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选择60%和选择100%缴纳,养老金差距会很大吗?

_记忆中窥见


养老金差距会比较大,尤其是在、当地平均工资和个人缴费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养老保险选择60%和选择100%缴纳,养老金差距会很大吗?

我们不妨利用人社部推出的养老金测算功能来测算一下。

当地平均工资为6000元,每年工资上涨5%,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5%,从2019年到20149年缴费30年的话,养老金分别按照60%和100%缴费,能相差多少钱呢?

按照60%档次缴费,2049年退休的养老金预计可以拿到9377元,其中,基础养老金约622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3153元。

按照100%档次缴费,2049年退休的养老金预计可以拿到13035元,其中,基础养老金约7779元,人账户养老金约5256元。

可见,养老金差距能达到3658元。当然,这是计算到2049年后的养老金差距。折算到现在的话,预计多出是300多元。

思之想之的一位粉丝曾分享自己的真实案例,他自己交的是100%每个月交929元,退休开2000出头,同事交的60%每个月交557元退休开1700,也多出了300多元。

可见,这充分体现出了养老金是多缴多得的原则,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养老金多出的金额越多。

另外,由于按照100%缴费档次的养老金基数更高,所以每年养老金在调整的时候,由于养老金调整是挂钩调整,养老金基数越高的涨得越多,所以,100%养老金比60%的养老金每年都会多出一些,差距会越来越大。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具备足够的经济条件,能够承担100%的缴费档次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很多灵活就业人员经济困难,只能承担60%缴费,只能说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吧。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思之想之


我们知道,养老保险必须缴满15年,而且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那么同等条件下,选择100%的缴费档次系数在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必定比选择60%的要多。我们来看一下,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吧。

养老保险的计算由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来确定,而缴费比例一般为单位承担20%(2019年5月七日起可降为16%),个人承担8%,而缴费基数则与上一年度的省社平工资、缴费档次系数挂钩。各省的社平工资不同,但缴费档次系数一般都在60%到300%之间。

就是说,缴费基数最低不低于上一年度省社平工资的60%,最高不超过社平工资的3倍。

退休后的养老金主要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0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的8%存入到个人账户,而男性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女性5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70。

选择60%或者100%的缴费系数,将直接影响到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60%和100%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之比应为60:100。

以重庆为例,假设缴纳养老保险15年,不考虑记账利率的情况下,60%的缴费系数:

选择60%,个人账户养老账户储存额27810.576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男性每月200元,女性每月163.59元;

100%的缴费系数:

选择100%,个人账户养老储存额46350.56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男性每月333.46元,女性272.65元。

02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是与上年度的社平工资、缴费档次系数、缴费年限挂钩的,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档次系数越高,基础养老金越多。

如果以60%的缴费档次系数,那么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增加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0.8%,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12%;

如果以100%的缴费档次系数,那么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增加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1%,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15%。

我们同样以重庆为例,缴费系数60%,缴费15年的基础养老金为12%*6106=732.72元;缴费系数100%的基础养老金为915.9元。

综上

那么,选择60%时,退休后男性每月可领的养老金=732.72+200=932.72元,女性896.31元;

选择100%时,退休后男性每月可领的养老金=915.9+333.46=1249.36元,女性1188.55元。

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系数100%,在同样缴费15年的情况下,退休后每个月要多领300元,差别还是挺大的。正如前面所讲到的,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交的年限更长,退休时得到的养老金也会更多。而且养老金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社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2018年养老金上调幅度在5%左右,而养老金已经连续15连涨了,同时养老金个人账户有记账利息,每年都在累积生息,相应的养老金也会越来越高的。


玉鱼与瑜


首先小才可以明确回复你:大,而且很大

为方便计算,以山东省为例,2018年在岗人员的社会月平均工资大约为6000元,缴纳年数按照最低年限计算,15年。(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按60%档次时

  1. 缴费基数为3600元
  2.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3600*0.08*12*15=51840元
  3.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51840/139=372元
  4.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 × 全部缴费年限×1%=6000(1+0.6)/2*15*1%=720元
  5. 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372元+720元=1092元

