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推薦雄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

[小編按]今天推送的是耿德順先生原題為《開發區的回憶》一文,所擬標題只是文中所敘述的一件事。《優勢》之文太早,已經不易找了。本院嚴重贊同其觀點,並進而認為侯馬發展機遇的流失,決不僅僅是侯馬自身的損失,更是整個山西的重大損失。本文小標題為小編所加,以便於閱讀。

文末附《中國經濟導報》1997年報道《把侯馬建成晉南中心城市》,本院還將繼續關注討論侯馬議題。


觀念決定發展——作者題記

省長推薦雄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

侯馬歷來是晉西南地區的交通、流通中心。商貿市場輻射力更超越這一範圍


山西省委省府指點侯馬:建設晉南中心城市

侯馬經濟開發區1997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成立,至今整整20年。批覆時名稱為侯馬經濟技術開發區,2006國家整頓後稱為侯馬經濟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由臨汾地區(後為臨汾市)管理。

本人自始至終主辦了開發區申辦工作。觀念決定發展,是我期間得到的最深體會。

為什麼侯馬要申請成立開發區?這首先要清楚當時的形勢和背景。

我國開發區起步於1985年,起初是對應於實行開放的沿海城市設立的。鄧小平1986年對天津開發區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尤其1992年南巡後,全國連續興起興辦開發區高潮。在沿海省市幾乎每個縣甚至許多鄉鎮都興辦了開發區或類似的工業園區等。當時有個說法是“村村點火,鎮鎮冒煙。”但是山西卻比較寂寞,到1992年僅在太原、大同、運城、陽泉及風陵渡等地設立了開發區。可見山西觀念還是比較封閉的,落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為此1996年6月山西省委七屆二次會議做出了《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意見》,在全省掀起擴大開放高潮。就是這個《意見》明確提出“太原、大同、長治、陽泉、侯馬等中心城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全省對外開放中起帶頭作用,”並提出在上述城市設立商檢、海關的意見。同年省政府對侯馬城市總體規劃批覆中提出“要逐步把侯馬建成晉南的中心城市。”侯馬被推上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開發區作為對改革開放的橋頭堡,特殊政策的試驗地及服務母城發展的推進器,嚴峻而緊迫地向侯馬提了出來。也就在這年的6月底,耿根喜被省委任命為臨汾地委委員(相當於現在的市委常委)、侯馬市委書記。如何貫徹省委七屆二次會議精神,理所當然成為侯馬市委面臨的首要問題。

在他調到侯馬之前,有兩件事與侯馬開發區申辦密切相關。

省長推薦雄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

侯馬至太原、鄭州、西安距離均約300公里,處於晉豫陝大三角的中心位置


提出侯馬“金十字”,省長親筆覆信“分析有道理”

一件事是1995年,我在侯馬市委副秘書長任上,寫了一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的論文,首次提出侯馬“金十字”的概念。時任山西省省長孫文盛看了後親筆覆信稱此文“分析有道理。”肯定文章“站在全省的高度,甚至更大範圍內觀察、研究侯馬的各種優勢,預測、估計侯馬在我省未來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並提出引導、促進侯馬經濟加速發展的對策,是做了件有益的事情。”並推薦到當時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辦的《改革先聲》雜誌發表。此雜誌專門加了編者按,連同孫省長覆信內容一同在頭條發表。而當時體改委是審核管理開發區的主管部門,主任是當時山西改革開放的先驅人物呂日周同志。孫省長就是將覆信及文章親手交給了他。不想,這為日後侯馬開發區的順利申辦埋了伏筆。遺憾的是當年山西省委發起“南征北戰”,重點打擊發生在侯馬的震驚海內外的“侯郭文物案”,孫省長的覆信未能顧及落實。

