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战斗机和FTC-2000G飞机长得像,做事也一样,为何研发两款?

弥撒气球开始燃烧CP魂


看一些具体数据,就能看清楚出两者的巨大差别了。

数据上的差别

最大飞行速度:FTC-2000G“山鹰”是1.2马赫,“枭龙”则是1.6马赫。虽然“枭龙”速度并不算快,但比FTC-2000G强得多,后者只相当于歼-6的水平。FTC-2000G速度慢,因为改进后重量大大增加,发动机功率却没变,这也说明该机侧重点并非速度。侧重点不同,就说明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飞机。

发动机:“枭龙”配备的是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大约是89千牛,而“山鹰”用的还是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在65千牛左右,推力差距就很大。不过,“山鹰”比“枭龙”轻得多,所以推重比也不是很难看,关键是“山鹰”主要追求训练目的,用不着和三代机比拼速度和机动性。

机动性能:这是两者最大的差距。FTC-2000G“山鹰”爬升率是150米/秒,基本上还是歼-7的水平。“枭龙”则达到了230米/秒,优势是很明显的。差别最大的,还要数“枭龙”的边条翼设计,使得稳定盘旋性能和瞬间盘旋性能方面,都大大强过双三角翼的“山鹰”。

其他性能上两者接近,比如翼载都比较低,最大过载都是8G,起飞滑跑距离都是450米,着陆滑跑距离都是700-750米,诸如此类。但这些都是非关键性能,不是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差别。

设计思路上的差别

说到“枭龙”和“山鹰”的差别,说到底就是三代机和二代机的设计思路不同。

“山鹰”是二代机的底子,设计目的是做出一款实用性好的教练机,并不考虑三代机的若干性能要求。“山鹰”采用双三角翼,目的是改善起降性能,而不是机动能力,所以它的双三角翼设计和歼-7G有很大差别,高速性和机动性指标都有所牺牲。

“枭龙”则不同,设计目的就是达到三代机的水准,尤其是机动性能要好。所以,“枭龙”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大边条翼设计,提升加速性和盘旋性能。

还有一点比较关键,“山鹰”是追求绝对的经济性,所以一切设计都按照便宜的来,比如发动机是老式的涡喷,材料还是传统的。“枭龙”则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才考虑经济性。虽然“枭龙”属于廉价战斗机,但与教练机相比,还是有一些高端零部件作为基础的。

FTC-2000G相当于另一种“强-5”

FTC-2000G作为“山鹰”的高级改进版,主要提升了多用途作战能力,尤其是挂载能力(3000公斤)和机载电子设备都达到较高水准,接近了“枭龙”早期版本。

FTC-2000G采用了战斗机的火控雷达,还有先进的综合航电设备,座舱内部是“一平三下”的显示系统和HOTAS操纵杆。这些都大大提升了FTC-2000G的战斗能力以及造价,但客观来讲,与真正战斗机还有着较大差距。本质上FTC-2000G并没有改变二代机的属性,仅凭涡喷发动机和过时的机体,是不可能在速度和机动性方面有较大变化的。

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FTC-2000G可以比作是强-5,强-5是歼-6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攻击机,而FTC-2000G就是“山鹰”或者歼教-7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另一款攻击机。

强-5虽然变化不小,但结构和性能距离歼-6并不远。同样,FTC-2000G的结构和性能距离歼-7也并不远。

虽然有些人把“枭龙”也当作歼-7的发展,但实际上性能与歼-7的距离,已经是米格-29和米格-23的区别了。(作者: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长得像吗?个人倒一点没有看出来,呈上图一张,像不像自有公论。FTC-2000G是贵航在教练-9“山鹰”改进的战斗型号,已经正式定名“神鹰”,完成了出口。而“枭龙”在打造之初,即为战斗而生的。

他们既无不同,也有共同,皆自歼-7改进而来,对使用歼-7和米格-21的国家来说,是一个福音,零配件具有相当高的通用性,高通用带来的是高通勤性,上手较快,容易掌握。二者还有一点非常相仿,那便是它们的价格都相当便宜,用得起。

“枭龙”B的价格要高一点,在2000万美元以上,性能相当于F-16的70%以上,而“神鹰”可以实现三分之二的“枭龙”能力,价格也要在1000万美元以上。二者孰优孰劣,高下立判,现在的“枭龙”已经升级到三代机水平,而“神鹰”只能说跨入了三代的门槛而已。

都用于出口外销。在国际上,只看购买国家的喜欢而已,形成两个档次,两款可选,就有了更大的出口空间。有人说看着像,会发生撞车,完全不是这样,至少在经济上不会造成任何压力。要知道,国际上的三代机,都飙升至在5000万美元以上,就是使用多年的二手F-16也要3000万美元。老货毕竟不是新机,只有一点使用残值,要面临金属疲劳问题。而我们二款飞机可是全新的新机,在性能上来说,完成可满足使用,所谓装备能使用是最高准则。再说,两款飞机的附件,像各种吊舱,以及武器弹药,也能随购买国家需要,可任意搭配选择。

神鹰起飞:


