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味蜂擁而至的鰱鱅魚,手竿定位浮釣抽得手發麻!

釣竿用8-10米的長釣竿,最好是碳纖竿,否則時間一長,人的手臂會受不了。母線3-5號,長1.5-2米;子線2-3號,長15-20釐米。從水面到竿梢的這段釣線,通常叫做風線,其長度以80釐米為最理想。風線短,揚竿方便,浮漂一有反應,揚竿動作有迅速傳遞,可避免“拖泥帶水”,貽誤戰機;風線長,除了受風力因素影響外,揚竿時也會不方便,所以風線宜短不宜長。魚鉤為“伊勢尼”7-9號。浮漂採用特製球形,直徑3釐米。球體上半部為桔黃色,下半部為淡黃色,中間有一道黑帶。球體頂端為一長1.5釐米、直徑0.3釐米的管柄,託著一隻0.7釐米的小球。浮漂的下端為一軟插杆。

聞味蜂擁而至的鰱鱅魚,手竿定位浮釣抽得手發麻!

在這種釣法中,餌籃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餌籃上口直徑3.5釐米,下底直徑2.5釐米,高3.3釐米,中間及底部鏤空,像一隻竹籃子。餌籃內裝好餌料後,球形浮漂上的黑帶上邊與水面持平。若黑帶的下邊與水面持平,則表明餌籃內已無餌料,要重新裝餌。另外需要回轉環一枚,由兩根長約4釐米的釣線與餌籃連接。兩根子線從餌籃底部穿出,上下雙鉤之間的長短差距為2釐米。上鉤距餌籃底部約5釐米左右。將上述浮漂、餌籃、魚鉤連接,便是釣鱅魚的專用釣組。

在調整浮漂時,用鉛片鄭在迴轉環上方的主線上,將鉤組全部投入水中。利用增減鉛片的方法,將浮漂調整到球體上的黑帶下邊與水面持平為止。

釣餌鰱鱅專用餌,取現場水域的水,將餌料攪拌成糊狀,盛入餌籃內,伸竿至窩點內拌落,使其霧化。如此反覆約三次左右,即形成霧化區。這樣鱅魚必將聞味而至。

聞味蜂擁而至的鰱鱅魚,手竿定位浮釣抽得手發麻!

釣鰱鱅的深度根據天氣、氣溫進行調節。夏天深度一般為20-30釐米,秋天深度40-50釐米,冬天為60-100釐米左右。垂釣時,一旦發現浮漂往下一沉,就要立即揚竿。魚上鉤後要迅速挪離窩點,防止釣點水中的霧化受到破壞,影響霧區的引魚、聚魚作用。

垂釣中為解決浮漂漂移問題,可用竿梢定位,將釣竿抻足,認準對面一目標不動,用風線控制浮漂不偏離釣窩。最好選擇在有風浪的水面垂釣,在流動的水中有一點點浪頭,鱅魚最易上鉤。

施釣前,先打三餌籃誘餌。將釣鱅專用餌,拌和得幹一些,放置於餌籃內,伸竿至垂釣點入水,估計餌籃已沉至釣棚時,可稍待片刻,然後手腕一抖,將餌籃提至水面,一邊抖動手腕,一邊將餌籃在水面上兜來兜去,使餌籃內的餌料全部溶化完。如此進行三次,方開始正式垂釣。其籃內的餌料要比前三次拌和得衡一些。若發現浮漂點動,不要理它,要等到出現有力的一頓,才可提竿。若水中泡星直冒,浮漂不動,表明魚在鉤下,可將浮漂往上移;若浮漂頻頻晃動,就是不上魚,也表明魚在魚鉤之上,可將浮漂往下移。每次移動浮漂不要超過10釐米,直至上魚為止。

聞味蜂擁而至的鰱鱅魚,手竿定位浮釣抽得手發麻!

用手竿定位浮釣法釣鱅魚,其釣獲量是十分驚人的。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即由於這種釣法摸透了鱅魚的習性。首先,鱅魚食性是濾食性。主要靠細長、密集的腮濾食,利用嘴巴的張合、吮吸,使食物隨水一道進入口中。手竿定位浮釣法餌籃內的餌料不停地向外擴散、霧化,大部分緩慢下沉,小部分向上升至水面,還有一些遊離於餌籃周圍,形同浮游生物一樣,非常適合鱅魚的濾食習性。鱅魚在嘴巴一張一合吞吸濾食餌料時,於不知不覺中將魚鉤誤吸進嘴內而被釣獲。

其次,鱅魚大部分時間活動於水體的中、上層,特別是在每年的6-9月間,天氣變化無常,水中經常缺氧,鱅魚為適應環境,必須到水的中上層活動。浮釣,正是針對鱅魚的這一習性採用的。

第三,鱅魚嗜食酸、臭、甜的食物。近幾年,好多人都試驗過,只用香甜糟餌,照樣能使鱅魚上鉤,不一定非用臭餌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