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顧茅廬”說開去

俗話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廂。所以,我在十一二歲時就順應了這句話,去看了,且是偷看的。因為那時這些書剛解禁,母親有一套,整天鎖在櫃子裡,就是平躺著的那種,我是看她不在的時候偷拿出來瞧得,只所以用瞧,是在看書的同時,還得防著不被發現,然後再偷放進去。那幾套書我很快的看完,她竟然毫無察覺,現在想來,覺得自己功夫確實了得。我今天要說的是《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那一段。想劉備三兄弟在如今的河南新野,有了地盤,有了兵馬,但卻被曹操騙走了主心骨徐庶,這對於胸懷大志,但苦無良策的他,著實慌了手腳,亂了方寸,因為曹操對他虎視眈眈,必予殺之而後快,這時幸虧有水鏡先生給他指了一條明路,就是去附近的臥龍崗請諸葛孔明出山,於是才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才有了名垂史冊的隆中對答,及三分天下的宏偉計劃,也才有了後來的“連環計”,“借東風”,“火燒赤壁”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段子大家都瞭然於胸,在此不必贅述,我要說的,恰恰是神人一般的諸葛亮,羽扇綸巾、仙風道骨,是否早已略定後事,即便足智多謀的他出山,也只是多興了刀兵,枉費了糧草,而一將功成萬古枯,最後還是三國歸晉了。而事實證明他們未能如願以償,沒有成就了所謂正義的漢家天下,那個耕讀在隆中的臥龍,那個算無遺策的諸葛,那個吟唱著詩句: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人,不知他到底用諸葛馬前課算就了多少,若他早知道這一切都是宿命,都是徒勞,不知他是否還會走了那一遭。假如歷史可以重新書寫,沒有了諸葛智謀左右的時代,會否行不成三國混戰,會否早點國家統一,會否使黎民百姓早日得到安寧,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瘟疫和死傷。據說那個時代的醫生張仲景,就在河南的南陽為人治療瘟疫,而南陽距離新野才幾十公里。所以,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究竟是為了誰呢?我們作為老百姓,是該歌頌諸葛亮呢?還是張仲景呢?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如果因此去鄙視那個在大眾眼裡神仙般的諸葛,而去崇敬不太為人所道的張仲景,會不會捱罵?其實早無所謂了,我被人鄙視的還少嗎。


由“三顧茅廬”說開去


由“三顧茅廬”說開去


由“三顧茅廬”說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