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价值认知探析——以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为例

人类创造了自己生活的环境,环境也直接影响了人。因此有了积淀的地域文化以隐性传承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个性和审美创造。

由于机遇和特殊的生活经历,我这一生随国家级老专家们到过许多名城、名镇进行考察调研。2001年初,作为时任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我受周干峙(时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两院院士,兼任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会长)、罗哲文会长的委托,与相关专家们一起先后在安徽皖南、江西赣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带调研古镇及民族建筑保护情况。同年7月,在老朋友时任四川省文物局梁旭仲局长的建议下和时任广元市副市长李文元、元坝区政府刘明顺副区长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昭化古城的保护情况。

古城价值认知探析——以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为例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加上中国传统建筑本身建筑材料的特性,整个昭化古城破烂不堪,而历史文脉却无比丰厚,许多老建筑里面的原住居民至今还生活在里面,他们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古老的街巷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当时我就觉得昭化古城遍地是宝,特别是整个古城的格局、街巷的历史风貌保存完整,许多老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整治,完全可以和蜀道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回北京后,我把昭化古城的保护情况向罗哲文会长、谢辰生顾问作了汇报,罗老的意见:“四川的情况我比你了解,你可以把这些看到的情况向周部长、郑孝燮老(时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作一个书面汇报,我知道古蜀道的剑门关也在那一带,再过去还有一个阆中古城,我找机会也想去看看。”

报告我写了,后来千头万绪的杂事太多,心想反正汇报交了,怎么办那是领导的事,我就再没有过问。这一拖拖了近二十年。上个月出差路过广元,经广元市文物局俞天喜局长的安排,又来到昭化古城,故再叙旧缘。

前世今生:中国风水科学的合理完美利用

昭化,地处川蜀之北,秦岭之南。2004年5月15日,我的恩师罗哲文先生考察了昭化并为这座三国时代的古城留下考证墨宝:“昭化古城完整地保存了古驿通、古关隘、古庙字、古城墙、石板街、古店铺和古民居等等,文物建筑融汇了中国南北建筑风格,布局严谨而又独具特色。特别是众多三国遗址,突出了三国蜀汉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研究蜀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重要例证,十分珍贵。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是在全国少有的一颗璀璨明珠,应当珍惜,认真加以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加强管理,为促进广元昭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古城当年的选址独具特色。嘉陵江、白龙江在此交汇,形成了一幅天然山水太极图,古城位置正好位于山水太极阳眼之处,四面环山、三面环水,金牛古驿道穿越而过,风水极佳。难怪自古就是“地控秦陇、势扼蜀巴”的战略要地,又是“全蜀咽喉、川北锁钥”的蜀道重镇,川陕物资交流的水陆交通枢纽,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风水,民间称堪舆,是选择与评价居住环境的一门学科。抛开其中封建迷信的那些东西,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也包含了众多发人深思、科学有益的内容。中国风水继承了传统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天、地、人和万物同出一源,即太极。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一”即太极。太极又分阴阳二气,二气交感就形成中和之气,由此而产生万物。既然天、地、人、万物同出一源,那就必然会互相联系,彼此感应,人和自然就应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古城价值认知探析——以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为例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古代先贤就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一旦定为风水宝地,不许任何人破坏,否则就会带来“灾难”。君不见,至今许多古老的村落保留下来的参天大树,成片林木,都是借“风水”文化保存了下来。

我对风水科学并没研究过,但这几十年随老专家们调研、考察,多少也了解些皮毛。我们的先人对住宅、村落、城市生态环境,制订了一整套的模式或标准,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虽然选择居住的环境内容较多,但都是大同小异,如“凡京省府县其基阔大”、“凡城市地基贵高”,它们的共同点是“负阴抱阳”、“枕山面水”。“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

平原地区的模式是“平洋地阳盛阴衰,只要四面水绕归流一处,以水为龙脉,以水为护卫”,“平洋莫问龙,水绕是真纵(迹)”。即平原地只要有流水环绕,林木或修竹遮蔽就行。但住宅地需“不近窑冶”、“不居草木不生处”、“不居正当流水处”、“不居山脊冲处”,这是养气之必须要素,此“气清奇则吉”。

“风水宝地”的气场完全符合气候学原理,无论水平和垂直,交换都很活跃。冬天北挡寒风、南接暖风,夏天南接凉风,达到“藏风聚气”之目的。平时山谷风交替进行,有利于大气扩散补充。二是辨“形”。寻龙脉山和察砂山,讲求来脉悠远,气势蜿蜒,山形优美。

昭化古城具备以上所有特点。千百年来,蜀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民谣:“到了昭化,不想爹妈。”是什么赋于昭化古城如此魅力,让人如醉如痴,乐不思归?

