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師使用率最高的焦段是多少,為什麼?

著名狠人陳二狗


單純就人像來講,中焦(70-135)是最適合人像拍攝的焦段。在這個焦段上,視角接近人的眼睛的視角,畸變小、景深合適,在拍攝距離上也比較適中,不遠不近,便於與人物溝通。所以70-200是公認的人像變焦“鏡皇”,而定焦85mm,也因其出色的畫質被稱為人像王,一般人像攝影師都在這兩個鏡頭上作選擇。定焦50mm也有很多人拿來作為人像鏡頭來用,原因是視角稍寬,便於在受限空間拍攝。

這是一款叢35與85間的標準定焦鏡頭,成像銳利,後果會不會增加了磨皮的工作量?這款鏡頭據說出了0.9光圈的“神頭”。光圈0.9!0.9!

至於上邊所提到的35mm以及其它定焦或變焦鏡頭,如果拍人像,可能就是以環境人像為主了(也有用廣焦拍人像的大神,並且效果還很不錯,很好利用了鏡頭的縱深、畸變和誇張,讓人物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但個人覺得,環境人像畢竟以環境為主,人物只是一個點,一個讓畫面更為生動的點,並不是畫面的主體。

所以,使用廣焦鏡頭的時候,一般還是以環境人像為主。

粗略分一下:如果是室外或者是空間較大,一般會70-200的變焦或85定焦;如果是室內或受限空間,恐怕需要視角稍寬的標準50或58.這個一是看環境二是看題材。


南方之南


以下為個人觀點。

關於人像焦段,大家肯定都知道,這張圖也快用爛了。


因為不同焦段的透視效果,中長焦段是人像拍攝最舒服的焦段。在這個基礎上不同的攝影師選擇喜歡不同,沒有絕對的對錯。

說一下個人認為使用率最高的人像焦段是85定焦和70-200變焦。

85定焦

黃金人像定焦焦段,比如有名的佳能85 1.2大眼睛

最新的85f1.4,以及性價比很高的85f1.8等。

其他廠商也有各自85定焦,選擇非常廣泛。

有較大的光圈,優秀的解析力,良好的虛化效果,適合擺拍一些半身,特寫人像等。

70-200變焦鏡頭

焦段涵蓋範圍更多,更加靈活,變焦比不大,畫質也還不錯,光圈小一些,適合進行一些抓拍,連全身甚至多人照也能勝任。




其他的焦段,不同攝影師倚重也不同,比如135定焦,50,35等,也是比較常見的。

這也跟個人喜好有關係。


攝像liy


在人像攝影中,鏡頭焦段的運用比較講究。焦距的選擇直接影響拍攝對象在畫面中的比例,決定照片的視覺效果。拍攝人像常用的焦段以中長焦(比如50mm、85mm、135mm及以上)為主,但其他焦段也是各有特點,應以具體拍攝情況具體分析。

廣角鏡頭。

視角廣可以“以景帶人”,令模特有置身於場景之中的效果。用廣角鏡頭拍攝人像,還可以利用其透視變形的特性來增強畫面的張力,但需小心控制,不要太誇張,以免照片太“怪異”。

標準焦距鏡頭。

標準焦距(50mm)是拍攝人像較為經典的焦段,由於視角比較接近人眼,可以拍出非常自然真實的視覺效果。

中長焦距鏡頭。

85mm的焦段是業內公認的“人像皇”焦段,是各廠商產品的必爭之地。無論你是用Canon、Nikon,還是富士、Sony、適馬,總有一款85mm適合你。135mm的焦段也是很多攝影師喜歡的用的人像焦段。用中長焦鏡頭拍攝人像的優點是:一是可以壓縮模特與背景之間的空間,長焦+大光圈,可以使景深很淺,使人物與背景得以很好地分離,背景乾淨;二是長焦鏡頭的視角相對較窄,相比廣角鏡頭,容易規避多餘元素進入鏡頭,讓照片主體更集中;三是長焦鏡頭的透視效果明顯減弱,可以獲得景物相互疊加的美感;四是由於人物距離鏡頭較遠,人物會更放鬆,表情和動作更自然,這個特點在兒童攝影中非常有用。

拍人像時通常先考慮是拍特寫?半身像?還是全身像?其次考慮人物與景物的關係,是人與景相互結合?還是突出人物虛化背景?然後再考慮具體用哪種焦距的鏡頭。


無花無花


人像攝影師使用率最高的焦段是多少,為什麼?

人像攝影一般覆蓋35-135焦段,不同的題材適用於不同的焦段至於使用率還是看拍什麼。35焦段適合拍攝環境人像。

50焦段視角舒適,變形小,可以拍婚紗及一般室內半身。

85-100被稱為人像黃金焦段,佳能85/1.2(新防抖1.4)尼康100/1.4都是號稱人像王,這個沒有之一,背景虛化得更加夢幻,人的面部表現也很突出。



那麼135以上焦段通常在拍室外場景有更強的虛化能力,人像也更唯美。通常被稱為“美人鏡”。(網絡圖)

所以往往一個系列的作品要用到不同焦段去表現,要說我最有感覺的焦段應該是85-100焦段,要虛化有虛化,要特寫有特寫,要焦外有焦外。


紅塵映像


使用頻率最高的焦段,主要還是看需求和習慣。

  1. 室內攝影。一般小於50mm焦段,更長的焦段在室內沒有辦法施展開。
  2. 人像攝影。一般是85mm以上,背景虛化,可以專注人的五官和神態上。一般人像攝影到135mm就差不多了,焦距更長會導致攝影師和模特之間溝通不便,135mm鏡頭拍出來的人像非常漂亮,稱之為美人頭。更有甚者,200mm鏡頭號稱是空氣切割機,是街拍、城市創作的首選。
  3. 人文攝影,一般在35mm以下,我個人喜歡用20mm定焦鏡頭拍攝人文,有明顯可控的變形,場面弘大,氣勢磅礴。

所以,使用頻率高低主要還是看使用場景。


崧汀山


我喜歡尼康105/1.4定



laudcruiser


老馬視圖回答你。

題主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一個人一個嗜好。大體上說有以下幾種選擇。

第一,50毫米。

這個焦段,中規中距。是很多人像攝影師的首選。

第二,100毫米微距。

成像清晰銳利。也有攝影師選用這個焦段。

第三,折中的80毫米。

第四,35毫米。

實話實說這個焦段,有的時候人物容易變形。我個人不太喜歡。

如果以上的回答,能對你有些許啟發、點滴收穫,請不要忘了點贊或加關注。謝謝!


老馬視圖312


35 50 85足矣


鑄劍為犁666


想拍什麼樣的人像,就用什麼樣的鏡頭,每個焦段鏡頭拍人像感覺各有不同,看自己嘍。一般攝影師85/35/50/135/70-200/24-70都有使用,具體試情況而定,沒有固定定數,個人推薦環境人像使用35毫米定焦頭,大頭照85定焦,要大頭或半身要突出空氣壓縮感70-200,旅遊就帶24-70,附帶50定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