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城,这支队伍天天“找茬”,却是疫情防控政策的“试金石”

有这样一群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主动逆行而上;他们没有隔离服、护目镜,但却闻令而行,晨访夜查,用敏锐双眼追击问题,查问漏洞;他们,虽然不是直面病毒,却是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的“试金石”。

他们,就是春节前刚刚组建成立的我市首批“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队伍。

疫情就是命令,上阵义不容辞

疫情防控工作,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督查作为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在这次疫情大考中绝对不能“缺席”。

1月28日,大年初四,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张志川指出,晋城市已经进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真正树立打大仗、硬仗、恶仗、持久仗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抓好疫情防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重点,要把防控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当晚,“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的微信工作群里,工作人员“招人”作战命令一发布,五分钟不到,一片“收到、报名、无条件参加”就刷满屏幕。

1月29日早8时,市委市政府3号楼的二楼会议室,人员早已坐满。市督查办主任宋军民对相关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由督查室8名同志任组长,每组3至4名特聘督查员,组成专项督查小组,第一时间奔赴城区的8个镇(街道办事处)、157个村(社区)和628个居民住宅小区(居民点)。

地毯式摸排,立体式督查

时间紧,任务重,事发突然。各督查小组克服困难,找政策依据,做督查方案,明工作纪律,定落实目标,从无到有,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工作用车,各组组长就用私家车。没有住宅小区名录,就发动城区的“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全员参与,谁对哪一片街巷熟悉,就以哪为中心开始督查。午餐和晚餐没法解决,大家就近想办法,简单补充。

来自市交通运输执法局的宋宏伟,自带车辆,自带干粮,还将个人有限的口罩匀给大家使用。来自市国投公司的张团梁,看到群内督查请战机会不多,就私信市督查办的科长,“希望有机会并肩作战!”来自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的郭瑞,因人在外地,但看到群内通知就立即出发返回市区,虽最终因高速封堵未能及时参加,但其再三言明,时刻做好参加督查准备。在“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和市督查办的全体人员努力下,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我市疫情防控社区工作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1月31日凌晨四点,督查报告完稿。4个小时后送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案头。当天召开的市委常委会议上,参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县(市、区)委书记,第一时间就清楚了解了我市疫情防控社区(村)工作的真实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 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我市的疫情防控如何,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这一份42页图文并茂的《督查专报》找准了防疫漏洞,提出合理建议,打响了“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队伍参与我市疫情一线防控的第一枪。

记者了解到,从疫情开始,市委市政府督查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除个别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外,从1月29日至今,没有一个休息日,也无一人请假,一直投入在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参加督查的203名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也始终坚守岗位,站在战“疫”最前面。

持续强化督查,确保防控到位

督查,督促检查,体现着领导决策的监督执行,更是政策落实的试金石。

在1月31日的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市委市政府专项督查出的问题在首篇《市委市政府点名通报这些社区》一经播发,阅读量在短短12小时内就达到9万以上,评论区更是被读者留言淹没。大家在积极反映身边不作为、慢作为线索的同时,更是对市委市政府督查“曝光”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评价。

网民纷纷跟帖,“南山松”说,“为督查组叫好。就应该这样,有表扬有批评,工作做的细致到位。”“传奇”说,“严格检查和督促,疫情面前不能含糊。”“潇潇东风起”说,“就应该突然检查,通知去了再去没效果。”

网民“恩典”还跟帖建议,“多多检查各个小区和村庄,不要只到一些门面里的小区。”网民“纳米材料”也跟帖建议,“面对这些防控疫情不力,推诿扯皮,形同虚设的小区,查查社区干部是谁,看看是否真正履职。”严防反弹、关注“小事”,督查让群众提升了获得感。

2月1日,市督查办组织“特聘督查员”深入高平、陵川、沁水16个乡镇62个村(社区)、居民点进行了实地督查;

2月2日,对前几日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网民在公众号上反映强烈的42个居民住宅小区留言进行了集中梳理,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了“回头看”。

2月4日,继续回头看;

2月6日,深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点针对“某网络视频”的热点事件进行督查督办,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回应社会关注和网民关注;

2月10日至11日,对城区8个镇(街道办)“党员进社区”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2月10日至12日,深入全市31个重点交通要道防控卡点,就“八个一律”实地督导;

2月13日至14日,对泽州县北石店镇、金村镇、高都镇、巴公镇等部分乡镇党员干部到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晨查夜访”专项督查……

2月17日至26日,交通卡口全面放开,社区(村)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和最后一道关口。为了将村和社区这个群防群控的主战场,也是阻断疫情蔓延的最有效防线筑牢。市督查办继续组织专人深入一线,对各县(市)进行了二轮督查。市委主要领导根据督查专报再次对各县(市)工作进行专门批示,“抓落实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务必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加强各级督查力量。”