昭化古称“葭萌”,至今己有4000多年历史和2244年的连续建县史。它是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故名符其实的“巴蜀第一县”。春秋战国时,此地为蜀王弟封地——苴侯国之都邑,名曰葭萌、又称吐费城;秦灭蜀、巴后,设葭萌县,蜀汉先主刘备祈求“汉寿永祚”,故改名汉寿县;后晋、隋、唐曾改称晋寿县、益昌县;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五年(972年)亲自赐名昭化,寓意“昭示帝德,化育人心”。自此,一直沿用到建国后。其建县史延续了2244年,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权建制的“活化石”。1959年,昭化县并入广元县,一直到今天,昭化古城成为广元市昭化镇政府所在地。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蜀汉先祖刘备率军进驻葭萌,以此为基地南取成都,北定汉中,奠定基业,历史上称“蜀汉兴,葭萌起”讲的就是这段佳话。因此后来的史学家都认同,昭化是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和三国蜀道文化线上最不能缺失的重要节点和军事重镇,所以又称“蜀国第二都”。昭化至今极为丰富的三国人文景观和遗存,在大地、人间和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如同历史深处的碑铭,在岁月中不断地回味,以最深切的缅怀与礼赞,抚慰、书写了一页页新的历史章回和不朽超越!由此,那光耀天地的浩然之气、开拓之力,必将赓续不绝而永昌永存。

这里除了古驿道、葭萌古关、费祎墓、战胜坝、天雄关、姜维井、桔柏古渡、鲍三娘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多的是刘备、诸葛亮、张飞、黄忠、霍峻、费袆、庞统、马超、严颜等众多三国英雄曾聚在一起的运筹帷幄、历兵秣马和跃马扬戈。他们跨沟壑平野,铿锵而激越。

华夏大地上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史诗画面,在弥漫着铁血的烽火中接踵赓续,这些曾经带着生命的体温和岁月,烟云般飘过,虽然并没有留下过多的细节,但当我们今天来到古城,那古老的九街十八巷,仿佛还在述说着如梦的过往。

古城价值认知探析——以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为例

其实昭化古城面积并不大,不算后来城外发展起来的原住居民,古城面积只有0.29平方公里,但天际线非常干净,看不到杂乱的现代高楼大厦,整个古城内三横二纵的青石板明清街巷中,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道、古关、古庙宇、古店铺、古民居等建筑风貌,其中许多历史建筑融汇了中国南北建筑文化的风格,所有的建筑布局谨严而又独具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

说实话,我们当初对遗产概念的认识,确实走过许多弯路。刚开始,没有任何借鉴和参考资料,只能从遗产公约里提到的遗产类型,来对照相关的申报对象,后来逐渐熟悉了,还是在遗产公约框架之内把各种类型的遗产都补充到遗产名录中去。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概念也是这样从单一到多元,从有形到无形,从物质到非物质,这些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是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界的同仁们,付出的辛苦和汗水。

乡土文化遗产是传统社会与传统建筑体系的产物,基于特有的自然、文化因素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乡土聚落,蕴含着人类对居住地气候、地理条件适应的智慧。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遗产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传统营造技艺传承等,都是乡土文化遗产面向未来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我在龙门书院、怡心园、益合堂、考棚、石板街、八卦井等地考察时发现,这些遗迹至今还清晰地展现着明清时期建筑的特征。昭化县署、文庙、考棚、敬候祠等建筑类型也非常丰富。令我感兴趣的是,当年考生们独守一间鸽子笼般小房间里的供卓前,如何文如泉涌。

我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人,但也知道,动人心弦,莫过真醇。故我做文章不愿无病呻吟,为文造情。作为一个散文家我更明白,散文和所有文学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要讲究语言文字的纯净、凝练与优美。仓颉造字:“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张彦远)。中国文字一开始便承担着开启民智,教化文明的使命,我对它一直充满敬意。

在这块风土清嘉、人物隽秀的文萃之乡,迎面扑来的除了浓郁的历史遗韵,更多的是时代氛围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是契合着历史大势和社会走向的风貌图景与审美尺度。它使我想起一些由来已久而又历久弥新的文学命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经历着时代的转型与发展。这个过程所催生的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以及由此带来举国上下的沧桑巨变,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创造智慧和历史的发展进步,更加有力地推动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此,保护好眼前的这些历史遗珍,就是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一幅立体和浓墨重彩的鲜活画卷。

