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日”夜渔

3月5日是瓦努阿图的“酋长日”,一个法定假日。本来这天应该参加潘戈村庆祝活动,而我却只能躺在床上感受着两手十指传来的火烧火燎的疼痛。这一切都要从酋长日前一晚参加潘戈村的夜渔活动开始。


“酋长日”夜渔


这周的周一,也就是酋长日的前几天,同事马克斯就告诉了这个活动,并盛情邀请我参加。这大约是我和小马(团队对马克斯的昵称)这段时间来不计得失一起工作的回报吧。根据小马的说法,“酋长日”是本地的重要节日,全村人聚在一起举行庆祝,不亚于中国的春节。而节日前的夜渔活动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第二天的节日筹集鱼类等食物。对此我欣然接受,参加此类活动一定会让儿子兴奋不已。

夜渔活动的当天上午,我和小马约好了下午到达的时间以及见酋长需要带的礼物(在这里作客带的礼物都很简单,比如大米一类的食材)。下午5点,我们买了一个水下手电筒出发前往潘戈村,一路上想象着儿子和潘戈村的大人孩子一起坐船到一处海域,在星空下一起找鱼捕鱼的情形。中途接了小马的一个电话,强调需要带的东西,我告诉他我带上了所有游泳用品,到那里再说吧。潘戈村虽然我们称之为村,也保留着部落的结构和文化,但其实是维拉港市区的一部分,这里的生活其实还是蛮与国际接轨的。边上就是度假酒店,村里的卡瓦吧是维拉港各国人都爱去的地方。村里盛行橄榄球,足球以及滑板运动。小马是瓦努阿图国家橄榄球队队长,他的一个堂妹是瓦国滑板运动的最高水平选手。

到达潘戈村时天还没有黑,小马和他们村里四五个人在准备夜渔的用具。小马把我和现场的人做了介绍,并带我去拜访了酋长。酋长应该七十岁以上,身体健康,风趣幽默,热情欢迎我参加夜渔活动并邀请我第二天参加节日庆祝活动。小马给我详细介绍了活动的安排,包括我在内的夜渔小队由六人组成,去到一公里外的地方捕鱼。小朋友和女人是不参加的。对此儿子感到很失望,一直在闹情绪,我又费了很大的工夫去安抚他,让他在岸上好好和小朋友玩儿。小马看了看我带的用品,给我找了一套浮潜面罩。我非常纳闷,带浮潜面罩该如何往下潜水呢?我还是坚持带上我的游泳镜,因为我的游泳镜是带度数的,只有戴它我才看得更清楚。捕鱼小队中有两个主要潜水员,用鱼枪捕鱼,小马说他们的潜水技术在村里是最好的。小马是収鱼员,就是拿袋子接鱼的,我们其余的人只是负责搜索,见到鱼后用手电反复往鱼的位置划,意思是“过来,鱼在这里”。听起来蛮容易的。


“酋长日”夜渔


大约7点钟,我们出发了,顶着漫天的星星。沿着海岸走了大约20分钟,大家向海边走去。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没有船,就是从此处下海,沿着海岸捕鱼往村子方向游。小队的负责人是乔伊,就是小马说的潜水最厉害的家伙,他告诉我今天天气不错,是捕鱼的好日子,并要我跟紧他。随着往海里走,发现脚下都是坚硬起伏的石头,深一脚浅一脚,好在脚上穿着拖鞋。随着往里走,海边看起来轻柔的浪花逐渐变成强劲的海浪。每一次海浪冲过来,都需要侧身迎着海浪。小马告诉我他们数海浪,连续四次海浪后就要往海里冲。海浪一个接着一个,我越来越难以站立,到第四次海浪时我已经被冲倒两次,拖鞋的钉扣也已经从鞋底拔了出来。所以当第四次海浪退时他们齐声喊出发,我直接把拖鞋甩掉,被他们拉着往海里冲。一进深水就拼命得往前游,被海浪打回来就麻烦了。游啊游啊,越往前游海浪越小,水下的海床越深。大约游了几十米,距离下面的海底十几米深的样子,珊瑚礁在水电筒照射下清晰可见,这就是我们的捕鱼场了。现在我才知道游泳眼镜是用不上的,也不需要我往下潜。我其实很不习惯用浮潜面罩,海水屡屡往呼吸管进水,我需要时不时露出水面调整呼吸管。调整呼吸管时身体直立,不停的踩水,这使得我体力消耗很快。

