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得心脑血管病,可以常服阿司匹林预防吗?

心脑血管病重在预防!

在我国,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1秒就有一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16秒就有一人因此丧失工作能力。对心脑血管疾病而言,应重在预防,而不是得了病以后,再花大量的钱去治疗。目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两种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预防。

有人认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就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作用,而且阿司匹林人人都可以吃,真的是这样吗?

1.阿司匹林适合那些人群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指南》,强调患者与医生共同决策的重要性,指出阿司匹林使用应个体化,应权衡利弊,考虑患者偏好等因素,实际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害怕得心脑血管病,可以常服阿司匹林预防吗?

年龄50-59岁

10 年心脏病发作和卒中风险 ≥ 10%,无出血风险增加,预期寿命至少 10 年且有服药意愿的人群,推荐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B 级推荐)。

年龄60-69岁

10 年心脏病发作和卒中风险 ≥ 10%,无出血风险增加,预期寿命至少 10 年的人群,推荐更为个体化用药,即在获益与潜在风险中更重视获益的人群可选择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C 级推荐)。

年龄50岁以下或70岁以上人群

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证据不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验证。

2.什么是阿司匹林

害怕得心脑血管病,可以常服阿司匹林预防吗?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也可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因此被称为“万灵药”。

3.阿司匹林是怎样预防疾病的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开始于脂质在全身血管壁上沉积——斑块。心血管事件(比如心梗或者脑梗)的发生是由于这些斑块中的一个发生破裂,并且引起血液凝集成血块——血栓。血栓阻塞了动脉血流,结果导致下游组织没有得到足够的血液或者氧气供应,从而发生缺血或坏死。

如果血栓阻塞供应心肌血液的动脉(冠状动脉),就会发生心梗(图1)。同样,血栓阻塞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就会发生脑梗。阿司匹林之所以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能减少血液凝集在患病血管内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得过心梗或脑梗的人需要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为什么有心梗风险的人可能同样受益于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作用。

害怕得心脑血管病,可以常服阿司匹林预防吗?

4.服用阿司匹林有何益处

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1/3。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获益更多,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5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在每1000例患者中,可挽救25人的生命,并可预防10~15例复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害怕得心脑血管病,可以常服阿司匹林预防吗?

5.常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什么

目前,阿司匹林主要有3种剂型:普通阿司匹林、肠溶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泡腾片。这三种剂型适用的人群和治疗的疾病是不同的。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会刺激胃黏膜,只能短期服用,主要用于解热镇痛。肠溶片是在普通阿司匹林外包了一层抗酸的保护层,其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不溶解,只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溶解,可以显著降低其胃肠道副作用,是长期服用的最佳剂型。当然,肠溶片的质量也很重要。质差的即使符合国家肠溶质量标准,但在胃内仍然会有少量溶解,从而导致副作用增加。

在疾病发作的急性期,为了使药物尽快起效,如果是肠溶片剂,则需嚼碎服用。

害怕得心脑血管病,可以常服阿司匹林预防吗?

订阅我们掌握更多行业动态!“赛柏蓝”是医药行业最大的新媒体平台,拥有百万微信关注人群。如果您对行业相关题材也有心得/见解,欢迎撰稿,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商务合作、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