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青铜鼎上的秘密太多,专家用20倍放大镜搜索,仍然一无所获

这件青铜鼎上的秘密太多,专家用20倍放大镜搜索,仍然一无所获

在所有的文物类别中,青铜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其中又以青铜鼎的地位最高。鼎本身是一种炊具,用来烹饪食物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祭祀用的礼器。而且,青铜鼎的使用都是有严格的制度规定的,不同等级的人,所用的青铜鼎数量和规格不同。因此,在建国之后,也文物界对于青铜鼎的钟爱程度与日俱增。

在1979年,有一件惊动文物界的大事发生了。陕西咸阳市淳化县有一位叫做徐文芳的农民,在修建窑洞的时候,一口气发现了三件青铜器。其中有一件,就是青铜大鼎。考古工作者赶到时,还在发现地找到了一处古墓葬。只可惜,它早已被盗过,出土的文物,一共才11件。最有价值,也是名气最大的,还是那件青铜大鼎。

这件青铜鼎上的秘密太多,专家用20倍放大镜搜索,仍然一无所获

这件青铜鼎确实很大很重,它高为122厘米,口径为83厘米,重为226千克。根据其它随葬品的资料和大鼎的形制,它应该是西周时期的。如果按照当时的记录,在已知大鼎中,重量不如司母戊鼎和铸客铜鼎。但是,在西周时期的所有圆鼎中,它却是排名第一的。

为什么这么强调重量呢?因为青铜鼎的珍贵程度,一是在于鼎的大小重量,二就是铭文的内容和数量。得到了如此重要的重器后,专家们立即去寻找鼎上的铭文。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即便用20倍的放大镜,将其仔仔细细检查了一个遍,也没有在此鼎上发现一个字的铭文。

这件青铜鼎上的秘密太多,专家用20倍放大镜搜索,仍然一无所获

要知道,铭文对于青铜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铭文的内容,往往记载着鼎的名字和铸造原因,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辨别史书的真伪,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因为没有铭文,人们只好以发现地命名此鼎,称其为淳化大鼎。

尽管有这样的遗憾,淳化大鼎带给我们的震撼依然是巨大的。它造型庞大,气势如虹,古朴凝重,而且密布着漂亮的纹饰。它的全身都是夔龙纹,华美异常,而且姿态各异,变化无穷。比如在双耳外侧,就有一对夔龙跃跃欲试,仿佛在竞争食物。在鼎口的下沿,有六道夔龙纹,这应该是与主人的身份相关。这六道夔龙纹又两两相对,组成了一个牛头造型的高浮雕和三张饕餮面造型。

这件青铜鼎上的秘密太多,专家用20倍放大镜搜索,仍然一无所获

更为特别的是,在淳化大鼎的腹部外壁上,均匀分布着三个半圆形大耳。它们非常醒目,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所有已知的青铜鼎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耳。至于它们的用途,专家经过长期的考证和争论,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因为淳化大鼎上的众多特别之处,它在2002年成为了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可是,在2006年,它的保留的一项纪录却遭到了挑战,最后被打破。

这件青铜鼎上的秘密太多,专家用20倍放大镜搜索,仍然一无所获

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淳化大鼎是西周时期最重的圆鼎。但是,在当年长期流失在海外的商子龙鼎被购回祖国。这件圆鼎在发现后不久,就被贩卖出国,并且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它的重量尺寸等数据,国内都不清楚。而且,它虽然叫做“商子龙鼎”,但根据研究,认为应该是西周初年的文物。

商子龙鼎回国之后,专家们仔仔细细地进行了研究。经过测量,它的重量为230千克,比淳化大鼎重了4千克。就是这不显眼的重量,让淳化大鼎让出了第一的宝座。即便这样,淳化大鼎的重要性也不会受到影响,依然是我们的文物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