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中的滇越鐵路

滇越鐵路是雲南境內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第二條國際鐵路。一百多年前,因為它,中法兩國在國內國外爆發了無數紛爭,上千條生命留在了高山深谷;也因為它,今天的雲南多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工程奇蹟;還因為它,古老而封閉的雲南大地被迫開放,雲南近代工業化也就此起步。從中國、法國、越南,我們搜尋了大量的影像和檔案資料,本週《封面》將為大家開啟一條獨特的旅途。


檔案中的滇越鐵路

鐵路從昆明出發,沿著陽宗海一路南下,經過宜良、開遠,穿越南溪河谷後進入越南,最後直抵海防港。鐵路全長859千米,其中雲南境內總長465千米。從一份份的檔案中,研究者們得以一點點勾畫出滇越鐵路的修造起源。


滇越鐵路的經營與建設,和地方政界之間形成了很多原始的檔案,而這些檔案說明了滇越鐵路當初是怎麼建成的,建成的過程如何,以及建成以後,它的運營過程和雲南地方經濟的關係,從這個檔案裡,可以尋找到這些蛛絲馬跡。


標誌性事件

19世紀初,英法兩國侵入東南亞,展開了殖民競賽。雙方都試圖通過鐵路這一當時最現代的交通工具,將東南亞和中國雲南相連,以攫取更大的市場和資源。自1831年開始,英國對連接緬甸與中國雲南的線路進行勘測,並提出了多個築路方案。1871年,法國商人讓·底比斯在從昆明到越南安沛的步行途中,發現了把雲南和越南聯繫起來的道路。之後,另一位法國探險家弗蘭西斯·卡尼埃對這條道路進行了最初的勘測。自1880年佔領越南之後,法國就一直窺伺雲南,迫切希望將雲南與越南的港口打通,把雲南變成進入中國的門戶。


吳強 雲南省檔案局三級調研員:

檔案中的滇越鐵路

“滇越鐵路,它的起源應該追溯到中法戰爭,中法戰爭的爆發和中法戰爭最後的結果,使得雲南痛失了這條鐵路的修築權利,給了法國人。這條鐵路之所以成為一個殖民鐵路或者成為一個法國鐵路,就是因為從中法戰爭始。”

“由法國人編撰的《滇越鐵路》一書中提到,建築公司招募的勞工總數為60700人,在修築滇越鐵路的過程中,死亡1.2萬餘名勞工。一顆道釘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條命,形容的正是滇越鐵路修造的悲慘壯烈。”

檔案中的滇越鐵路

檔案中的滇越鐵路

滇越鐵路的修建,使得原本閉塞的雲南成為通向沿海的門戶。西南聯大、護國運動,都與這條鐵路息息相關。在抗日戰爭時期,滇越鐵路一度成為中國物資運輸的生命線。


雲南省檔案館藏有的《滇越鐵路運輸統籌委員會組成之經過及其工作進行之概況》這份檔案,詳細描述了在抗戰時期,滇越鐵路發揮的作用。裡面提到“自暴敵封鎖海口以後,國際交通及後方軍運只有滇越鐵路一線暢通,於是雲南遂成為後方重鎮,而滇越鐵路亦成為軍運之最大幹線”國民政府專門成立了滇越鐵路運輸統籌委員會這一機構,負責管理協調滇越鐵路的運輸,並制定了詳細的運輸規範。經由滇越鐵路運輸的物資被要求在24小時內完成裝運,滇越鐵路的運力被計劃擴充到抗戰前的一倍以上。


如今,滇越鐵路上依然通行著國際班列,越南的硫磺等原料通過鐵路被送往開遠的化工廠生產,開遠的化肥通過鐵路轉運到越南的海防港裝船銷往世界各地,垂暮的滇越鐵路依然在為一方水土做著自己的貢獻,不少專家學者也在積極為滇越鐵路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做著準備。

檔案中的滇越鐵路

記者:鍾丹立

攝像:金繼堅 李鋒 朱楠 米志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