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義的諡號:為何歷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諡號的發展

微言大義的諡號:為何歷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諡號的發展

漢文帝劇照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我們知道,作為古人,除了本名之外,他們的稱號實在太多:名、字、自號、贈諡、世稱……而當範圍縮小到人間帝王,出於為尊者諱的考慮,當時的人大多不會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起到替代作用的,就剩下了“號”。

一般說來,帝王的號有四種:年號、廟號、諡號、尊號。

人們也許不知道劉病已,但知道漢宣帝,人們也許不知道福臨,但知道順治皇帝……皇帝的號,當然是有講究的,相對於出現較晚的年號、並非人人都有的廟號、隨時間發展日益加長的尊號,諡號是持續時間長而褒貶較明確的一種通行的稱呼。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的文帝、武帝,就是諡號。

一、 諡號的緣起——所謂蓋棺定論

1.周代制諡

按傳統的說法,諡號根據諡法起的,諡法是周公定下的。“惟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當然了,儒家的理論大多追述到周公,出於可貴的懷疑精神,近現代學者們根據更多文獻資料,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提出了新的結論。郭沫若《金文叢考》認為諡法起於戰國之時,王國維則認為起於宗周共懿諸王之後。——或許後人只是託周公之名,但考古材料和名家考證還是讓我們確定,諡法的確是在周朝出現、發展、並影響後世的。

微言大義的諡號:為何歷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諡號的發展

周公

然而一事物的起源和開端還是不同的。兩者的差別譬如河流,河流的開端或許是山間一眼泉水、一道小溪,說到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高山之上的冰雪,極寒之地的甘霖。

總的來說,三代之內,周是集大成者。夏朝,“君主”本質上只是一個部落聯盟的酋長,商代四處征伐,也只是依附於鬼神的下民,但是周,逐漸使夏商的制度更為完善、固定,並有所發展。諡法由此而興。

2.興起緣由

具體來講,商周時期人民的天命觀發生變化,由“事神敬鬼”變為“尊祖敬宗”;人民的國土範圍發生變化,由“赤縣神州”變為“開疆拓土,四夷賓服”;統治制度發生變化,由 “方國林立”變為“分封宗法”。煥然一新的思想和日漸穩固的政局,方方面面,構成了諡法成熟的溫床

諡法的規範化,一方面,是上承夏商,對於甚至可能追溯到堯舜時期的總結、歸納,另一方面,也出於臣權的發展。一方面是歷史發展的慣性,一方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在中央集權還遙遙無期的時候,對君主的評價是對君王本人的讚許或者批評,也給繼承人提供了榜樣,對君主的行為有所限制。這一點,被後來的讀書人發揚光大,做出花樣文章。

我們知道,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可是就像之前所說的源頭與開端的關係一樣,孔子的思想,有不少源出於周公,或者說,是他理想之中的周公。諡法由此被收錄到儒家的思想體系裡,成為了臣子限制君主的法理武器,是理所當然的,也是順應發展的。

3.諡法作用

儘管這種原始的上諡號的方式所起到的限制作用因人而異,

具有較大的主觀性,但仍然不失為一種可取的限制君權、要求仁政的措施。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政治上,皇帝是風水輪流轉的,但思想上,一旦接受了儒家的評價體系,孔子就永遠都是“素王”。

儘管諡法的出現如此順理成章,也還是有反對的聲音:“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於是秦不恤下民,二世而亡,不由使後世喟然嘆息。

微言大義的諡號:為何歷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諡號的發展

孔子

二 、諡號的發展——唯闢作威

1.隨時而化《尚書·洪範》有言:“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闢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兇於而國。”我想無論是秦代的廢除諡號,還是魏晉以來的諡號漸漸失去原有意義,究其原因,都是皇權受到挑戰之後的反擊。而且,臣權在中國的大環境下,是必然衰落下去無法完成反制,於是諡號也就越來越“識時務”,喪失了對君主的威懾作用。

2.按朝索驥

先秦的諡號,通常是一個字、兩個字,言簡意賅。齊桓公、楚靈王、趙武靈王 ……幾字定功過。漢代以後,對於諡法的管理和認定更為嚴密,有“大鴻臚”專司此事,漢代諡號通常是兩個字,漢代“以孝治天下”,漢文、漢景、漢武,其實都應該是孝文、孝景、孝武。魏晉又改成了一個字,或者與“

復周公之政”有關?

