一熱變萎蔫縮小呢?




薄荷是一種喜光喜水的植物,薄荷栽植後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生長迅速,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之間,在這個溫度範圍之間,只要水肥適宜,溫度越高生長越快,葉片翠綠,鮮嫩肥大,而且日照長,可促進薄荷開花,且利於薄荷油、薄荷腦的積累。

但是薄荷根系淺,喜溼潤,在養護過程中需要保證充足的水分,薄荷不怕旱澇,天天澆水也沒事,特別是生長初期,根系尚未形成,需水較多,天氣炎熱的情況下,葉片蒸騰作用大,在水份不充足時會出現缺水性萎蔫現象,就是題主所言的葉片沒有先前肥大壯碩,只需要用噴水壺噴灑葉片就可以恢復,同時注意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鬆透氣,便於根系轉運養分及水份,促使薄荷生長健康。



薄荷在農村作用很大,葉片碾碎可以醫治蚊蟲叮咬,曬乾葉片可以健胃祛風、祛痰、利膽、抗痙攣,改善感冐發燒、咽喉、腫痛,並消除頭痛、牙痛、噁心感,有時也用於製作料理或甜點,以去除腥味或提味。
總之,薄荷種植容易,管理相對簡單,但生長期需水較多,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注意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溼潤即可避免葉片萎蔫,同時適時追肥,摘心等。


田園小哥


這是正常的現象,剛種後的薄荷不宜曬太陽,曬後容易引起脫水死亡。

薄荷喜歡溫暖溼潤環境,溫度最好在20到30度之間,可能中午的太陽比較毒,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中午不要拿去暴曬。如果出現葉子萎靡的現象應該怎麼辦呢?

(1)主要原因是根系在種植時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受傷的根系會影響它的吸收功能,對水分的吸收出現減少或處在暫停中,此時無法向葉片提供水分而葉片蒸發水分不減的情況下出現失水,葉片失水就會產生變軟下垂的現象。此時可以剪除部分較底部的老葉或病黃葉片,主要是減少水分的蒸發提高成活率。等根系恢復後葉片就能恢復正常。(2)換盆澆水後不易曬太陽以防脫水影響成活率,放在室內向陽通風處有利恢復生長。以後澆水不易過溼,看盆土有發白感或有裂隙感時才能澆透水,有潮溼感滴水不澆,做到幹後澆水有利根系的恢復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