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杀长孙无忌?

生活360x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父,是李世民深入倚重的大舅子,也是关陇贵族在唐朝的代言人,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打从李渊晋阳起兵,长孙无忌便主动投军相从,一直跟随在李世民鞍前马后,出谋划策,玄武门之变力排众议,推动兵变,事成后,李世民信重有加,不惜高官厚禄,长孙无忌推辞不迭,被定为功臣第一,成为可以随时进入李世民卧室奏事的人。李承乾谋反被废太子位,另立晋王李治,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做他的太子太师,借重他的影响力巩固李治权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长孙无忌之死,在于他的位高权重,却又私欲膨胀,李治之立,唐太宗犹豫过,问长孙无忌说,论贤能不如立李恪,长孙无忌大力反对,李世民诛心的反问,难道因为他不是你外甥的缘故吗?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此事就搁下了,待到李治当皇帝,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受命辅政。(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所奏政事,李治无不依允。于是逐渐骄狂,营私结党纵情率性,大力铲除异己,连李唐宗室都不放过。

高宗当皇帝第四年653年,爆发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案,一宗疑云阵阵的疑案,被长孙无忌做成铁案,还借机扩大牵涉面,拔除眼中钉。该案把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都扯了进来,全部被杀,李家宗室沙场功臣李道宗也逃不出报复式的清洗,流放象州,逝世于路上,驸马都尉执失思力也因平时与长孙不和而被流放。李治为他们求情而不可得。这一仗,长孙无忌把李唐宗室几乎连根拔起,奠定了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局面。(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这时李治的后宫也风起云涌,朝廷与后宫之争无意中纠结在一起,王皇后先利用武媚娘斗倒萧淑妃,惊觉尾大不掉为时已晚,武媚娘得到李治欢心,打算立她为皇后,但王皇后出身贵族世家,舅父柳奭为中书令,是长孙无忌的臂膀,却因生不出儿子失宠。(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武媚娘为求上位,不惜与李治二人到长孙无忌府上拜访求支持,其母杨氏还亲自到长孙府上请求,都被长孙无忌拒绝。

在得到山东派系代表人物李勣徐茂功的支持下,李治深感再不果断,恐怕永远受制于舅父长孙无忌,于是乾纲独断,将王皇后废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因长孙无忌接受赏赐却不肯支持自己,对他怀恨在心,拔掉关陇贵族在后宫的代言人,朝廷的长孙无忌一派开始变得被动,礼部尚书许敬宗和中书舍人李义府联手,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诬告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图谋不轨。(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李治得奏,也不讯问对质,马上把他们流放黔州,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直到七月,才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派时为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逼长孙无忌自缢。从这里可以看出,拿掉长孙无忌是李治有意为之,为了收回权力,不然不会不问就流放,而长孙无忌之死,却应是武则天许敬宗因势利导而成。


南方鹏


长孙无忌在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是唐太宗皇后长孙观音婢的亲哥哥,也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

何况长孙无忌为外甥唐高宗李治登上皇太子及皇帝宝座立下汗马功劳,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样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但长孙无忌只偏袒李治,可以说没有长孙无忌的全力帮忙,就没有唐高宗李治的皇帝宝座。

因此唐高宗李治不可能杀害对自己有天高地厚之恩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杀害长孙无忌的另有其人,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

长孙无忌的最大罪恶是陷害吴王李恪。公元653年,长孙无忌奉命审理房遗爱谋反案。本来这事是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和他的妻子、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折腾出来的谋反阴谋,但长孙无忌却公报私仇,将唐高宗李治的三哥吴王李恪也牵扯了进来。

最终,这场谋反的参与者房遗爱、高阳公主、荆王李元景、巴陵公主、驸马薛万彻、驸马柴令武都被斩首,李恪也被诬陷杀害。

李恪曾在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公元654年,唐高宗李治宠爱父亲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想要废除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

长孙无忌却支持王皇后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为了争取舅舅的支持,李治亲自带着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中宴饮,赐给长孙家众多财宝、官位,长孙无忌还是毫不动摇地反对废王立武。

因此,武则天对长孙无忌的仇恨越来越甚。等到了第二年,高宗不顾群臣反对,力排众议废王立武。武则天认为长孙无忌当初接受了重赏却始终不支持自己,实在可恶,便彻底和长孙无忌成为仇敌。

公元659年,为了加强皇权,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达成共识,决定削弱重臣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的实权,并将其调离京城。

皇后武则天指使亲信许敬宗向高宗密奏,说监察御史李巢拉拢长孙无忌谋反。

唐高宗便命许敬宗与侍中辛茂将一同审查。许敬宗奏道:“长孙无忌谋反已露苗头,我担心他知道事情暴露,会采取紧急措施,号召同党,必成大患。希望陛下能果断处理,尽快拘捕。”

唐高宗哭道:“我怎忍心给舅舅判罪,后代史官会怎么看待我?”

