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的房降价40万没人买!高层的房子已沦为穷人的“标配”?

150万的房降价40万没人买!高层的房子已沦为穷人的“标配”?

1,

中国房地产经过20年来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楼盘可谓高楼林立。开发商本着"占天不要钱,占地寸土寸金的思维",将房子越盖越高。

此举虽然被美化成大大节约了城市"土地空间",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未来数年之后,高层的房子一旦失去了被开发商二次"拆迁"改造的价值,那么这些房子谁来买?几十年之后,会不会成为城市中的一堆又一堆钢筋混泥土"建渣"?

大家都知道,现在所有的拆迁或旧城改造,都是建立在低楼层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开发商拆的都是楼层低的房子,这是因为开发商转眼盖了30层左右的楼盘,总价足以覆盖拆迁的安置成本。

而未来30层左右的高层,开发商需要付出更多的安置成本,代价太大,不如买块地直接开发,反而轻松自在,所以,正如我们所见,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城市都在城外建新区的原因。

理论上讲,高层的房子时间越长,墙体脱落明显,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设备都需要更换,比如管道,线路等设备,电梯也达到使用寿命,需要业主二次筹集资金进行维护。如果小区过于老旧,一些物业公司还不愿意接受,要想物业掏钱免费为大家做这些事,更是不可能,基本都需要业主掏钱自己进行维护。

所以,参照国外的富人,基本都不住高层,大部分高层都被富人拿去出租,加上租客也对小区不爱护,环境越来越糟糕。

150万的房降价40万没人买!高层的房子已沦为穷人的“标配”?

2,

朋友前两年在3线城市买了一套高层房子,位于32楼顶楼,当时价格8000多一平米,127平米,总价100万出头。

当时朋友想着,买顶楼的房子,周围的"风景"将一览无遗,所以毫不犹豫的签了合同,但是买了之后才发现问题太多。

比如顶楼防水没做好,经常房间渗水,天花板的装修泡了汤,小区物业推诿;小区大多都是当地乡镇过来的居民,谈话夹杂太多粗话,很多素质并不高。

所以,朋友就想把房子卖掉。可是卖了接近1年,中介公司当初的标价从150万降价40万,仍然没有人买。

一些人来看了房,都觉得楼层太高了,不好。还有些人还价,直接给70万,80万。

这连当初买房的成本都不够。

朋友就很奇怪,为什么高楼层的房子,卖不上价?

来看房的都是没什么钱的首次置业的刚需。


3,

为什么刚需才会买高层的房子?

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洋房和别墅价格有多高,大家都知道,但是刚需普遍囊中羞涩。所以,讨价还价的情况通常比较多。

因为刚需首次置业只考虑价格,但有了住房之后,居住舒适度将成为考虑的首要因素。

一旦刚需迈入"改善型需求"的大门,那么就会头也不回的放弃高层,买入楼层更低的房子。

所以,笔者认为,高层的房子可能会沦为穷人的"标配"。

150万的房降价40万没人买!高层的房子已沦为穷人的“标配”?

综上所述,150万的房降价40万没人买!高层的房子将成为"贫民区"?各位网友怎么看?如有更好的看法,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