按100%档次时

  1. 缴费基数为6000元
  2.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6000*0.08*12*15=86400元
  3.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86400/139=622元
  4.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 × 全部缴费年限×1%=6000(1+1)/2*15*1%=900元
  5. 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622元+900元=1522元

共享人才


区别不大,至少没有想象的区别大。为了说明,可以把问题改得更加极限一点,按60%交和按300%交,区别都没有想象得到。

01,个人账户按比例增加

以下我们就按60%和300%来分别计算一下。

为了方便,我们就假设社会平均工资5000元。所以按60%交就是按3000元来交,按300%交,就是按15,000元来交。

首先看一下个人账户的情况,按3000元交百分之八,进入个人账户就是每个月240元。按15,000元交8%,就是每个月1200元。交费的差额是5倍。

所以未来个人账户累计出来的余额也是5倍。未来从个人账户领取的退休金同样是5倍。只看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是公平的。

02,统筹账户养老金跟你的想象不同

统筹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以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数计算。要乘以缴费年限的系数。因为我们假设两种交费方式的年限都一样,所以这个系数是一样的。

还要计算一个系数,就是缴费工资的系数。

为了方便这里直接说出系数的结果,如果按照60%交这个系数等于0.8,如果按照100%交这个系数等于1如果按照300%交这个系数等于2。

所以按照3000元交社保,16%就是480进入统筹账户。按照15,000元交社保,就是2400进入统筹账户。差距而同样是5倍。

但是领取退休金的时候,按60%交的,统筹账户的退休金乘以系数0.8,按300%交的乘以系数2。差距2.5倍。

交在统筹账户的钱差距5倍,从统筹账户领的退休金差距才2.5倍。对于个人来说才是不公平的。这体现了社保设计的社会公平,而不是个人公平。

03,应对方式

按60%交和按300%交的养老金差距尚且不大,那么按100%交的差距就更小了。

所以对于可以自己选择消费激素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按60%交,然后把原来准备多交点的费用,用来做做其他投资理财,当然不要把它花掉了。

商业保险不错,基金定投也可以。总之懂得怎样理财未来的退休生活才会更好。

“财说得明白”,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把理财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房产,基金,银行理财,黄金等,有些热文已经收录在菜单里,请你关注,在后台查看菜单。


财说得明白


养老保险按60%和100%两个档次缴费,领取的退休金差别大妈?根据我的经验,差别还是还是比较大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在同等缴费基数的情况下,缴费金额相差了40%。

养老保险缴费,分为在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两大类。在岗职工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在相同缴费基数的情况的下,按照100%来缴纳养老保险比按照60%来缴纳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多了40%。比如缴费为5000元,按照100%来缴费,缴费基数还是5000元,如果按照60%来缴费,缴费基数为3000元。以在职职工为例,假如按照5000元 的100%来缴纳,个人缴费比例为8%,那么每月需要从工资中扣除400元,每年扣除4800元,这4800元就是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如果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为72000元;如果按照60%来缴费,每月扣除240元,每年个人账户资金为2880元,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为43200元。按照100%来缴纳养老保险,比按照60%来缴纳养老保险,15年个人账户多出28800元,正好多了40%。

第二,按照100%来缴纳,基础养老金比按照60%来缴纳的多20%。

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全国统一的计算方式是退休前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与个人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假如退休时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平均缴费指数为5000元,那么按照100%来缴纳的,二者的平均值为5500元,缴费每满一年为发给1%,就是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缴费15年,每月领取基础 养老金825元;如果按照60%来缴纳,二者的平均值为4500元,按照每一年发给1%,每月领取45元,缴费15年,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675元,按照100%来缴纳比按照60%来缴纳的,每月基础养老金要多出20%左右。

第三,按照100%来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比按照60%来缴纳要多40%。

上面我们已经计算出了如果按照100%来缴纳养老保险,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72000元,如果按照按照60%来缴纳,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43200元,假如都是按照60岁来办理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在不考虑个人账户利息的前提下,按照100%来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每月518元,如果按照60%来缴纳,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11元,从这个数字看出,在同等缴费基数的情况下,按照100%来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比按照40%来缴纳的要多40%。

