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到"道鹹衰世",大清王朝經歷了什麼困境?

經過康熙帝61年的辛苦耕耘,馬背上建立起來的大清王朝終於在遼闊的中原大地上站穩了腳跟,康熙一生文治武功,為康乾盛世拉開了帷幕。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皇四子胤禛繼位,年號雍正。雍正帝接手康熙留下的強盛帝國,苦心經營,守住父輩基業。而後雍正的兒子乾隆將父祖事業更加發揚光大,一舉將大清王朝帶向強盛的頂峰。從乾隆晚年到嘉慶朝則是大清王朝由盛轉衰的一段歷史時期,再到"道鹹同光宣"四代五帝的手裡,更是越來越爛,飽受屈辱。到底是什麼自身原因使得強大的大清帝國在列強的炮火下搖搖欲墜,先從盛極而衰的"雍乾嘉"三朝說起。

虛偽的皇帝-雍正帝胤禛

康熙帝有35個兒子,個個都是能文能武,國之棟樑,為何偏偏是皇四子脫穎而出,成為大清國的皇帝?

康熙最愛的孩子是皇二子胤礽,其母是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胤礽的時候難產而死,享年22歲。康熙很愛這個皇后,無奈英年早逝,所以不由得把對皇后的思念和愧疚轉化為父愛投入到赫舍裡的兒子胤礽上。胤礽兩歲康熙就將其立為太子,而後對胤礽在教育上竭盡心力,望子成龍這個成語放在康熙對胤礽身上可再貼切不過。無奈這個皇太子實在是不爭氣,仗著康熙對自己疼愛有加,結黨營私、行為乖張,一點都沒有一個做儲君的風度。康熙對其立了又廢,廢了又立,可胤礽就是爛泥巴扶不上牆,終不具備做帝王的資質。

圖1 皇二子愛新覺羅·胤礽

除了皇二子胤礽外,皇八子胤禩是除了胤禛之外最具有爭儲實力的人。胤礽第一次被廢后,是胤禩署內務府總管事,他團結了一批兄弟骨幹,包括皇長子胤禔、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四子胤禵,還有朝中很多大臣也都支持八阿哥。八阿哥自己也很自信,覺得自己最有望成為儲君。但是康熙不樂意啊,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為了權利結黨,尤其是威脅到自己的君位,於是他就對胤禩很生氣,連帶著對他那一夥的幾個兒子也看不上眼。

但是四阿哥就不一樣了,四阿哥想當皇帝嗎?想啊,他跟其他兄弟一樣,也對權利充滿著渴望,但是他跟其他兄弟不一樣的地方是他會韜光養晦,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他對皇八子集團不聞不問,既不巴結,也不反對,儼然一副遠離紅塵、寄情山水的姿態。對自己的父親康熙做到誠孝二字,一下子就拉攏了康熙的心。作為一個父親,康熙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體諒父親的艱辛;作為一個君王,康熙自然不願意自己的君權旁落,哪怕是自己的兒子。康熙交代的事,胤禛都竭盡全力辦好,深得康熙信任。對待自己的兄弟,胤禛也是友好相處、"真心相待",只是登基之後一個一個都收拾了。

圖2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說雍正是個心機婊一點都不為過,但是政治還需要講道德嗎?再說了,只要你是個好皇帝,對於百姓來說,誰當皇帝還不都姓愛新覺羅。從雍正對大清王朝的貢獻來看,他是一個好皇帝,只是他生活的時代夾在康乾之間而掩蓋掉了他的光輝,若上天也能賜予雍正如他父親康熙和兒子乾隆那麼健康的身體,相信他的功業也能彪炳千古,熠熠生輝。

文藝的皇帝-乾隆帝弘曆

在乾隆之前,大清王朝的接班人要麼是通過滿洲貴族會議推舉出來的,比如皇太極和順治;要麼是皇帝的遺囑,比如康熙;要麼是選太子,比如康熙的皇太子胤礽,雖然他最終沒有成為帝王,但是這也是一種選皇位繼承人的方式。到了雍正帝的時候,吸取了前面幾位帝王繼位的經驗教訓,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選儲制度——秘密立儲制,即皇帝在生前將傳位詔書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在圓明園猝然長逝,皇四子弘曆繼位,是為乾隆。

