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德行高尚就是“君子”嗎?

用戶5070013783742


君子,漢語詞語,指才德出眾的人,古籍中有時也指地位高的人或用於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易經》《詩經》《尚書》廣泛使用“君子”一詞。《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書·虞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是事業的正當性。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

第四,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

君子追求的目標是仁義。追求仁義,需要知,亦需要勇。孔子將仁、知、勇當作君子之德。

所以君子就有以下之說: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是君子的交友的方法.。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是君子做事情的方法.這種方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君子為人處世的人生方法。

君子者 權重者不媚之 ,勢盛者不附之 ,傾城者不奉之 ,形穢者不惡之 ,強者不畏之, 弱者不欺之 ,從善者友之 ,為惡者棄之, 長則尊之 ,幼則庇之 。為民者安其居 ,為官者司其職 ,窮不失義, 達不離道 ,此君子行事之準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儒家學說的基本用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就社會方面而言,是要為社會生活確立一種規範,以保障正常的社會秩序;就個人方面而言,是要為個人確立一種安身立命的觀念,以獲得身心性命的寄託。“仁”與“禮”的結合,為保證社會正常秩序奠定了基礎,“仁”與“藝”、與“樂”的結合,給個體生命帶來了樂趣,也為個體精神家園的確立提供了可能。只有將“禮”與“仁”結合起來,才能維護社會正常的秩序;只有將“仁”與“藝”、與“樂”結合起來,才能為個體精神家園確立一種安頓。只有社會秩序與個體精神的安頓均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才能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

所以,無論《論語》或者《詩經》,都能把德行高尚之人論作君子。




Forest祥子醫生


有德行高尚男子的意思。著名的有《關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這個意思。毛詩與朱熹認為這篇是寫周文君追大姒的故事,但也很多人反對。但詩經中尚有不同地方有不同指代,意思不一樣,如下:

1.指代君王天子,如“君子信饞,如或酬之。”等

2.指代諸侯,如“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控字特殊義:赴告的意思)等等。

3.指代卿大夫的。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等等

4.指丈夫男子。如“未見君子,憂心如醉。”等壽。

可見,意思不一樣。最上面德行高尚是後來孔子儒家經典的主旨了。孔子把關睢選為第一篇,估計也是有意願的。


可園夜話


君子就是君子


牛眼向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三百篇》。

一、夜如何其?夜未央。

出自《詩經·小雅·庭燎》,《庭燎》是詩經《小雅》裡的一篇,,“未央”就是未盡,未止的意思。夜未央的意思就是:長夜漫漫無窮盡。我們所熟悉的西漢未央宮的宮名,即來自於這一首詩,使得未央宮的宮名顯得雋永清新,令人難忘。

二、式微,式微,胡不歸?

出自《詩·邶風·式微》,式:作語助詞。微:日光衰微,黃昏或曰天黑。意為“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不回家?”

三、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出自《詩經·唐風·綢繆》,意思是今天是什麼日子呦?見到夫君開心不開心啊?表示內心極其喜悅。

四、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這話出自《詩經·小雅·車轄》。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這句話意思是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讓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雖然不能達到(上面)這樣的境界,但心裡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五、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是女子出嫁時所演唱的歌詩。唱出了女子出嫁時對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樹的枝葉茂盛、果實累累來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歌中沒有濃墨重彩,沒有誇張鋪墊,平平淡淡。

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出自《詩經·鄭風·子衿》,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


調皮的涼城



古色


善厚必德高,厚德載物;與道相契。

方可稱“君子”或曰“聖人”。


廣法居士


“君子”的觀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古代禮樂文化的核心,體現了儒家的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也是對人們道德的較高要求。但最初“君子”的含義並不包含道德因素,是對統治者的尊稱,是純粹象徵地位的中性詞,而後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其含義發展為有道德及有知識的人都稱可作君子,成為帶有道德意味的褒義詞。

本文對“君子”在《詩經》中代表的含義進行了分類及研究,將君子應有的理想人格具象化,呈現出了一個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的具體形象。《詩經》中的“君子觀”對後世理想人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詩經》中共有63首詩歌中包含“君子”一詞,共出現187次,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由於詩歌的背景及描述的對象不同,其含義所指差異較大。

《詩經》中並沒有對“君子”的概念做明確的解釋。根據不同的語境,“君子”含義有不同的差別。上至王侯將相,下及平民百姓。其具體所指及真實內涵須根據特定的詩歌進行分析研究。



拾七先生


在儒家思想中,認真按照仁義禮智信的要求規制自己的就是君子。如果已經做的很好了,堪為人師,就是師長。最後是聖人。

儒家本質是人乘宗教,仁義禮智信對應投人的五條戒律:仁對應不殺生,義對應不偷盜,禮對應不邪淫,智對應不飲酒,信對應不妄語,所以按照這一層來看的話,修行儒家的修行人叫做君子。君子的一大要求就是道德


長善施


不單單是德行方面的,也指天子諸侯,還指丈夫或心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