第二件事是1996年,侯月鐵路將要建成通車,將會使侯馬成為新亞歐大陸橋山西境內的重要城市,增強侯馬樞紐優勢。時分管市宣傳工作富有創新精神的李山林副書記,為了推動侯馬的改革開放,以此為契機,從電視臺和通訊組選調優秀同志組織了一次沿侯月鐵路侯馬至日照的採訪活動,由我帶隊。從4月18日開始,10天內先後採訪了沿線的月山、濟源、新鄉、劉莊、菏澤、日照等地。採訪除了及時傳回消息播出外,結束後編制了李山林策劃,柴效敏監製,我撰稿和編導,孔繁文編輯的五集電視政論片《二次飛躍寄陸橋》。

省長推薦雄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


借陸橋開通東風,侯馬掀起加快改革開放大討論

就在電視片剛剛完成後,耿根喜同志來侯馬任職。他敏銳地意識到該電視片對於落實省委精神、推進侯馬開放的理論及輿論導向作用,立即做出批示說:“這個(電視片)腳本我通看了兩遍……”認為“它對我們瞭解國際國內經濟發展,重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無疑對加快侯馬發展的認識是一次質的變化、質的飛躍……”要求“首先組織五大班子學習觀看,播出後組織全市幹部觀看討論。”

之後,侯馬市委在短短時間內緊鑼密鼓地進行了三項工作。一是7月20日開始,先後組織市五大班子領導觀看了此專題片,接著播出後在全市進行以加快侯馬改革開放為主題的大討論;二是8月1日召開全市加快改革開放動員大會(動員報告由我起草),部署工作,掀起改革開放高潮;三是7月30日組織考察團出發赴外地考察改革開放。需要補一筆的是,前邊提到的沿侯月鐵路的考察結束離開日照市時發生車禍,一名同志光榮犧牲,本人也負重傷。起先,在電視片播出前,耿根喜書記安排我帶隊外出考察,但我當時仍沒有從車禍陰影中解脫出來,於是極力建議讓張如意同志(時為人大主任)帶隊,作為市委副秘書長我負責具體組織工作。這次考察有市委辦、政府辦、城建、土地、工商、財稅等部門負責人參加,先後考察了濟源、溫州、義烏、上海、白溝、青島、煙臺等地,為時20余天。返回後,向五大班子做了彙報,並舉辦了全市幹部參加的報告會。

以上幾件事,使侯馬形成了濃厚的加快改革開放的輿論環境,掀起改革開放的高潮。作為擴大開放重要載體和標誌性事物的開發區呼之欲出。而1997年初省委召開的三級幹部大會,促使開發區工作提上日程。

申辦侯馬開發區,輾轉行署/省府/省體改委

三級幹部會議結束後,市委通知我趕到當時侯馬在太原與會駐地的山西飯店。耿根喜同志親自安排我負責開發區申辦工作。在簡單介紹了省會有關精神後,重點談了侯馬建立開發區的必要性及條件,指示我找臨汾行署分管此項工作的專員走程序。

申辦工作必須通過臨汾行署向省政府申報。我當即從山西賓館趕到迎澤賓館拜見了分管此項工作的臨汾行署安永泉副專員。做了自我介紹後彙報了作為地委委員、侯馬市委書記耿根喜同志的意見。當時臨汾市(即後來的堯都區)已通過行署向省政府申報建設開發區。出乎意料,安專員認為,行署已同意臨汾市申辦開發區,而省政府不會同意在一個地區建立兩個開發區,因而建議侯馬不要再申辦,並讓我回去向耿根喜書記傳達他的這個意見。當時,我並沒有同意他的這個看法。而是搬出了省委七屆二次會議關於對侯馬發展的要求,講了侯馬在山西的優勢及孫文盛省長的批示,講了沿海遍地建開發區的情況等。我說,為了落實省委擴大開放精神和臨汾地區的發展,開發區越多越好。為此行署至少應將侯馬與臨汾開發區一起申報。如果省政府不同意設兩個,那也應該保留侯馬的,而撤下臨汾市的。安專員是個很大度包容的領導,在愉快的氣氛中聽了我的意見,覺得我講話有道理。就說,作為臨汾的領導,我當然同意臨汾設立兩個開發區,只是擔心省政府會因為都爭著辦而把兩家都擼下來。最後他說,那我同意你先去省政府協商,省政府只要同意,臨汾行署就往上申報。就這樣,我開始跑省政府。這可以說申報工作一開始遇到的觀念差異。

