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將領軍事能力排名,第一白崇禧,第二薛嶽,第三杜聿明

國軍將領軍事能力排名,第一白崇禧,第二薛嶽,第三杜聿明

我黨從誕生到建國38年的奮戰史中,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軍事將領。有防禦無敵,擅打惡戰險戰的彭老總;有靈巧機敏,擅打穩戰的林帥;有理論紮實,判斷奇準擅打巧戰的軍神劉帥;經常以弱勝強打神仙仗的粟大將等等。我軍自然有許多優秀將領,那麼,國民黨軍隊呢?他們哪些將領比較厲害?

國軍將領軍事能力排名,第一白崇禧,第二薛嶽,第三杜聿明

1:小諸葛白崇禧

要說我為什麼認為白崇禧是國軍第一將領,不僅僅是在北伐戰爭裡,白崇禧率領桂軍從廣西打到山海關裡的精彩表現;也不是抗戰時期白崇禧在武漢抵擋日軍5個月,打出了崑崙關大捷;或者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攻克四平,在大別山採取堅壁清野的堡壘戰術導致二野死傷慘重,而是白崇禧的戰略能力在國軍中無人能及。

國軍將領軍事能力排名,第一白崇禧,第二薛嶽,第三杜聿明

我一向認為戰略高於戰術,戰略正確,則戰術上失敗很多次都可能獲取勝利;而相反,戰略錯誤,則戰術上獲取再多勝利都可能失敗。其實我軍的發展歷史就是證明的最佳例子,早期放棄獨立武裝依靠國民黨是錯誤,重視大城市打攻堅戰是錯誤,直到八一建軍三灣改編和“以農村包圍城市”才走上正確的道路。而中國抗戰的大戰略“以空間換取時間”就是白崇禧制定的。1938年武漢會戰時,白崇禧制定了“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世界;發展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的戰略,這個戰略是中國獲取抗戰勝利的一大關鍵。

白崇禧的戰略能力隨處可見,如長征時期“對紅軍只宜側擊、追擊,不宜堵擊”;攻克四平後建議蔣介石乘勝追擊,不給林帥喘息時間;淮海戰役前建議“守江必守淮”;寫出了《游擊戰綱要》等等。我認為白崇禧的戰略能力我軍之中除了偉人外也無人能及。

國軍將領軍事能力排名,第一白崇禧,第二薛嶽,第三杜聿明

2:抗日戰神薛嶽

我們知道,抗戰時期國軍是正面戰場的絕對主力,而正面戰場裡消滅日軍數量最多的就是薛嶽。僅僅三次長沙會戰,就有11萬多日軍被薛嶽殲滅,他領導的萬家嶺戰役是中國在抗戰時期唯一一個消滅完整日本師團的戰役。薛嶽不僅僅在實際戰鬥中殲滅日軍最多,在戰略上也表現不俗。他自創了天爐戰法,這個戰法在抗戰中大顯神威。

國軍將領軍事能力排名,第一白崇禧,第二薛嶽,第三杜聿明

3:東方隆美爾孫立人

孫立人有兩個外號,一個是“東方隆美爾”,另一個叫“叢林之狐”。僅僅看名字就知道,孫立人非常擅長指揮機械化部隊,主要戰績在東南亞叢林,而且比較擅長運動戰,縱深穿插作戰。孫立人在緬甸戰場上殲滅的日軍超過5萬,僅僅孟拱河谷戰役裡就殲滅12000日軍。除了戰鬥之外,孫立人在軍制建設也頗有成就,國軍轉進臺灣後的兵役制度預備役制度都是孫立人建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