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公元659年七月,唐高宗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65岁的长孙无忌自缢身亡。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厚德载物49847


他是唐朝的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位列第一,是宰相,还是顾命大臣。这还没有完,他的妹妹是皇后,而他的外甥更是新皇帝,但就这样一个牛哄哄的大佬,最后却败在了一个女人手中,下场最为凄惨,令人感叹不已。

他就是长孙无忌,他是唐太宗的心腹忠臣,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首功,并且在立储之争时支持唐高宗李治,后被任为顾命大臣。可以说这个长孙无忌在高宗时期,即有拥立之功,又是皇帝的亲舅舅,还是顾命大臣,这样一个牛哄哄的人物,又有谁能够将其打败呢?



但还真有一个人,还有是一个女人,将其打败了。她就是武则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死后,李治就将自己的小妈武则天收入后宫。武则天是个狠人,先后斗败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她在李治耳边吹吹枕头风,想要当大唐的皇后,她一个二婚女竟然要当皇后,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唐高宗李治知道一旦他提出来,必然会遭到朝臣的反对,为了保证自己的提议能够顺利通过,他就找来了自己舅舅长孙无忌,赏赐大量的财宝,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并且武则天的家人以及狗腿子许敬宗也加以劝说,但都被长孙无忌正色拒绝。后来,李治还是在朝堂上提出了改立武则天为后的事情,遭到了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但李治最终还是改立了武则天为皇后。

事后,武则天对长孙无忌怀恨在心,就指使自己的狗腿子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昏庸的唐高宗李治信以为真,竟然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后来,许敬宗又逼迫长孙无忌自尽。在长孙无忌死后,他的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惨不忍睹。

长孙无忌这样一个朝廷重臣,最后就这样彻底地败在了武则天的手下。最毒不过妇人心,千万不要惹女人呀!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唐朝宰相长孙无忌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然而,就在李治称帝10年后,也就是公元659年,李治逼死了亲舅舅,这到底为什么呢?

这件事表面来看是李治逼死了舅舅,我认为是长孙无忌不识时务,贪恋权势造成的,他应该在外甥称帝后,送一程后急流勇退就可以免遭杀身之祸。

换言之,长孙无忌之死是各种政治因素交织造成的,说到底还是他不肯放权惹的祸。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和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多尔衮、以及唐朝的霍光的下场如出一辙,他应该学习汉朝张良的做法,功成而退,颐养天年。如此也不会在65岁高龄被外甥和外甥媳妇逼死,古语云“老而不死为贼,”占着高位阻碍新君的权势,不杀你杀谁呢?

李治称帝后,只有扳倒舅舅才能完全掌握大权。这是历史的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有什么奇怪的呢?长孙无忌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讲真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有功之臣这话没毛病,要不凭什么他能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呢?他比李世民大四岁。李世民却比他早死了10年,李世民不死,长孙无忌有可能功德圆满而退。因为李世民能镇住他,而他的外甥李治则另当别论了。李世民临死前,把李治托付他来辅佐。



▲李治和舅舅

其实李治称帝是因缘巧合,并非长孙无忌的拥立之功。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李世民最早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晚年他又宠爱次子李泰,这就有点当初他和哥哥李建成情况差不多。这次是李承乾先下手了,于是和弟弟李泰之间进行了一场明争暗斗,结果被李世民知道了,一怒废了二人,天上掉了个馅饼砸中了李治,第三子李治这才做了接班人。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李治随后称帝,史称唐高宗。

李世民死后的第三个年头,他把小妈武则天娶进宫做了妃子。又过了四年,武则天进行了一场宫斗,干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这时武则天野心勃勃要当皇后。

此时朝廷的权利集中在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些权臣手上,李治有什么事必须和他舅舅商量,李治和武则天都想拥有无上的权力,这就都把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权臣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这时候长孙无忌应该急流勇退或者明哲保身,辞去宰相职务,把权力交给“皇权集团”。然而他看不透时局,迟迟不肯放权。



▲武则天

当李治征询他对武则天当皇后意见时,他表示反对。他没有像老油条李世勣(徐茂公的原型)那样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为什么要问别人呢?