省長推薦雄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

侯馬明顯居於晉西南“十字”格局中心


省政府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當時薛榮哲副省長分管開發區工作。他在省政府大院正面小三層樓政府辦公樓的二層辦公。開始通過他的秘書預約,但一直未能如願。後來得知當時的省長助理張澤宇同志協助薛副省長工作,我便憑我的記者證直接上樓見張澤宇同志。張澤宇同志是從太原市長職位上調任省長助理的,熟悉基層工作,觀念很前衛,對省委擴大開放的精神理解很有見解,對全省情況也很瞭解。在自我介紹後,我彙報了臨汾申辦侯馬開發區的意圖及對在侯馬建立開發區的理解。當然談了省委會議精神及孫文盛省長的批示。不意,張澤宇同志很贊成我的說法,就像遇到知己一樣與我侃侃而談,從全國的開放形勢到對山西的看法、從對省委精神的理解到大力推進開發區建設,談的很投機也很深刻。當天他就表示同意向薛省長彙報,並約兩天後(當時沒有手機)帶我面見薛省長彙報臨汾的意見。

大概事先與薛省長進行了溝通。兩天以後,我早早趕到省政府,隨張澤宇同志到薛省長辦公室。沒有過多的彙報,薛省長就談了同意在侯馬建開發區的意見,並說在與其他領導及體改委等部門溝通後再通知臨汾進入申報程序。張澤宇同志當面就交代要我去體改委彙報,以便於理順申報程序。薛省長也點頭同意。雖然是初次見薛省長,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待基層同志和藹可親,在我剛進他辦公室時,將我讓進了他的裡間坐下,並親自遞上一杯茶水,低聲慢語親切地與我交談。說實在話,多年後省人代會風氣不好,薛省長由於沒有做小動作而落選,我有一陣子心情很不平靜,為他老人家抱恨世俗。

回頭再說體改委的事情。按照張澤宇同志意見我在政府大院的東邊大樓,先找見《改革先聲》雜誌編輯部,見了總編,做了自我介紹。當總編得知我就是“優勢”一文的作者後,非常熱情地予以接待。在知道我的意圖後,立即帶我去見了呂日周主任,並將我介紹給他。呂日周同志也非常熱情,他高興地稱讚了“優勢”一文及其中的一些觀點。在聽我彙報了侯馬要申辦開發區意見後,他當即表示同意並肯定侯馬市委積極落實省委精神的做法。接著他還談了體改委要堅持特事特辦,加快山西開發區建設的設想,當時就講了要在絳縣建一個開發區,以加快五四一公司與某大公司的合作等。最後叮嚀我回去後如何著手準備申報資料等,還讓雜誌社的總編代表他在省政府前的飯店招待了我。

開發區初選址澮河南岸,改為城東“袖珍”抱憾

當時,全國開發區通行做法和經驗是通過土地開發和特殊政策獲取開發資金,以引進工業項目及技術為主推進開發區發展。要求選址非耕地或瘠薄土地。據此我騎上自行車在全市考察,反覆思考對比後,最後選址在澮河以南紫金山之陰大運公路兩側約20多平方公里範圍。選址這裡的思考是,這裡地勢相對平坦,砂石非耕地多,水資源豐富,公路鐵路貫通,還有采石場鐵路支線,適宜規模開發。長遠看在澮河架通橋樑後,開發區作為新城區會與老城連為一體,使侯馬由帶狀城市格局變為南北一衣帶水、富有靈氣的規模城市。同時,兩翼還有發展空間。很有利於形成與中心城市相對應的城市規模。再一個就是不佔用或少佔用耕地,既符合國家關於開發區不得佔用耕地是要求,又減少開發成本。當時我就在城建局趙永勝總工程師那調閱了規劃圖,交換了看法。之後向耿書記做了彙報並取得同意。但是,觀念在選址這個問題上又一次表現出了頑固性。