综上所述,如果在缴费基数一样的前提下,按照100%来缴纳的养老金,每月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825元+518元,等于每月1343元,如果按照60%来缴纳,每月养老金为675元+311元,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为986元。总结起来按照100%来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比按照60%来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每月养老金要多357元,每月多出27%左右。这个计算是在每年缴费基数都是在5000元,没有考虑个人账户利息前提下的计算结果,在实际中每年缴费基数是变化的,个人账户利息也是比较高的,利息对养老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帮兄爱唱歌


养老保险按60%和100%两个档次缴纳,退休以后的养老金肯定是有一定差别的,那么具体差距有多少,小雷试着给大家算一下。

我国的养老金正常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假设老王的缴费年限为30年。

其中基础养老金是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假如老王一直都是按照60%的档次缴费,那么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60%)÷2×30×1%

那么老王的基础养老金就是24%的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同样按照上面的方式计算,如果老王一直都是按照100%的档次缴费,那么老王的基础养老金就是30%的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假设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60%档次的基础养老金是1200元,100%档次的是1500元,两者的差距就是300元。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固定的,那么决定退休工资高低的就是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个人账户中的金额,是每个人每个月根据缴费基数的8%缴纳的,因此按照60%和100%两个档次缴费,个人账户金额最后的比例也就是6:10,而差距的大小是也是和缴费基数有关系的。

假设60%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为9万元,那么缴费100%比例个人账户金额就是15万元,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那60%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647元,100%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1079元,两者的差距是432元。


所以,按60%和100%两档次缴纳养老保险,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差距还是不小的,而具体有多大的差距则是和当地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有直接关系,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越高,那么相差的金额越大!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按60%的档次与按100%的档次缴纳,二者的缴费金额可是整整差了40%。如果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差距也在40%,那这个差距可就大了。但真的会是这样吗?具体看保叔分析!

初始养老金对比:差距较大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充分体现了公平原则,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档次选择越高,缴交的钱也就越高,以后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也就越高。

以保叔所在城市厦门分析,厦门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①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市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市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市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② 个人账户养老金。每个月参保人员缴交的金额有一部分是转到个人账户上(缴费基数的8%转入),一部分是转到统筹账户(缴费基数的12%转入)。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确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为:

退休年龄应以周岁为标准确定计发月数。

保叔举个例子:厦门的张先生,缴交社保15年,社平工资假设为6288元/月,以社平60%和社平100%为基数对比,暂不考虑个人账户计息和社平工资变动情况,退休时分别可以领取到多少的养老金?

① 按社平60%为基数,退休时养老金=【6288*(1+0.6)÷2×15×1%】+【(6288*60%*8%*12个月*15年)÷139个月】=1145.56元/月

② 按社平100%为基数,退休时养老金=【6288*(1+1)÷2×15×1%】+【(6288*100%*8%*12个月*15年)÷139个月】=1594.62元/月

可以看出,按60%和100%为基数来缴社保,退休后初始养老金一个月相差了449.02元二者的差距大约在28%。再加上个账计息、社平工资调整等因素,差距只会大于28%,因此,在保叔看来这个差距也是蛮大的。

养老金调整金额对比:差距较小

大家都知道,每年国家都会对上年度已退休的人员进行养老金金额的调整,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其中,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也就是鼓励参保人员退休前多缴费、长缴费就可以多得养老金。

以厦门2018年的调整办法为例:

挂钩调整与本人养老金挂钩:按2017年12月本人养老金的2.1%调整。

保叔以前面的老张来举例:

① 2017年退休的,选择60%档次的,养老金是1145.56元/月,2018年挂钩调整金额是24.06元/月;

② 2017年退休的,选择100%档次的,养老金是1594.62元/月,2018年挂钩调整金额是33.49元/月;

二者每个月相差9.43元,一年相差113.16元。对比,在养老金调整金额上二者的差距甚小。

综合上述两点考虑,保叔觉得养老保险按60%和100%两个档次缴费,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差别还是挺大的。有条件的参保人员,要想以后养老金水平高些的,不妨提高缴费水平哦!


