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首詩陳摶《歸隱》,隱居之樂,樂不可言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綬縱榮怎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琴書歸舊隱,野花鳴鳥一般春。

——宋代: 陳摶《歸隱》

讀一首詩陳摶《歸隱》,隱居之樂,樂不可言

歸隱是我國古代許多文人都有著的情結,是他們為自己設想的歸宿,功成名就之後,歸隱林泉,可以名之曰:“功遂身退”。如范蠡、張良則是他們的偶像。也有一種隱士,他們不追求建立功名,一生只願作一個隱士。如巢父、許由,他們以自己的潔行名世。這是少數人才能做到的,他們這一類隱士,更令人心生仰慕。

讀一首詩陳摶《歸隱》,隱居之樂,樂不可言

陳摶是唐末宋初有名的隱士,是屬於巢父、許由一類,不羨慕功名的隱逸之士。陳摶最為人所稱道的,則是他的嗜睡。這在普通人身上必然被認為是一個壞毛病,陳摶卻以之名聞天下,被世人崇拜。也因之,有許多神話傳說附會在他身上,使他成了在世神仙。當然,最該稱道的不是那些神話傳說,而是他飄然不群的生活方式與趣味,以及對待人生的態度。不與俗世俯仰,打破常規,依著自己喜好去生活,真的令人羨慕和佩服。

讀一首詩陳摶《歸隱》,隱居之樂,樂不可言

陳摶這首《歸隱》詩,則表明了他歸隱的原因,以及隱居生活的樂趣。隱士,不是生來就註定的,而是後來的選擇。他也是紅塵中人,生活了十多年之後,才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愛富貴,不慕高官職,建立功名令他生愁,笙歌醉酒令他苦悶,唯有在青山綠水之間,才讓他感到怡悅舒適。於是他毅然選擇令他快樂的生活方式,歸隱深山之中,彈琴、看書,看野芳、聽鳥鳴,悠遊自在,無拘無束,可以中老其間,而永不生厭。

讀一首詩陳摶《歸隱》,隱居之樂,樂不可言

歸隱的選擇,看似很輕鬆,卻是世間大多數人想做而做不到的,所以其實非常可貴。世人做不出,是有著太多欲望,太多牽掛,難以割捨,為之而將就,為之而忍受。又有太多畏懼,不敢逾越,為自己加造門檻,又插上一圈籬笆。怏怏懊惱,終是會選擇放棄那些想法。最仰慕隱士的,也就是那些想做而做不到的人。隱士,真值得被仰慕。縱使被神話加身,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