省長推薦雄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

在我將省政府領導關於同意侯馬建立開發區的意見彙報給行署和侯馬領導後不久,行署根據省政府要求,由領導帶隊,行署辦、計委、體改委、城建、規劃、土地、財稅等部門領導參加,先後對臨汾市和侯馬市開發區建設召開考察論證會(準備申報資料)。侯馬在當時市招待所後二樓會議室進行。如果形容當時會議氣氛,我認為走過程成分居多,或者說還不甚瞭解開發區者居多。會議在聽取了彙報及規劃後,就開始討論。此時會議室裡煙霧騰騰地冠冕堂皇發表意見,全是正面的,沒有異議的。但就在快要到午飯點時,有一位同志算是認真地提了個問題。他說,澮河南那麼大一片,不通水電,沒有道路,與老城隔著一條河,得多少年多少資金才能開發成啊!難度太大了。接著有人建議說,侯馬是商貿為主的城市,就在城東劃出一塊地方,搞商貿開發。接通侯馬現在的水電,延伸一下程王路,投資不大見效又快。豈料這一通真心話,似乎點悟了大家的心結,馬上得到一致響應。就這樣,把開發區選址到現在開發區的起步區。可憐巴巴得規劃面積被省政府批了1.6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0.48平方公里(720畝),有人譽之為袖珍開發區,與母城並肩為面積小的全國之最,而且大概是全國唯一一個在城市規劃區內劃出的開發區。這是後話。

按照行署的意見,我重新調閱並複製了這個選址的規劃圖,查閱並收集了區域內的企業資料(當時該區內有農機大修廠、電線廠、電石廠及第三中學等),繪製了規劃圖,起草了申請、可行性報告等。然後到行署換成給省政府的申請。行署辦公室的效率是很高的,記得第二天就打印成文。附上開發區的規劃圖等資料,就上報到省體改委。不久薛副省長帶上有關部門來侯馬進行了實地考察,之後很快於1997年7月7日做出批覆,侯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誕生了。

升格地級市花不發,設置大海關柳成蔭

在申報開發區的同時,經過侯馬市委政府的努力,也是貫徹落實省委七屆二次會議精神,山西省宏觀經濟學會、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會、山西省國土經濟研究會和計委四家進行了“晉南中心城市選擇與發展戰略”課題研究,並於同年7月在太原召開了課題評審會,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洪等出席。會議肯定了侯馬在晉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形成了“侯馬升格為地級市及相應調整行政區劃”的結論和建議。(有關報道見文末鏈接及“閱讀原文”)之後我在省計委還見到省宏觀經濟學會的會長關鍵,他讓我看了他們起草的關於以省計委名義報送國家計委的改變侯馬行政區劃的申請,還進行了交談。

但是,或許因為侯馬稅收佔臨汾地區相當大比重,以及改革開放工作中不可避免產生的一些問題,給陳腐觀念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口實。於是,要脫離地委搞獨立,要謀求個人升官,甚至目中無組織等流言四起,直至影響到上層。有形無形的高壓,使前進的步子夭殤。評審會沒了下文,駐外辦事處撤回,開發區批文也被束之高閣。深裡說,觀念使侯馬錯失了一次最好的發展機遇。

但有一件工作因為超然了地方權力取得了成功。

省長推薦雄文《侯馬是山西的優勢》

侯馬海關管轄範圍初為臨汾、運城、晉城三地市,與太原、大同為山西省內的三家海關

(如今運城、晉城二市各單設海關,侯馬海關擬遷至臨汾)


