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汽车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只卖全部生产一半车,剩下的一半等着报废,是真的吗?

会游泳的飞船


汽车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只卖出生产量的一半,剩下的等报废?这是什么逻辑?报废一半的生产量,还能降低成本么?这是说法是从哪来的,实在不负责任!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模式中,厂家几乎不存在任何一辆车卖不出去,会全部压给经销商,具体怎么卖、卖多少,基本上由经销商来决定,厂家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就算卖不出去,所有的风险都由经销商来负责,所以汽车厂家怎么可能只卖一半?明明可以全压给经销商,却只压一半,难道您认为主机厂做慈善么?


在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链条中,主机厂只负责造车、并把车卖给经销商,在一些不太合理的条款作用下,经销商要按照协议无条件的保证拿车的数量,而钱全压在了主机厂,这也是很多经销商车卖不出去、导致无法运营的主要原因;在整个链条中,主机厂处于一个极为强势的态势,经销商面对主机厂是弱势的、话语权不多,所以这决定了主机厂产的车,不会因为卖不动而停止、或减少对经销商供应,所以主机厂不存在处理不掉的车;唯一例外的是大众因排放门问题,被迫回购的35万辆车,这部分目前堆积在加州沙漠中,但这并不是常规的问题。。。

不存在卖不出去的车

很多朋友总会认为,有一部分车子是卖不出去的?似乎就如同其它商品一样,总会留下一些损耗,而汽车又是高值商品,所以为了防止降价,企业宁可把车子存放到报废,也不会低价出售?实际上这种思维是受到中学历史课本的影响,比如19世纪初的美国商人宁可把牛奶倒入大海、也不降价!但实际上如今的汽车产业不存在这种问题,主要不出现大众排放门那类意外回购,就不存在库存。。。
上文已经提到,在主机厂层面上是没有库存车的,所有生产量(合格)都会按照约定配额供应到经销商手中,经销商卖不出去、主机厂也不会帮忙;所以重点就在于经销商怎么去处理库存,还是那句话,怎么卖、还是经销商说的算;走量的车型不愁卖,不走量的车型后期可以通过大力度的降价来清库存!请放心,经销商总有办法处理掉库存的;不存在卖不出去的商品,如果存在、只是降价力度不够,加大降价力度即可,20万的车子降到10万,还怕卖不出去么?卖10万也总比报废强吧?所以主机厂与经销商不傻,怎么可能卖一半、废一半?



前一段时间,部分地区国五车辆禁售,那巨大的库存量知道是怎么清理的么?汽车厂家当然是不会帮忙的,全靠经销商自己来处理,怎么处理?降价呗!大幅度的降价,可以迅速清理掉大部分库存,剩余实在清理不掉的,在禁售截止日期前,经销商会统一上牌,换来时间上的缓冲,之后这批国五新车就当二手车进行处理,损失自然不可估量,但作为二手车进行销售,总比买不出去、一分钱回不来强!不要觉得主机厂会帮忙,主机厂当时忙着做签署免责协议呢(卖不出去、主机厂无责的协议),所以前一段时间处理巨量的国五库存车,都可以做到完全清理,更不用说普通状态下的几辆库存车了,只要经销商想卖、就一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卖出。。。


总而言之,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只卖生产量一半车的说法完全是伪命题,卖一半、报废一半能降低成本?这是在拿脚思考问题么?在车企层面上不必担心车卖不出去,无论车子是否被消费者认可,车企都不必担心,因为车企会把所有生产的车子都供应到经销商,该担心车卖不出去的是经销商;但经销商同样不会让车子卖不出去,为了周转、就不存在硬撑价位的做法,打折是必须的、合理的,所以在经销商环节也可以轻松处理掉库存车,所以何来剩下一半等报废的说法?是不是看到那篇关于汽车墓地的童话故事了?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非专业车评


谁告诉你的????

瞎扯淡,不是为了什么成本只买一半的车子,而是汽车生产线启动以后有一个最低产能,再慢就只能停线,而有些时候生产线是不能停的,各方面关系很复杂。

所以每天都有汽车下线,然后堆在停车场,但是如果销量不好,经销商可以优惠打折做促销,禁忌就是厂家可以给经销商返利高一点或者其它优惠,厂家绝对不能降价!这是底线,也是行业潜规则。