长孙无忌暗中操纵褚遂良死磕武则天:“即便废掉王皇后也不让武则天做皇后。”

权臣为什么要这样坚决反对武则天做皇后呢?都是权力惹的祸。权臣认为武则天能力太强,以后他当了皇后,不容易控制李治。

想想看,历朝历代的权臣哪个不是拥立小皇帝或者平庸的皇帝呢?张居正如此、霍光如此,慈禧也如此。

可惜长孙无忌不是武则天的对手,首先武则天打击了长孙无忌等权臣拥立的太子李忠,李忠是李治和别的妃子生的儿子,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

她通过控制李治,废黜了太子李忠,把自己的长子李贤立为了东宫太子,母以子贵,武则天最终做了皇后。接下来就容易收拾长孙无忌等一班老臣了。



▲李治和武则天

武则天的才能逐渐发挥出来了,这和以后清朝27岁的慈禧斗败45岁的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如出一辙。

武则天的上位,意味着李治权利被侵蚀。武则天身边形成了一个小集团,许敬宗是其中的得力干将,他揣测武则天的心意,“那就是置长孙无忌于死地,彻底解决后患之忧”。

许敬宗罗织罪名,说长孙无忌企图拥立新君谋反,颠覆李治的政权,李治削夺了舅舅权利,被流放黔州。

武则天还不罢手,派李世绩、许敬宗、等人再审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一看这情况,干脆上吊自杀了。这一年长孙无忌65岁,武则天34岁,高宗李治30岁。


秉烛读春秋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长孙无忌,鲜卑族,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哥哥。他和李世民的私交非常好,后来妹妹嫁给了李世民。两人关系更是亲上加亲。李渊晋阳起兵造反后。李世民身为李渊造反的主要功臣,自然跟随李渊征战天下。而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征战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功勋。并且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之人。



唐朝建立,天下军阀被平定后。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当时太子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想要至李世民于死地。而李渊也忌惮李世民的盖世功勋。所以也在暗中帮助李建成对付李世民。李世民的日子实际上也不好过。太子李建成强势滔天再加上皇帝李渊的帮助。李世民的日子过的那是一个水深火热了。当时李世民天策府众人皆劝说李世民造反。而长孙无忌就是李世民造反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举功成。而长孙无忌也因此获益。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一方面长孙无忌有功劳傍身。另一方面有他的妹妹长孙皇后照应。可以说长孙无忌在贞观年间纵横无敌。虽然长孙无忌在后来李世民分封刺史的事情上和李世民闹的非常的不愉快。虽然李世民恼怒长孙无忌的行事。但却并没因此而疏远他。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李承乾造反被贬后,李治被命为太子。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辅助李治。

李世民死后命令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政。当时长孙无忌大权在握以元舅的身份辅政。长孙无忌所言所行李治尽皆采纳。后来长孙无忌开始嚣张跋扈借权铲除异己。吴王李恪就被长孙无忌给冤杀了。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因与长孙无忌不和。被长孙无忌流放岭南烟瘴之地。后来李治想要废除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但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反对。所以长孙无忌也被李治和武则天所怨恨。


显庆四年,大阴人许敬宗上书李治说长孙无忌要造反。建议李治先下手为强先弄死长孙无忌。原本李治怕背上杀舅舅的恶名。但架不住许敬宗一顿忽悠。最终李治下令削去长孙无忌官职和封邑发配黔州。长孙无忌的儿子也都被连累发配岭南。后来武则天因为之前长孙无忌阻拦他当皇后的事情,又促使了李治再次调查长孙无忌造反的事情。在有心人的逼迫下,长孙无忌在黔州被逼自杀身亡。一代名臣陨落黔州不毛之地。长孙无忌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权力失衡被人所记恨,所以被陷害造反。而李治又被武则天枕边风一吹。自然而然就会除掉他。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首先,不是唐高宗要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他跟随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战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在唐太宗和唐高宗在位期间担任宰相一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后长孙无忌晚年却非常的凄惨。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决定废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站出来坚决反对,而招致武后仇恨。显庆四年,武则天当了皇后,对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立自己为后不支持决心报复。于是找到敬宗与中书侍郎李义府遂诬告长孙无忌图谋不轨。唐高宗听信谗言,便下诏削去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到上元元年才得以平反。


憶舊夢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是一场权力之争!

