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有些喜愛不屑訴說,因為是自己的一部分。

我喜歡山,我的老家,山與房不分彼此。住處就建在山嶺之上,如果把鏡頭拉得足夠遠,一定能看到房屋盤山而建,土石臺階呈螺旋狀,像微型的盤山公路。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我還喜歡菊花,喜歡吃菊花,吃了20年,從不間斷。它的氣味再微弱都能準確捕捉。修水菊花茶是鹹的,用大皇菊花瓣醃製而成,只取花瓣。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滿眼明燦,花香滿室,女人指尖舞動,笑語閒話家常;我把臉埋進堆積如山的白色花瓣;細嗅小手沾染的菊味……小時候跟著姑姑們做菊花茶,是我的“小確幸”,只要想起,就不自覺臉泛笑意。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十月菊花季,大大蛇皮袋裝著的菊花,倒在平底篾子簸箕裡,摞成一個個小山丘。

我最愛的拈花遊戲開始了:拿一朵菊花,拇指和食指捏著綠色的花蒂,只輕輕一擰,指尖會下一場微型花瓣雨:小小白花瓣紛紛散落,瀉成一攤白,白得刺眼。每個人的眼睛像補了光,亮晶晶,笑眯眯。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我愛玩,花式擰花,用點力,旋轉角度大一點,花瓣就會朝各角度飛出去,像傘甩出去的水。甩出去的花瓣還得抓回我的領地——誰前面的花瓣山堆得高,是要比賽的——我總快不過姑姑們,她們的花瓣山又高又大。

還有另外一個遊戲:花瓣足夠多時把手埋進去,把花瓣山一點點拱高。

“看,我比你們多! ”

“是啊,好多啊。細姑裡(家鄉話小姑娘的意思)。”

……

我臉上常堆著笑,因為你們常對著我笑啊,姑姑們。我怎麼才想起呢。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一通功夫,菊花分成了兩部分:綠色花蒂和月牙白的花瓣。

花蒂晾乾可製成枕頭。睡上去滋滋作響,聞起來安神助眠。

花瓣則須於簸箕中攤平,放到室外晾乾水分。

那段時間,街坊四鄰都在曬菊花。一路白光,一路香。

菊花瓣晾乾就可以入罐了。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抓一層菊花撒一層鹽,把菊花瓣次第裝入瓦罐中,壓緊實,密封。

把花壓緊實,一來可以節省空間,二來鹽和花瓣結合得更好。奶奶力大,能壓密密實實(這雙手黑我紮了好幾年的高馬尾,一天下來,頭頂被扯得生疼)。

接下來,你要靜候,讓鹽包容菊花的稚嫩,讓它由脆弱變得柔軟,變成多滋、飽滿。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等醃製好,從罐中挑一筷子菊花,泡水。嘆一杯絕色絕味又內斂的菊花茶吧!菊花可以吃,我愛吃,也愛看:長菊花瓣、短菊花瓣,這是花心部分,這片花瓣跳起了舞……

我家鄉菊花的吃法很有特色。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經典版菊花茶:菊花+炒麻子(白芝麻)+炒黃豆。用菊花的微苦,中和炒製品的燥熱。

解餓版菊花茶:菊花+炒白芝麻+炒黃豆+炒米。三種炒製品的煙火味相得益彰,很香口,菊花的存在感很弱。這一款多用於充飢。

生薑版菊花茶:菊花+炒白芝麻+炒黃豆+鹽醃生薑。異端,不喜歡。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總之,拿菊花打底,炒麻子、炒黃豆、炒米、茶葉、醃生薑小段、炒花生、陳皮小粒可以任君選擇,隨心添加,相當之佛系。

我呢,最愛純菊花茶。挑一筷子菊花沖水喝,陶醉於清香。在外漂泊久了,口味變清淡,則可以先倒水洗一遍菊花,沖掉些許鹹味。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我還愛用醃菊花煲粥。這是媽媽的拿手粥,家鄉話叫苞谷茶。苞谷即玉米。做法:將鮮玉米粒、花生米、大米適當多加水,一同煲煮,至大米開花,挑入一小筷子醃菊花到粥裡。玉米的微微甜與醃菊花的鹹香相互襯托,特別開胃。這款粥,菊花真是靈魂般的存在,一放下去就有風情了,像在菊花園,香味撲鼻而來勾人食慾。


江西修水——記憶裡的陣陣花香


幾碗下去,健脾開胃,清肝明目,更是慰藉了我思鄉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