入水后大家沿着海岸向村子方向边捕鱼边往回游。我终于明白是如何捕鱼的了。几个人散开,保持队形往前游,小马作为収鱼员跟在后面。大家用水下手电筒照射下面的珊瑚礁,如果有了发现就用水电光给潜水员打信号,告知他鱼的位置。潜水员就带鱼枪下潜到鱼的附近,近距离用鱼枪射鱼。鱼被捕获后潜水员浮上水面把鱼装入小马哥的袋子里,然后重新装鱼枪,准备下次下潜捕鱼。有的时候鱼枪会射入珊瑚礁,一次潜水难以把鱼枪拔出,需要浮出水面换气,再次潜下。潜水员就这样反复下潜到十几米深的海底,一晚上下来也许要潜入几十次或上百次。不久他们就有了收获,一条一尺多长的蓝色的鱼。之后不断有各种各样的大鱼,巨大的螃蟹和龙虾被捕获装入小马哥的袋子。我的职责是找鱼,但由于近视我什么鱼也看不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向队友靠近,保证不落伍。即使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做起来也很难,我时不时发现周围看不到手电光了,赶紧把头抬起来向海面搜索,才发现自己游反了。反观他们几个,始终保持方向和一定的距离,有说有笑。每当有漂亮的鱼收获,就一起欢呼庆祝,就像在村后草地散步一样。游到后来,我感觉肚子有些空荡荡的,出门前没有吃东西,这才知道为何小马在整理渔具时捧着一大盒饭吃。没办法,只有咬牙坚持了。这样游啊游啊,感觉就像跑马拉松,感觉好漫长好漫长。不知游了多久,乔伊用英文对我说:兄弟,再有20分钟我们就回家了。我听到了以后松了一口气,不过就是这20分钟我也觉得好难熬。


“酋长日”夜渔


又游了一会儿,乔伊和小马招呼我往岸上游,乔伊帮小马运装鱼的袋子,我自己在不远处往岸上游。离岸越近,海浪越猛烈。身边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珊瑚礁,我被海浪冲击的像一片树叶,向前向后在珊瑚礁间漂来漂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奋力使自己保持在相对深的沟内,用手推开快要撞上的珊瑚礁,被海浪往岸上推。再后来找不到深的沟了,我用手使劲把住较小的珊瑚礁,使自己不至于被海浪来回拖拽。手由于在水里浸泡两个多小时,再在珊瑚礁上磨来磨去,受伤严重。身体没有被珊瑚严重划伤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就这样越来越浅,我逐渐来到浅水区,海浪变成了柔和的浪花,但发现海床都是枝形珊瑚,脚踩在上面站立都很难,更不要说行走了。忍着疼痛,手脚并用往前爬行。好不容易看到一块白色区域,站上去果然是一块平的沙地(我的手电筒在冲出深海的同时坏掉了,如果提前坏掉后果不堪设想)。乔伊看到我的处境,赶紧抛下小马向我靠拢,之后我是身体搭在乔伊肩膀上被送出珊瑚礁区的。后来我看到乔伊和小马其实也是赤脚走出这片珊瑚礁的。

岸边站了很多村民,像迎接英雄一样迎接我们的归来。按照惯例,乔伊坚持让我拿一条鱼回家。小马把那只大螃蟹和几个海螺也放到了我的车厢里。收获的鱼里有一只鹦鹉螺,儿子爱不释手,也被送给了我们(儿子考虑再三,把鹦鹉螺送回了大海)。夜渔活动终于结束了,我浑身疼痛地回到家。相对于我的狼狈不堪,小马他们自始至终胜似闲庭信步。大海是他们的!


“酋长日”夜渔


从此次活动我也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我们来瓦努阿图有半年了,发现除了中心市场外有一些海鱼,这里几乎买不到其他海鲜。从夜渔的收获看,潘戈村附近海洋生物还是很丰富的,但他们捕鱼是根据需要捕捞,用原始的手段捕捞,只捕捞大的鱼虾等。这大概就是瓦努阿图人民和大海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