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这是他们老李家的传统!

长孙无忌何许人也?关陇贵族,大唐开国元勋,凌烟阁第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视其为左膀右臂,长孙皇后是其亲妹妹,其权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世民过世之前,指派长孙无忌为顾命大臣,嘱咐他全力辅佐新君李治执掌政权,

可以说长孙无忌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李世民的临终遗言,李世民过世后,长孙无忌便顺理成章的登上了大唐第一权臣的宝座。

新君李治登基后,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打压在朝中蠢蠢欲动皇室宗亲,和结党营私的文武权臣。

长孙无忌即是李治的亲舅舅,又是先帝爷生前特殊制定的顾命大臣,于是乎,集合“外戚与权臣”于一身的长孙无忌,便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李治最为忌惮的人物。

被捧的太高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长孙无忌一人之下的权力不但没有为他带来荣华富贵,反而成了长孙一家的催命符。

按理说,长孙无忌与李治之间得矛盾并不大,且不说二人那舅舅与外甥的血脉亲情,单单长孙无忌个人来讲,其野心也并不大,就连当初李治上位,也是多亏了长孙无忌的劝谏,所以李治没有太大理由去搞自己的舅舅。

但李治还是对其动手了,其目的不是针对长孙无忌,更是针对其背后的关陇集团,是自东晋时代就延续的门阀政治。

唐高宗继位后,势单力薄,他没有自己老爹那样的实力,做到对各方势力的强势压制。朝中大权被长孙无忌为首的士族集团所把控,李治如果想要掌控朝政,必须与他们交手。

所以这是一场皇权与贵族权力的争夺,必须采取强硬手段,否则就只能处处受制,甚至于翻船,之前的隋炀帝就是例子。

事实上,不仅仅是长孙无忌,在这之前,李治拔掉的还有萧淑妃所代表的江南士族、王皇后所代表的山东士族,这是武则天能够上位成皇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治刚刚执政时,表面上对长孙无忌礼遇有加,背地里却开始慢慢分化长孙一家在朝廷上的影响力,短短四年时间,长孙家族中手握重权的几大重要人物相继被贬。

因为在李治的心中,所谓的皇亲国戚只不过是一颗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只有自己亲手提拔并施以皇恩的普通庶族,才能放心的为自己所用,

因此,长孙无忌的存在对李治来说不仅毫无价值,反而成了一根扎进肉里的铁钉子。

对政治极其敏感的长孙无忌,看穿了李治不断打压长孙家族的目的,在被贬职流放到重庆之后,长孙无忌终于恍然大悟,只有自己下地狱,才能稳住李治不安的内心,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长孙家族。

最终,大唐的开国元勋、凌烟阁第一功臣被黑暗的政治角逐逼向绝境,溢死在一根白绫之下,下场不念令人唏嘘。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治没有错,长孙无忌也没有错,错的是在封建社会中,被黑暗人性所支配的扭曲的文明。


白话历史君


武氏立后一事,高宗几乎是请求加贿赂,长孙无忌还是不给面子,高宗起了杀心。

这也是长期累积的不满的结果。从谋取太子甚至更早,长孙无忌充当了导演兼编剧,高宗言听计从,几乎是空手套白狼,无中生有,取得巨大成功,长孙无忌以为可以一直导演下去。他的错误在于高宗不是偶像派的,是绝对的演技派!他在导演安排下,在太宗面前扮演了一个老实孝顺的好孩子,同时在导演面前扮演了一个提线木偶,使导演相信他永远是个听话的花瓶,可以放心使用。

从策划玄武门到拥立高宗,再到清理吴王恪,“处人骨肉之间”,长孙无忌简直成了李家的太上皇。

由于演技太好,太宗甚至觉得“生儿唯恐如羊”,长孙无忌也这么想。但,高宗不是羊,是狼。

他处理蒋王滕王,处理长孙无忌褚遂良,处理王皇后,拿下高句丽,彻底让人认识到了一个演技派的导演和狼!