整个汽车市场就那么大,消费者要么买你的车,要么买我的车,只要不触碰底线,销量什么的,各凭本事。

但是为了销量而降价,就会触碰整个行业的底线,被整个行业所针对。

所以就形成了:奶牛场的牛奶销量不好会倒回去浇地、水果销量不好会进行回填肥土,而汽车会被停在停车场,风吹日晒直到报废。


小秋0叶子


一台销量好的车利润从10-13个点不到,何来造一报废一半的说法


转角遇疯狗


先说答案:当然不可能了

第一,汽车厂家的产量是由市场的销量确定的,当销量下降的时候,生产的汽车当然也会减少,所以才会有产销比的概念
第二,如果车辆真的生产多了,厂家为了销量会给经销商多多派车的所以有了“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4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2.0,同比上升20.5%,环比上升11%,从去年1月份开始,经销商库存指数连续14个月位于警戒线之上,巨大的经营压力之下,有众多4S店破产倒闭,经销商维权更是屡见不鲜。


给大家普及一下库存指数的意义,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库存数量处于合理范围内,说明运营正常,是经销商最理想的状态,库存系数> 1.5,指库存量快要达到警戒线上,库存系数>2.5,就表现库存累积严重,运营存在很大风险,如今经销商普遍库存爆表,长时间下去不得不停止进货,导致厂家大规模停工。

第三,如果最后汽车积压太多了,厂家会这样处理,会将车放到工厂停车场停放,或者向年底,节假日,(还有最近的国五转国六)。车企会降价处理。

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打折!!!

打折!!!

打折!!!

就像这
当然了,目前主流车企的产销都是杠杠的,看看下图就知道了



所以啊,买车就买主流车!!!


AI汽车人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确实有些厂家会搞饥饿营销刺激销量,不过“只卖一半车,剩下的一半等着报废”是万万不会的。要知道一半车直接报废就等于直接宣告整个项目在巨额亏损了,何谈降低成本。

我们拿最会赚钱的丰田汽车来说。2018年,丰田汽车全球销量高达1060.3万辆。2018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他们的销售额为18686.58亿元、营业利润为1525.5亿元。


也就是说,丰田一辆车的所有成本为16.184万元,总成本为17161.08亿元。

如果丰田只卖出了1060.3万辆的一半,也就是销售额为9343.29亿元。那不还亏了7817.79亿元吗?要真这么干,就直接宣告丰田接下来5年时间都在还债了。

事实上,即便是强如丰田汽车,一辆汽车的综合利润率也不高。去年丰田一辆车的销售额为17.623万元,一辆车的利润为1.439万元,也就是利润率为8.165%。


当然,以上聊到的成本部分还包括运营、管理成本等,虽然少卖一半车运营费会低一些,但对整体结果影响不大,所以厂家是万万不会丢掉任何一辆可能卖出去的汽车的。

正因为利润率低,厂家还会尽可能把手上的车卖出去。通常来说,如果积压很久的库存车,厂家还会寻求其他途径把这些车卖掉。


比如公司内部销售、与运营类公司签订大批量订单,甚至直接作为二手车卖、将汽车拆解后卖零配件等都是有可能的。

甚至一些公司还会铤而走险,把库存车直接当新车卖。现在每年都会有很多库存车当新车卖的投诉事件,可是苦了不少车主。所以你要说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一半的车等着报废,怎么可能呢?


东拉西车


一般情况下,传闻都可以算作是虚假宣传的新闻。没有哪一家车企会乐意将所生产的车辆卖掉一半,报废一半,这纯粹是和自己过不去。剩下的一半库存车,所产生的生产成本谁来承担,又何谈降低成本一说!每一年都有车企产能利用率分析报告,像是日系、德系、美系等品牌产能利用率多维持在95%以上;而长城、长安、吉利等国产品牌多维持在50-80%。那么车企生产线年产能就不能低于上一年度产能,否则销量增长,会落得个无车可卖的地步。

每一条生产线都会在年初制定好产能计划,比如大众汽车计划一条生产线年产能48万辆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产能,实际市场销售量肯定低于48万辆),基本上是每隔64秒钟就生产一台汽车,那么这条生产线自从开工之日起就必须严格遵循这个计划开展工作。其他的诸如马自达、福特、标志、雪铁龙等合资品牌,还有众多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较低,但是他们也不会因此而降低产能计划,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形势。

综上所述,有没有卖一半、剩一半的车企,有,而且大有人在!但是谁都不会降低年初制定的产能计划,即便是年底发现库存车达到或者超过一半。省下一半车不卖,难道利润就高了么?这是什么理论?我想只要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基本上没有多少利润,也不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剩下一半车辆的,估计销售形势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不要相信传言,都是假的。


猫眼看車


整车卖全部产量的一半 ,零件卖全部产量的一半 。这个有可能。


喜果W1


只能说卖不完不降价卖。而是让它自行报费


刚刚的62934860


这才是神逻辑


坝上黑猪


不可能报废一半生产一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会卖掉的,报废了不要钱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