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腰椎間盤突出後,練習引體向上,有3個好處:

1、拉伸椎間盤,相當於理療牽引;

2、強壯背部肌肉,額外分擔椎間盤壓力;

3、增粗肌纖維,利用槓桿效果頂開椎間盤,產生鬆解效果。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強壯的背肌,腰椎的好夥伴

既然對腰那麼好,趕緊練起來吧?

但是,引體向上動作,其實是一個大家族,僅手的握法,至少有9種以上!

其中爭議最大的,可能就是“反手引體向上”

反手引體向上:指雙手掌面向自己抓槓,練習引體向上。

很多人認為練習反手引體向上更省力,可以練習更多(效果更好?),新手特別喜歡。

但是,我真的想問一句: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姐妹練反手,也不會好

反手引體向上,有3個難題:

一、身體過分傾斜

首先請看圖: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肘夾角示意圖

這位美女的上臂和前臂,以肘關節為頂點,形成一個夾角(以下簡稱肘夾角),請注意,肘夾角不可能為0,普遍人的最小肘夾角約為30度。練習反手引體向上,因為肘夾角的存在,手臂與身體不在同一平面,導致身體傾斜才能維持重力平衡,從而壓迫後腰椎,這對腰椎間盤突出者而言,不太妙。

事實上,正手引體向上,也存在相同的肘夾角,但是,正手抓槓時,可以通過收緊肩胛骨,拉動肘關節後縮,使得肘夾角與身體位於同一平面(冠狀面),手臂與身體仍可保持在同一平面,身體無須過分傾斜,也能維持重力平衡。因此,正手引體向上,更容易維持身體垂直,極大改善腰椎間盤的惡劣處境。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肘夾角的存在,導致身體非常傾斜

腕關節的旋內和旋外,受橈骨、尺骨、腕關節結構限制,活動範圍有限。

反手握槓時,腕關節旋外基本到極限,而肘關節要後縮與身體同一平面,需要腕關節進一步旋外,這不可能實現;

正手握槓,雖然腕關節旋內基本到極限,但肘關節要後縮至身體同一平面,與腕關節旋外不衝突。這是正手引體向上更順的機理。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注意觀察,隱約能看見尺骨、橈骨扭到極限

換成人話:反手引體向上,腕關節別住了肘部,手臂發力方向與身體有夾角,導致身體不得不傾斜,可能對腰椎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二、雙手只能窄握

反手引體向上,雙手只能窄握。

不妨將前臂放平,手心向上握拳,左右晃動拳頭,你會發現:拳頭可以向小指方向傾斜很大角度;但是,拳頭無法向拇指方向傾斜。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生理現象。

名詞解釋為:手腕內收角度明顯大於外展角度,此由腕關節(橈腕關節)的結構所決定。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二人的握距,都在最舒服的位置

反手引體向上,如果要寬握,腕關節必須向拇指方向傾斜(外展),問題是腕關節真的沒有這能力,如果要強行這麼幹,輕則扭傷,重則脫臼,不宜嘗試。

當然,窄握引體向上,本身不是大問題,還可刺激背闊肌下部。但是,換成正手引體向上,窄握、中握,寬握都可以,能更全面地訓練背部肌肉,護腰效率更高。

推薦:正手中握引體向上,即雙手握槓略寬於肩部,最適用於新手。

三、肱二頭肌受力過大

其機理和第一條類似。

反手引體向上,和二頭彎舉動作很相似,區別主要在對肱二頭的刺激方向,二頭彎舉是近端刺激,反手引體向上是遠端刺激,二頭肌參與程度非常高。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反手引體向上,對肱二頭肌刺激很大

這一條本身也不錯,但是若用反手引體向上護腰,效果就無端打了折扣,沒有必要。

四、討論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時,刻意收緊腰部肌肉改變身體重心,對抗傾斜,增加腰腹部核心肌群的靜力維持力度,可以深入練習背部豎脊肌肌肉,對腰椎改善顯然更好?

個人觀點:理論上確實如此,但請注意:控制肌肉發力的難度,要遠高於模仿姿勢,當心畫虎成犬,肌肉發力錯誤導致壓迫腰椎。

練習反手引體向上的兄弟,你的腰椎間盤還好嗎?

高手控制身體平衡,水平非常高!

腰椎間盤突出者,練習引體向上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正握槓,身體垂直,動作穩定平緩。如果非要去玩反手引體向上,就是在玩火。護腰不需要如此驚心動魄,簡單實用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