武后,不过是李导演手下的一个演员,虽然演技好,虽然也是未来导演,但高宗没有失去意识以前,她都是演员。


库充村人


长孙无忌自唐高祖李渊起兵开始,便为李唐政权效力,李唐前期皇帝对长孙无忌宠眷甚隆,李渊封其为齐国公,李世民封其为宰相。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世民的大舅哥,李治的亲舅舅,贵为皇亲国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李治即位后,封其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但仅在治称帝10年后,却被逼自尽而亡。

一代天骄李世民,在立太子问题上一波三折,先立嫡长子李承乾,但承乾行事荒唐,因小人蛊惑谋反被废;想到自己兄弟骨肉相残,李世民又将自己最宠爱的次子李泰废除;怀有私心的长孙无忌一句‘’晋王仁孝‘’确立了李治的太子之位。

唐太宗时期,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门阀派就握有大量实权,李治登位初期,长孙无忌以天子舅父、开国功臣、顾命大臣、首席宰相的特殊身份,压得李治抬不起头来,李治的圣谕没有他们的同意都无法执行;后来长孙无忌日渐跋扈,在朝堂之上公开自比隋代的越王杨素,可见其傲到了何种地步。特别是他刻意将“高阳公主谋反案”扩大化和严重化,硬生生凭空生出一场大案,大肆打压政敌,最终赐死两个亲王、两个公主,杀死三个驸马,流放和幽禁众多亲王、郡王和县主等,他对皇权虽无觊觎之心,但有了专擅之实,让李治感到后怕。

652年,李世民死后三年,李治将自己的小情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娶为妃子,656年,武则天干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又野心勃勃当皇后。

将自己小妈收入怀中就已出格,二婚女竟然又想当皇后,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李治知道一旦提出,必会遭到朝臣的反对,所以他想曲线救国,先赏赐自己舅舅长孙无忌大量的财宝,许以重诺,以换取他的支持,但被长孙无忌严色拒绝。

长孙无忌如此坚决反对武则天做皇后,是私心和权力惹的祸。他已领教了武则天的手段和心雄,如果她了皇后,对李治将失去控制,大权将旁落。

长孙无忌暗中操纵褚遂良死磕武则天:“即便废掉王皇后也不让武则天做皇后。”

权力是杯美酒,越品越有味,权力是毒品,越吸越有瘾,随着唐高宗李治是上位时间增长,对于权力的占有欲越来越强烈,长孙无忌大权独揽,李治日趋难忍,武则天对皇后位置望眼欲穿,长孙无忌处处设绊,与自作对,长孙无忌为首的权臣当成了夫妻二人眼中钉肉中刺。

长孙无忌低估了李治和武则天,他认为李治较软弱,没有从政经验,不敢处理亲舅舅,武则天不过女流之辈,根本不是他这个两朝元老的对手。

武则天以雷霆手段控制李治,废黜了太子李忠,立自己长子李贤为了东宫太子,母以子贵,武则天最终做了皇后。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许敬忠以朋党之争诬陷长孙无忌,这正合李治的心意,只能任由李治处罚,李治也毫不手软,将他发配到偏远黔州。

武则天还不罢手,派李世绩、许敬宗、等人再审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一看这情况,干脆上吊自杀,这一年长孙无忌65岁,一代权臣落得如此下场,既让人扼腕叹息。

674年,唐高宗觉醒,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特许长孙无忌陪葬昭陵。


美丽青春您真痘


长孙无忌(594—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为北魏皇室。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平定天下、争夺皇位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妹为唐太宗皇后、高宗李治生母。就是这样一位重臣,最终惨死烟瘴之地。究其原因,长孙无忌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武则天记恨,最后找机会将其处死。

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后以太尉赵公长孙无忌受重赐而不助己,深怨之。及议废王后,燕公于志宁中立不言,武后亦不悦。许敬宗屡以利害说无忌,无忌每面折之,敬宗亦怨。武后既立,无忌内不自安,后令敬宗伺其隙而陷之。

高宗李治起初并不相信许敬宗等人的诬陷,怎奈许敬宗不断诬陷长孙无忌有谋反之举,高宗最终信以为真,遂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官爵,任命为扬州都督,却安置于偏远的黔州居住。尽管长孙无忌被贬,武则天还是不放心,必须置之死地而后快。不久,许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令长孙无忌自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