前面提到,省委七屆二次會議確定侯馬為山西五個中心城市之一,並提出加強海關、商檢建設的要求。申辦海關、商檢自然與開發區一樣成為需要侯馬牽頭承辦的工作。這裡單說海關。侯馬開發區申辦程序工作完成後,我最後一次去太原與張澤宇同志一起見了薛省長。談完話我剛剛走下省政府辦公樓,就被薛省長秘書喊回到他的辦公室。還是在他辦公室的裡間,安置我坐下後,他就說還有一件事需要我回去傳達給臨汾行署(當時從程序上說我是代表行署辦事)。但是,他接著講的卻是運城的事情。說當下運城的同志反覆找省政府,對申辦海關很主動積極,條件是隻要省政府答應將海關設在運城,運城就會按設計要求無償提供地皮、建設辦公大樓、進行裝修,併購置辦公設備等,海關只須掛牌,進人辦公。他說完這些,我笑著說,薛省長,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國家海關總署和省政府都規劃在侯馬設立海關,但臨汾無動於衷,而不在規劃內的運城卻很積極。該乾的不幹,不該乾的卻要幹。薛省長笑著說就是這個意思,叮囑我回去向臨汾行署彙報,希望臨汾抓緊進行申辦海關的工作,並提醒說海關還會提供50多萬元的前期費用等等。返回後,我分別向行署安專員、侯馬耿根喜同志進行了彙報,之後侯馬安排人啟動了申辦工作,直到海關建成運營。幸運的是,海關的申辦和建設,沒有受到地方觀念的影響,或者說其影響不及。

但開發區直到三年後,侯馬更換了主要領導之後才開始掛牌。又過了四年開發區開始應對全國開發區的整頓,直到2006年侯馬經濟技術開發區改名為侯馬經濟開發區保留了下來。這先後七、八年的時間,1.64平方公里的侷限,WTO的引入,漸行漸規範的要求的“制約”,“國民待遇”的實施,開發區恰恰錯過了“特區”、“開發”的最後一班快車。儘管命途多蹇,但開發區還是在歷任的領導下,在開發區人的奮鬥下,堅韌不拔,不斷創新,奮起直追,尤其是更新觀念,歷經開發、擴區、申辦保稅物流園區等,使之名居三晉同仁前列,與海關、商檢、交通樞紐等一同支撐起侯馬中心城市的大廈。事實又一次驗證了觀念決定發展的道理。



把侯馬建成晉南中心城市

——1997年《中國經濟導報》報道概要

——著名經濟學家論侯馬發展戰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馬洪同志說:侯馬最有條件也最有希望成晉南的中心城市。


著名經濟學家,前國家統計局局長張塞同志也在給大會的書面發言中說:侯馬確定為中心城市對於制定實施山西發展戰略是極為重要的,這樣,山西全境以南北為軀幹,東西兩翼展開,構成一個大空間部署上的完整的發展戰略、再配之以可行的戰略措施,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是指日可待的,甚至後來居上也是可能的。
國務院開發研究中心局長、教授黑愛堂同志發言指出:侯馬市發展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主要的交通、商貿中心,將帶動晉南地區的經濟大發展。
國情發展研究所所長賈文廣博士說:在侯馬建中心城市,不是侯馬的事,也不是臨汾、運城的事,而是山西的事。要縮短研究和論證過程,儘快進入決策程序。而縮短這個過程,就是縮小了晉南、山西、乃至中西部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的發展距離!
中國城市規劃院院長鄒德慈教授說:晉南地區目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建立中心城市是必要的,選擇侯馬是明智的,它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交通和區位優勢,同時又有較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澱。

省計委主任、山西省宏觀經濟學會主席張奎同志綜合課題研究成果和其他方面的意見在論證會上指出:把侯馬建成晉南的中心城市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支持這一判斷的理由有四點:一是侯馬交通、商貿職能格外突出,區域影響廣泛而且深刻;二是侯馬位於晉南的地理中心,具有成為高等級中心城市的優越區位條件;三是侯馬與周邊縣區域一體化趨勢強烈;四是侯馬城市發展的歷史文化基礎相當厚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