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小老板宅家接单,准备开工

日前,家住市区晨曦路的吴先生打开手机,在微信上与伊拉克客商进行沟通,随后,他在网上签订了一张18.7万元的订单。自疫情发生以来,吴先生将原来的实体店搬到了网络,宅在家里,利用微信、QQ、电话等方式与顾客交流,目前已签订合同13张,合计人民币158万元。

“我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了一家五金类店铺,今年情况特殊,比往年开业时间迟了二十来天。疫情期间,我与客商保持联系并做好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因为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完善,一些外商都从网络上直接订货,他们对我没能及时供货表示理解。”吴先生是义乌博扬电工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疫情发生后,他的生意确实受到了影响,但他对今后的生意非常有信心。

这几天,吴先生忙着为企业复工做准备,早早备好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并与工厂员工加强电话联系。所在园区开工的日子一旦定下来,他的企业马上就能复工复产了。

同样也在义乌做生意的黄先生比较淡定,他说,每年年初生意都不是很忙,所以这几天利用宅在家里的时间,做一些准备工作。

黄先生住在北白象,他所住的小区有确诊人员,使得他的出行计划被打乱。“我们还得宅家隔离几天,这些天我就把所有客户和客源的分布情况梳理了一下,向原来的老客户说明情况,大家都比较理解。”黄先生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做毛巾批发生意,自疫情发生后,他在网上接了5笔订单,尽管金额不多,仅七八万元,但他信心十足。

“因为只能宅在家里,平时需要什么东西,社区工作人员都会送到一楼门口,每天都上门给我们测量体温,还经常打电话关心我们,这让我很感动,一线的工作人员比我们更辛苦。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黄先生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