家加社保


养老保险按60%和100%两档次缴纳,领取的“退休金”差别大吗?

从这两个社保缴费档次看,每月按60%的档次缴费,和按100%档次缴费。同工龄,同年限。所在的城市工资待遇一样。到了退休这两个人所领到的养老金差距在1000元左右。如:A某·同学在一个单位上班。工资待遇一样。工龄一样多。缴费年限一样长,可是就是缴费基数不一样。60%一个100%.到了60岁退休如果缴费60%拿到2700元养老金,100%的缴费就是4000元养老金。


郁金香137652766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老年生活的一大保障。不过,领取养老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当然如果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话,法定退休年龄要也会长一些),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二是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

如果你达到退休年龄了,但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满15年,还是不能领取养老金的,只有缴费满15年以上,才具备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资格。

于是,很多人会问,缴纳15年,到底划不划算?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都需要自己交社保费用,每个月都不能停止,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

那么,我们就来算一算,如果按照最低档次交社保,缴满15年后能够每个月拿到多少养老金?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18年度北京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度平均工资为94258元,月平均工资为94258÷12=7855元。一般在养老保险上,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承担的缴费比例为20%。其中只有8%能够进入个人养老账户,其余的12%是要进入社会统筹部分。

假设45岁的李先生,选择了每月按最低档次(当地平均工资的60%)交社保。

那么,李先生每个月要交的养老保险是这些:

养老保险缴费=7855*60%*20%=942元

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一直按 5% 的速度上升,当李先生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一共累计缴纳了10.7万。

李先生退休后能领到少钱呢?

现在全国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这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缴的越多,储蓄额越多。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根据这个公式,王先生退休后第一个月领取的养老金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10.7万/139=770元

基础养老金:(7855+7855*0.6)/2*15%=942元(这是2019年的水平)

两个账户加起来,第一月合计领取的金额就是:1712元。也就是说李先生退休后领取到的金额不会少于1712元,这个收入,对于一个退休人来说,也还可以了。

于是,有人问了,我的社保缴满15年了,我不缴了,可以吧?

虽然社保缴满15年之后可以停缴,但并不划算。

我们知道,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到的养老金也越多。

此外,对于医疗保险来说,如果想在退休后不用再缴费就能享受医保待遇,那么一般来说男性需要缴满25年,女性需要缴满20年。如果社保缴满15年后停缴了,那就无法享受终身的基本医疗保险。

所以,社保尽量别断缴,而且是缴的时间越长越好。


职言有料


养老保险,按照60%的缴费指数来进行缴纳,和按照100%的缴费基数来进行缴纳,最终自己的养老金待遇会相差多少钱呢?如果是在职职工的话,是不需要考虑这个的,毕竟缴费基数都是固定来计算的。但是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就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参保,缴费基数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的。每年在交费之前都可以自由的变换一次缴费基数,在60~%—300%之间自由选择。当然,缴费基数越高,缴费越多,不过对应的待遇也越好。所以,大致上可以根据你的个人经济能力来进行选择!

但是选择不同的缴费基数,你的养老金也是有区别的!因为缴费基数会影响你的平均缴费指数,从而影响养老金的多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按照15年进行缴费:

选择60%的缴费基数,退休后大概有800元左右的养老金。

选择100%的缴费基数,退休后大概有1200元左右的养老金。

(注:养老金还受社平工资等因素影响,以上数值为估算。)

这之中相差的400元就是不同缴费基数下养老金的差异了。

当然,养老金是多交多得,长缴多得的,所以交的越多,年限越多,养老金差距也会更大。但是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人,虽然享受职工退休待遇,但是没有公司为你缴纳公司的部分,个人要全部承担,因此这个费用也是相对较高的,所以按照个人经济能力来缴纳社保是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