当地领导同志介绍,整个昭化古城,在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同时,力求原汁原味恢复古城建筑风貌,多年来历史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由于保护措施得当,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古城内的所有历史建筑竟无一处损伤。

如今住在古城内的居民,生活状态也基本良好。昭化的交通方便,环境幽静,风景宜人,各种服务设施齐备,国内外游客纷纷来这里品历史文化、融生活习俗、探科举制度、访民俗文化,享受大自然独特的魅力。

文脉之根:昭化古城保护经验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我与全国众多的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保护名城、名镇、名村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然而很多极具影响力和我们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遗产、历史遗存,还是在我们的眼前轰然倒塌,悄然湮灭。以至于短短几十年的功夫,全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完全改变了模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多少人叶落归根,回到家乡温情寻觅,却再也找不到自己魂牵梦绕的故里了。许多祖宗的基业、儿时记忆中的家园的荡然无存,让我们自己无奈地接受人类文明止步的尴尬,那场面真的让人欲哭无泪。

我至今在想,即使再显赫的人物,都不过是匆匆过客,转眼便会烟消云散,而惟有古城永恒!我们沒有任何理由,以一己之短见,便肆意摧毁那些经过了无数艰难岁月才积淀下来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符号。

古城价值认知探析——以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为例

今天看到昭化古城的完整保留,我仿佛看到了中国文物保护的春天。调研中,看到几进深藏在民居中的破烂庭院,如再不抢修,将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我急在心头,当场请区、镇领导把抢修方案拿出来,随后我亲手转呈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手中,并提醒他:“不可做千古罪人”!

在世界文化史中,惟独“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艺术创造中最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能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丰富、也更重要。”“建筑是有民族性的。”这是建筑文化先贤梁思成先生归结的重要理念。正是基于建筑文化含有的这种属性,所以某种特别壮丽而又显示民族特色的历史建筑,往往成为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如北京天安门、华盛顿国会大厦等。

保护遗产,包括文化与自然的,不管什么类型、类别,其主要目的就是承传后代,绝非一代两代,而是“利在千秋”。

这次重返昭化,我感到整个古城充满了鲜活的气息,绝对没有丽江古城里的那种热闹和喧嚣,古城里的老人蹲在街边说着话……说着什么呢?我不知道。但从他们的眼睛和笑容里分明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店铺也不算少,主要是当地的土特产、零食、杂货等等,一些百年老字号因时间的关系未能深探。在暖冬阳光的照射下,古城外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好久没有闻到这种味道了,如此熟悉而又热烈,真切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些扑面而来的气息,很淡、很柔和、很细腻。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厚土,把这座古城护理得特别温馨,而这温馨又构成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文环境。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昭化古城今天这样的鲜活和厚重,是历届广元市政府对文化的敬畏和尊重,否则变化不可能这么大,“修旧如旧”不可能做得这么好。对历史街区和文物建筑的修缮和复原,必须尊重历史的原貌与建筑本体的结构。只有在动手前找到建筑活的灵魂,修缮工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修整后的建筑物本体和街坊才能符合历史。就算有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可能因历史的原因遭到了破坏,街道整修还是应该风格统一、完整,有利于生活的延续,这才是成功修复历史街区的保证。

通过考察,我认为,昭化古城的形制基本符合历史的原真性,除原汁原味保留着中国传统建筑工程的特有元素,还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科学的有机融合,周围的山形和水色,更是古城的自然“借景”。横亘于嘉陵江大剑山之间、峰险势雄的牛首山,不仅是昭化古城的天然屏障,形似昂首之牛头(相传为太上老君坐骑青牛所化),也是衬托古城神韵风采的天然借景,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一条蜿蜒小道直通山顶,山顶即是全国100个最美观景点之一的“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还有,距昭化古城约有五公里左右的天雄关,也是昭化八景之一“牛首雄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内现存清代碑刻十余通、并有古柏数株、关门尚存,是剑门蜀道上重要的古关口,也是中国雄关险隘中唯一能够见到的古关门遗址。

另外,大朝驿虽然离昭化古城、剑门蜀道不足二十公里,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也是昭化古城历史上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邮驿史上其地位举足轻重,理应把它纳入昭化古城保护的核心区。古蜀道成就了此驿路曾经的繁华。再加上大朝驿本身沿线风景优美,古蜀道的众多遗址遗迹均完整丰富,无论哪个季节,这一段苑如绿色的苍龙,无论多少江山社稷的变迁,它都无怨无悔地盘旋于古蜀道的崇山峻岭之间。

