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的拐點

李存孝

我的那篇拙文《遙遠的馬家窪》發表後,有很多老學生來信問我:“後來怎麼樣了?”“那麼艱苦的歲月,你是怎麼當上老師的?”實在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因此,我再次提筆,為大家講述另一段難忘的往事……

一九七三年臘月初,我高中畢業,一個雪後初晴的早晨,我走出了寧縣一中的大門。(那時,從春季到冬季年底,算一個學年度。)回家放下書包,首先是去看望駐守馬家窪的父親,我告訴父親,從今天起,我和您一起掙工分,咱家的日子會好起來的。父親在給牛鍘草,沒有抬頭,半晌就說了一句:“”這就唸完了?唸到頂了?我聽出了父親的未盡之意,我理解了父親對我的期望不只是唸完高中,更不是與他一起務農。但那時國家沒有恢復高考,城市的畢業生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農村的畢業生則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也有個別上大學的,但是一定要有“腿”,就是親屬中有當官的。

鍘完草,趕羊下山,又從溝底為父親挑了一擔水,然後向父親告別:“您晚上早點兒休息,把門頂好,平時注意身體,當心安全。”我轉身走過兩個土畔了,才聽到父親的自言自語:“唸完了,和我一樣了!”父親的無耐和不甘心,激起了我心底的陣陣漣漪,西斜的太陽照耀著腳下的皚皚白雪,泛起刺眼的光芒,使我越發迷茫,三九天,我仍感到渾身燥熱,心情沉甸甸的。是啊,我的農民生涯從今天開始啦!

人生路上的拐點


傍晚,我去老隊長朱大叔家,告訴他我畢業了,從明天起參加勞動,老隊長說,按規定,高中畢業就是全勞動力了,每天可以掙10個工分,但你一直唸書,重體力活你可能幹不動,我見過你家大門上的對聯,從明天起,我派兩個社員伺候你,你把咱大隊裡的所有牆上,房後面,改土造田打的地埂上都寫上標語,這事大隊裡催了多次了,苦於沒人寫,這事推到現在,你正好把這事完成吧。

我農民生涯的第一天就這樣開始了,誰也料想不到,這竟是我人生路上的重要拐點。我從大隊的報紙上摘錄了一些口號“農業學大寨”“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等等。上初中時,我學過仿宋字體,這回正好用上了,因為在不平的牆面上,土埂上寫楷體,行書寫不好,寫出來也不好看。仿宋字體,橫豎都是直筆,顯得有力,醒目。我用生產隊自產的麻做了一個大筆頭,用一丈長的樹枝做筆桿,兩個社員抬著白石灰桶“伺候”著我,全村能寫字的地方都寫上了緊跟時代的標語,就連生產隊伺養室的牆上也寫了“精心餵養,寸草三刀也上膘”,生產隊的漚糞池上也寫了“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總之,傾我所能,極致發揮。其他生產隊也請我去寫標語,響午還管飯,有白饃,這是我最心滿意足的事了。

人生路上的拐點


一九七四年早春時節,中小學剛開學,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內發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最高指示,生產隊打穀場邊上有九間廈房,房背向東,正是進村的大道口,我站在凳子上,每一間牆面上寫一個大字,約有三米高,兩米寬,非常醒目,一里多遠都看得清清楚楚。當時的清華初中李校長出來散步,見我正在寫標語就走了過來,先問了我的年齡,姓名,並上下打量了我一遍,突然問我,你想當老師嗎?我毫不猶豫的回答:“想啊!”他說:“好!”話說完就轉身走了,不知道他是怎麼操作的,第二天大隊支書來告訴我說:“中學李校長看上你了,明天你去學校當老師吧,仍然是每天10工分,每月15元錢工資,好好幹吧!”這輩子,我要感激的人很多很多,朱大叔、田支書、李校長都是我難忘的恩人。

人生路上的拐點


年輕的朋友們不知道對於一個像我高中畢業了還沒有穿過襪子的人來說,15元錢有多大的誘惑力,那時小麥每斤1毛2分半,玉米每斤8分,時興的的確涼布料每米1塊2毛錢。

進入學校以後,我虛心學習,勤奮工作,嚴謹教學;帶兩個班的語文課,兼任教學幹事,為了讀書方便還主動承擔了學校圖書館的管理員。一九七八年我教師生涯的第一屆學生畢業了,他們後來出了一名大學教授,兩名局級幹部,十幾名和我一樣的普通教師。還有幾名基層幹部,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現在也都年屆花甲了。這一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專門為我這樣的社請教師設置了考場,我以慶陽地區文科第6名的成績,考入國家正式編制教師隊伍,以後又通過自學考試獲得了大學文憑。

寫到這裡該停筆了,年輕的朋友們,人生這條路說它短暫也很漫長,你眼前絕不可能天天都是鮮花遍野,鶯歌燕舞,心想事成,一帆風順;道路崎嶇,山高路險,荊棘叢生的路段也有可能就在眼前,我們都是普通人,永遠不要相信什麼運氣,什麼時來運轉,天上掉餡餅之說,哪有什麼一夜成名,不過是百鍊成鋼;哪有什麼人生開掛,不過是厚積薄發,只有踏踏實實做事,正正規規做人,任何崗位都能發光發熱,都能為人民服務,都能為社會做貢獻。

李存孝2020年2月16日書於清華家中

李存孝老師書法作品

人生路上的拐點


人生路上的拐點


人生路上的拐點


人生路上的拐點


李存孝: 男,早勝清華村人,早勝初中退休教師,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長期從事教育及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愛好音樂,書法,文學。

源自:慶陽人在他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