魂舞大漠


简单的说,这是两种不同档次的战机,两者就像大众POLO与五菱宏光。

枭龙和FTC-2000G分别是航空工业成飞、贵飞研制的用于国际外贸市场的低成本多用途战机,两者在定位、技术水平和市场价格方面有着较大区别。

两者在外观上确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初,尤其是前机身,其进气道设计如出一辙。这并不奇怪,因为贵飞在战机研制上得到了成飞的技术支持。

除了外观上的相似,枭龙和FTG-2000G在渊源上也有交集,两者都来源于歼7机型的后续发展。

枭龙项目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成飞搞的歼7后续机---超7项目。该项目获得美国诺格方面的技术支持,计划在歼7的基础上通过换装推力更大的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更好的梯形机翼以及使用机身两侧进气为安装口径更大、更先进的雷达提供空间。该项目最终没有修成正果,但是为后来枭龙的技术路径打下了基础。

但是当90年代末巴基斯坦作为项目合作方加入后,从技术角度上枭龙已经与歼7没有关系,完全是按照美军标研制的一款三代机,摆脱了歼7的框架。

贵飞长久以来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歼教7,这款由歼7发展而来的教练机是我国第一款高级教练机,但是由于米格21家族大三角翼带来的低速性能差的缺陷,歼教7起降性能很差,不是一款理想的教练机。

针对歼教7的缺陷,贵飞一直没有放弃改进。而苏27、歼11、歼10等三代机服役后,我国也需要一款更好的高级教练机用于培养三代机飞行员。在更先进的洪都L-15遭遇进度问题后,贵飞抓住机会研制了歼教9,通过采用成飞在歼7E上使用的双三角翼以及枭龙上使用的两侧进气道,初步解决了困扰歼教7的低速性能差、起降性能差的缺陷,虽然整体性能不如洪都的L-15,但是胜在交货快、价格便宜,获得了海空军的大量订货。

在歼教9大获成功后,贵飞再接再厉研制了歼教9G,也用了枭龙上的“蚌”式进气道,飞行性能进一步提高,海军航空兵舰载机训练团订购该机用于舰载机飞行员陆上模拟着舰培训。而歼教9在外观上与后来的FTC-2000G已经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性能更好的洪都L-15高教机在解决了诸多问题后(比如国产发动机)目前已经以教练-10的编号服役,而且成为我国首款舰载教练机,前途一片大好。

枭龙与FTC-2000G虽然颇有渊源,但是两者在定位、技术水平以及市场价格方面都由很大差别,重叠性较小。

首先,枭龙是一款实打实的三代战斗机,而FTC-2000G是一款主打高级教练、兼具多用途任务的战斗入门型战机。

枭龙拥有较强而全面的对空、对地、反舰能力,是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缅甸等国空军的主力战机。

FTC-2000G出身于高级教练机,主要还是用于训练,通过加装较为简单的火控系统,具备一定的多用途能力。看看FTC-2000G直径较小的机头雷达,估计连超视距空战的能力都没有。

其次,枭龙是一款技术水平较高的三代机,而FTC-2000G顶多算是一款二代半。

枭龙虽然是低档三代机,但是三代机上典型的技术特征,如电传飞控、静不稳定机身、翼身融合、边条翼增升、多用途航电、涡扇发动机等,一样不少。而且最新的枭龙BLOCK3在使用了AESA雷达后,已经跻身三代半战机。

而FTC-2000G还是二代机水平,机体设计仍然局限于米格21的范畴,连翼身融合都没有做到,航电系统也比较简单。

最后,两者的价格必然也不一样,所谓一分钱一分货。

虽然枭龙也主打低价格,但是从缅甸5.6亿美元购买16架枭龙的交易看,其市场价格在3500万美元左右。而FTC-2000G则主要瞄准更穷的国家,尤其是那些歼7用户,比如纳米比亚、斯里兰卡,价格在1500万美元左右,用一款战机满足这些国家有限的飞行员培训、防空巡逻、地面攻击等任务,堪称穷国的万能战机。

所以,枭龙和FTC-2000G是两种差异较大的战机,以汽车来比喻,枭龙是大众POLO,FTC-2000G是五菱宏光。

笔者反倒觉得,性能更加先进、技术水平也达到三代机水准的洪都L-15B入门战斗机与枭龙的重叠性更大,这可能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于推销枭龙一直不冷不热的原因吧。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首先,长得并不像呀。说起来双方都有一点儿歼7血统,但枭龙已经改得脱胎换骨,成为一种2代半战机,其改进型甚至超过部分早期三代机。山鹰则是小改,主体基本上还是歼七,还是二代机的底子。外形上进气道等小地方不说了,一个是边条加梯形机翼,一个是截尖双三角翼,差异大着呢。其次,枭龙是纯血的二代半战斗机,巴铁拿来和F-16高低搭配,但仍然算是主力机型。山鹰是教练机,兼职战斗机,用来给穷国充场面的,在速度、机动性、电子设备性能上,都无法和纯血统战斗机比肩,只能应对低烈度的战斗,勉强可以炸个游击队,拦截个没护航的轰炸机运输机啥的,难当大任。


荠菜糰子


一个歼七一个超七,怎么可能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