总体上看,古城文物的文化品位、街道肌理、民居建筑品位,绝大多数保护得都非常好,有些院落虽貌不惊人,却都原汁原味,其遗产价值绝不低于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尤其是众多院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应该引起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希望尽快请专家深入调查研究,探究历史文化传承之源。

古城价值认知探析——以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为例

记得当年,我在大朝驿、松宁桥考察,夕阳西下,烽烟俱净,古树参天,古道跫跫,芳草茵茵,流水潺潺,特别是松宁桥那一段驿道保护得特别好,也是古树参天蔽日,景色秀美怡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我们至今还没有去探明这块土地,存留了多少至今都没有找到的历史踪迹。我记得郑振铎先生说过:中国是“地下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们对蜀道申遗项目呼吁了多年,现在应该是最好的时期。如果蜀道申遗成功,其它沿线遗迹也就顺其自然纳入其中。

名城保护的现实意义,就应该按照以上原则把一切有价值的遗产点都纳入其中、相得益彰。记得在帮谢辰生老整理文案时,读到郑振铎先生的另一句话:“我希望人人都能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来保护地面和地下的文化宝藏,这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遗产推陈出新的需要,还要为后代子孙保存文化遗产,作为对他们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力证。”先贤的教导吾辈当铭刻心底。

昭化古城原真性的保存经验,对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是蜀道申遗一个重要的文化坐标,更是蜀道文化传承中最鲜活的例证!

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把蜀道申遗的工作尽快推动起来。四川本身就是我国世界遗产最多的地区之一,完全具备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

多元探究:蜀道明珠,文旅之花

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更具有讲述不完的中国故事,其中许多精彩的故事还能发出独特的声音。对于遗产的认识、思考、研究、保护并与其共生,都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离不开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所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首先就需要我们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重塑遗产观,实现遗产的可持续的传承与合理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遗产保护和发展之路。文化遗产又是旅游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对遗产地历史、艺术、科学或生活方式感兴趣才会造访和体验。而昭化古城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文环境丰富绝伦、文化积淀深厚而又独具魅力,应该说是大自然的恩赐。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推动文旅融合的必然选择。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再激活文化,二者是在互动、互促中相互赋能。只有这样,方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独特的地方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也让地方发展避免千城一面、千篇一律,进而激活静态的、甚至濒临消失的传统或历史文化。这其中,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

如蜀道申遗成功,可让国内外游客更多地对三国文化和蜀道风情、川北民风做深度体验,变静态参观为动态体验;目前广元的航空、高铁等交通网四通八达,可全面带动千佛崖、皇泽寺、剑门关等旅游资源;各种文化活动、文创产品、土特产等作为其文化符号,也是以“文”活“物”、以“旅”彰“文”的重要内容。

古城价值认知探析——以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为例

在讲好三国文化的同时,古城也要注意推动产业聚集,以文旅为体,实现产业收益。在延续古城历史文脉的同时,也要强化古城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好古城内的建筑风貌和街巷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清洁卫生,形成既具有古城风情特色、又具有都市休闲文化与时尚气息的特色古城旅游区。

必须注意的是,古城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只有通过深挖特色文化,有机植入现代文化元素并借助多元创意手段,来孵化研发文旅内容与产品,构建文旅融合的集成平台。另外,昭化古城现有的古城格局和周边环境保护的平衡,也不能出现差错。古城是红花,周边环境是绿叶,谁也不能缺少。

乡土遗产的价值来源于整体的乡村系统,如果脱离原住民利益去关注整个古城保护就会出现偏差和不足。遗产保护的终极价值是与人发生关系。因为遗产保护的价值具有多样性、多重性、多变性和关联性,这些价值随时代的变迁也有所不同并发生相互作用,其中建筑技艺的传承可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撑,使整个体系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材料也可能更新,但传统的结构、型制不能变化太大。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乡土文化是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类,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不可再生的世间瑰宝。我们这个民族是从乡土文化博大精深的土壤中走出来的,我们的根脉与家园哪一样都离不开土地。这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研究好底蕴深厚的乡土遗产,才能保住我们的生命之根,而且在利用上才会繁花满枝并累累硕果。

作为一个走马观花的路人,仅仅谈一些个人的粗略感受。如要全面揭示昭化古城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文明进程,还需静下心进一步好好研究。古往今来,这块土地吸引了太多的文人雅士,倾倒了无数骚人墨客,他们借山水的灵秀、淳朴的民风,净化心灵,或吟诗、或作赋、或填词、或行文,为这块风水宝地增添了诸多文学的精彩。吾辈不才,全当抛砖引玉,以求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关注这一方净土。

【丹青 记于2020年2月4日(立春之吉日)於姑苏春华苑书乐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