督查聚焦具体问题、具体案例,但绝非仅仅停留在一个点、一条线,而是在具体问题中发现共性问题,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落实,这是当前抓好疫情防控、促进中心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论。

市委市政府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毫不掩饰,解决问题毫不拖延。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的各项专题督查,督查结果全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发布。

网友草根评价:“宁愿吃苦受罪,也不忽悠群众!给政府点赞!”话虽糙,但确实民心的体现。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疫情迅猛,督查工作必须要进一步精准开展,找准存在问题,督促及时改进,才能做实做细防疫工作,才能打赢防疫阻击战。”市督查办樊星辰说。

“春节前我们在全市139家单位、497名申请的同志中,最终拟定了203名同志,作为首批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事实证明,这支来自各行各业的督查人员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市督查办郑涛说。

这些来自我市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特聘督查员”,用各自的特长优势,积极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先后针对“社区(村)疫情防控”、“各级交通卡口”、“万人入户,千人入企”、“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等事项进行了督查检查,成效明显。

用实际行动,展示担当作为

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督查,只有想不到,没有发现不了的问题。”谈起疫情期间的专项督查,来自城区团委的贾萌收获很多。她告诉记者,在2月12日晚上对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君悦湾小区的督查中,一辆轿车后备箱藏人就被她抓了个正着。“当时车一过来,我一看驾驶员的表情,就感觉不对,肯定有问题。一查,果然如此。”

同时,拥有多年督查工作经历的她还发现鸿禧山庄小区大门貌似森严壁垒,却有人数不少的小区居民可以自由进出,该小区的疫情防控肯定存在漏洞。经查,该小区周围,多处封闭不严,特别是地下车库附近的通道封闭设施破坏,小区居民多由此随意进出。她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连夜整改,从事件发生、补缺漏洞、重新规划车库封闭围挡卡口、再到配合公安机关逐一排查进出人员,连续4个小时工作,圆满完成了该小区的督查整改任务。

“这次疫情防控督查,是在特殊时期的一次特殊检验和特殊考验,更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支持和监督。我能够参与其中,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贾萌说道。

如果说督查对于贾萌来说,是轻车熟路。那么对于来自泽州县的特聘督查员崔云飞来说,督查是考验,更是一种转变。参加工作15年,有11年在乡镇工作经验的崔云飞一直称自己为“泥腿干部”,也正是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在督查中及时发现了一起险情。

“那是在2月20日,我们小组在高平市河西镇东李门村了解村卡口设置情况时,刚进村我就听到很连贯的“嘶嘶”声,顺着声音找,发现村口旁有一辆大车LNG气罐正在泄漏,村口值守人员说该车停在这里已经两天了。”崔云飞告诉记者,当时大车距离卡口点不足五米,值守人员说刚有了这个声音,以为是轮胎漏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我考虑到LNG是液化天然气,浓度到一定程度会爆炸,非常危险,就立即向督查办报告,并立即要求村干部安排人去找司机,联系乡镇的负责人,派专业人员来处理,最后妥善排除了隐患,未造成任何损失。”

一个小组一面旗帜,一支队伍一个战斗堡垒,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

疫情至今,无论是市督查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是参与督查的“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在疫情面前,不退缩,敢向前,冲锋在一线。迅速集结、精准行动、高效执行,无不展现了督查人的担当与使命。

“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需要我们始终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我们就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尽管已经连续奋战多天,但刘子豪、王凤梧依然精神抖擞。

“从最初的疫情防控为主到现在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从万名干部入社区到千名干部入企,督查工作从始至终都站在了抓落实的第一线,真正做到了抗击疫情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督办就跟进到哪里。”李云鹏声音不高,却很有力量。

来自市公安局在市督查办上挂学习的田晋钰,不仅是督查办对城区的社区疫情防控第一次专项督查的总联系人,还被派遣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协助工作,每天都在“战时状态”,经常加班到深夜。

市督查办的梁凯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不计辛劳,只讲奉献的精神,相信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够因为督查工作成为一名逆行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天下难事,破于易,作于细,而成于实。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督查办的全体人员和我市首批203名“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员”,累计241人(次)参与了市督查办组织的51个批(次)的专项督查,累计形成督查报告20期向市委市政府反映249个,督查出的问题和线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在督办报告上作出具体批示16次。

疫情当前显本色,危急时刻显初心。

在危机大考中,这支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但在肩膀上,用实际行动展现督查人的政治本色,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融媒体记者 卢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