圖3 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帝是繼康熙以來,又一顆大清王朝帝國的明珠,從他的在位年數、歷史功績來看,都可與他的祖父康熙相媲美,甚至更加優秀。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25歲登基,當皇帝在位60年,當太上皇在位3年零3天,享年89歲,是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之所以當了60年皇帝不當了,是因為自己的祖父康熙在位61年,他不想掩其祖父的光輝。乾隆帝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他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乾隆帝用武力統一整個新疆,完善治理西藏,鞏固並擴展了祖宗打下來的江山,維護和加強了中華民族各民族的團結和統一,是名副其實的"天朝上國"。

乾隆帝是一個文藝青年,跟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一樣,乾隆帝也是一位喜愛寫詩的國家元首。乾隆皇帝的詩總共有42613首,與《全唐詩》所記錄的唐代2200多位詩人共計48000多首相差無幾,恐怕乾隆的業餘活動就是作詩,只可惜其詩作幾無可堪流傳的,數量最多,然皆不為精品。

乾隆皇帝一手將大清王朝帶向強盛的頂峰,卻也悄悄地種下了日後衰落的種子。我們來對比一下乾隆在位60年,西方國家在幹些什麼:

1英國。乾隆三十年(1765年),英國第一臺紡紗機誕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卡特萊特發明水力織布機,同年,瓦特改良蒸汽機。

2美國。乾隆四十年(1775年),波士頓萊剋星頓一聲槍響,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第二年,《獨立宣言》面向世人,美利堅合眾國宣佈成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北美獨立戰爭獲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美國國會在紐約召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華盛頓當選第一任美國總統;兩年後,通過《人權宣言》。

圖4 美國獨立宣言簽署

3.法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封建帝制的最大受益者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

正當西方國家開始加快自己的腳步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時候,乾隆皇帝還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國"強盛的泡影中。西方國家開始建立現代化的新式學堂,中國耄耋老人還在考八股文。南方白蓮教、京師的天理教此時也蠢蠢欲動,似乎要著急揭開帝國太平盛世的表面下那腐朽衰敗的真面目。這一切,乾隆都不管了,反正他退休了。正如劉慈欣在三體中說的:"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礙,傲慢才是"。大清王朝註定要為自己的盲目自信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平庸的皇帝-嘉慶帝顒琰

乾隆當了60年的皇帝之後,怕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所以選擇禪位。不過雖然乾隆不是名義上的皇帝了,卻仍然把持著朝政。在當太上皇的三年裡,乾隆說東,嘉慶不能說西。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嘉慶帝骨子裡缺少滿洲騎士的血性。

嘉慶帝本來叫永琰,當上皇帝后,為了避諱,乾隆將其改為顒(yong)琰。清朝不是每位皇帝都避諱,避諱是從康熙開始的,玄燁的"玄"字避諱時不寫最後一筆,胤禛的"胤"字不寫最後一筆,並且其他兄弟改成"允",弘曆(當時是弘歷)的"弘"字避諱時不寫最後一筆,"歷"字改成"暦"字。所以到了後面的皇帝的名字有些不認識就是因為避諱這個原因,所以改成很複雜的字。

圖5 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

嘉慶帝36歲登基,在位25年,這25年是清朝從康乾盛世向道鹹衰世過渡的時期,清朝積累了180多年的社會矛盾開始在嘉慶朝逐漸顯現。

乾隆晚期盛世面具下隱藏的社會危機只要處理得當就能及時止損,可惜英明的乾隆尚且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傲慢之中,平庸無才的嘉慶又怎麼成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呢。嘉慶皇帝留給後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懲治和珅,乾隆皇帝一駕崩,嘉慶就馬不停蹄地開始抄和珅的家。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嘉慶帝有一個做法我覺得還是很有智慧的,就是和珅被誅後,嘉慶沒有過分追究其黨羽,只"勉其悛(quan)改,鹹與自新",一下子控制住了局面,頗有當年康熙智擒鰲拜的風範。

圖6 王剛飾演的和珅

嘉慶帝平庸的地方體現在"不能透過社會現象看本質,採取制度上的改革"。和珅貪了,我就把他抓起來,令其自裁,卻不對為什麼會產生和珅這樣的人進行深思,而只是作為一個個別案例處理,並不採取什麼措施遏制這種事件的發生。所以後面陸陸續續一系列社會危機爆發,例如"南方白蓮教造反"、"京師天理教造反"、"錢糧虧空"、"鴉片流入"等等,嘉慶都當成個案處理,出來一個,解決一個,但是他沒有理解的一個道理是:只要滋生腐敗的制度土壤存在,危機的種子總會萌芽,甚至會茁壯成長成一棵參天危機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