但是總的來說,唐以前,都還比較客觀、剋制。唐以後,時代變了。

唐代開始,諡號出現了兩種變化,一種是逐漸加長,一種是生前加諡。逐漸加長的結果是造成了明清時期動輒十幾二十字的特長版諡號,除了祭祀大事,平常沒人用這個稱呼,於是逼得讀書人用年號甚至用陵號稱呼皇帝。至於生前加諡,也就使得諡號充滿了溢美之詞。——如果有例外,那麼“先皇”大概率是前朝的亡國之君。

從此,諡號就從臧否人物的利器,變成奉承皇帝的方式,也成為駕馭群臣的手段。諡號的變異畢竟是單方面的,所謂“惟闢作福,惟闢作威”,給皇帝的諡號充滿了溢美之詞,給群臣的諡號,也在皇帝的授意之下,越來越暗藏玄機。對文臣,在某些歷史時期,“文正”,“文貞”成為了最高評價;對武臣,“忠武”成了難得的美諡。

微言大義的諡號:為何歷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諡號的發展

漢武帝

儘管明清時期中國的皇權達到了頂峰,對皇帝的讚美更是形成了制度、規定,但追根溯源,諡號的異化,是在唐朝時期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從制度設計上講,明清只不過是在唐宋的基礎上修修補補而已,已經沒有變革性的創造了。

三 、諡號的意義——微言大義

諡號的意義,主要有三種,美諡、平諡、惡諡。在諡號還沒狗腿化之前,他們的評價還是挺客觀公正的。好的,就是文、武、景、成……“不大好”的,就是厲、靈、煬之類,應該說還是有所寄寓、對君臣有所警戒的。

然而,如果按照《諡法》解說一遍意義,不免照本宣科,十分無聊,而在規規矩矩的諡號之外,我們結合現實,還是能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1.追尊賢不肖

比如,夏桀、商紂。一種說法是,帝辛名受,而受、紂在古時同音,那麼商紂,其實也就不是諡號,而只是難免的轉音、訛傳而已。但是,這種解釋不適用於夏桀。——夏桀名履癸,履癸跟桀,轉不了。所以,桀,是實打實的諡號。而且有實際意義:翼善傳聖曰堯,仁聖盛明曰舜,殘義損善曰桀、紂。

問題在於,諡號在周朝才出現啊。那麼,我們也就能夠順理成章推出另一個結論:

“堯舜禹湯皆名矣,蓋古者帝王之號皆以名,後代因其行,追而為諡。”——這是周朝給的。再比如,一些“特殊”的字眼。

微言大義的諡號:為何歷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諡號的發展

漢惠帝劇照

2.意味深長

其一,惠。我們都知道漢高祖和文景之治,但是這中間夾著一個皇帝,漢惠帝。儘管文帝奪了惠帝的江山,但畢竟是自家大哥,而且惠帝本性不壞,也不是個昏君,總之, “惠”是個美諡。

“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然而,在之後,出現了晉惠帝司馬衷,所以後來的帝王,頗有點“人從晉後羞號惠”的意思。

其二,獻。“博聞多能曰獻;惠而內德曰獻;智哲有聖曰獻;聰明睿智曰獻;文資有成曰獻;敏惠德元曰獻;聖哲有謀曰獻;賢德有成曰獻;智能翼君曰獻;學該古訓曰獻;智質有理曰獻;智質有操曰獻;智質有禮曰獻。”

但脫離諡法,漢獻帝的諡號偏偏是曹魏給的,不明就裡的人,往往只看出“拱手獻江山”。

其三,順。“慈和遍服曰順;慈仁和民曰順;柔質慈惠曰順;和比於理曰順;德合帝則曰順;受天百祿曰順;柔德承天曰順;德性寬柔曰順;淑慎其身曰順;德容如玉曰順;克將君美曰順;好惡公正曰順;德協自然曰順”

恭、順的意思相似,逐漸就成了亡國之君的專屬。

3.文武

總算說到文武了。由於周文王周武王珠玉在前,一般來說,各朝各代不僅都有文帝武帝,而且文帝比武帝更受人尊崇,約定俗成的慣例是,文帝是父,武帝是子,而且是開國的父子。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漢代。由於秦代廢除了諡法,漢代對諡法的恢復,就不免添加上時代與個人的因素,可以算奴隸制諡法被廢除,而封建制諡法還沒定型。

微言大義的諡號:為何歷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諡號的發展

漢獻帝劇照

四 、小結

諡號,本來是作為評價君主的方式,後來推及群臣,再後來出現私諡,這可以算作諡號的平民化。但是諡號從“亂臣賊子懼”變成了一種諂媚,終歸是一種退步。幸好,這種評價其實並沒有消失,令人欣慰的是,廟號在後期隱約承擔了諡號本來的作用。原本,廟號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的,但是,就像諡號逐漸成為奉承一樣,廟號也成為每個皇帝的標配。於是,群臣“下有對策”,昏庸的皇帝,他的廟號也就“不太好”了。

總的來說,諡號在廟堂上,演變成君臣自欺欺人、政治作秀的道具,在草野間,成為文人墨客的風雅。靖節先生如是,戎馬書生亦如是。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諡號,也就如此傳之古今了。

參考文獻:

1. 《逸周書·諡法解》

2. 《“三號”及“三號”對帝王的稱說》

3. 《洪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