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赴美留学毅然归国,为国奉献30年,临终捐出积蓄!却鲜为人知

当谈到“科学家”时,很多人总是会用“伟大”来形容这些人。他们战斗在各个科研领域的第一线,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为科研事业投注大量时间精力,甚至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科研。其中不少已经名垂青史,而还有无数默默奉献、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不那样为人所知。

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副其实的女学霸、身为少有的女性物理学家的王承书教授,正是一位值得所有国人尊敬的默默无闻的伟大科学家。只因为王承书前辈曾经参与国家的机密研究项目,因此不得不隐姓埋名三十余年。所以如今说起这位伟大女性的名字,很可能没有多少年轻人知道,更不用说了解王承书教授曾经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了。

她赴美留学毅然归国,为国奉献30年,临终捐出积蓄!却鲜为人知

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生门第,17岁选择学习物理学。1930年,成绩优异的她被成功保送燕京大学物理系,成了当时系中唯一一个女学生,当然也是最为优秀的学生。在燕京大学硕士毕业之后,王承书继续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年轻有为的她,在1941年就获得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这个奖项,在中国鲜有人摘得。

在美期间,她曾与导师创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就轰动了全世界,而这个极有价值的公式,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后来她又证明了索南多项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巨大轰动。乌伦贝克教授更对她高度评价:“她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另外,国际上的科学家普遍认为,若是王承书能够坚持在美国发展科研,一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除了事业有成以外,王承书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己的爱人张文裕生下了可爱的儿子。

有房有车,工作体面,薪资优越,家庭美满,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呢?然而,这样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从1949那年开始逐渐改变了,因为王承书得知了一个消息。

她赴美留学毅然归国,为国奉献30年,临终捐出积蓄!却鲜为人知

虽然距离祖国千里万里,但王承书还是密切关注着自己祖国的消息,在某一天,她知道遥远的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她更明白现在的中国,正是缺乏人才的时候,与此同时,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回到祖国,为国效力

决定回国的王承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回国路竟然用了七年时间,虽然一切战争都结束了,但那些没有硝烟的战争却还在继续。中美的关系不允许在美国留学的人才回到中国,而王承书作为一名出色的物理学家,正是美国政府一直盯着的对象。

除此以外,她身边的朋友,也无法理解她想要回到祖国的心情,在美国有车有房,为什么要回到落后贫穷的中国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王承书的答案是:

“正是因为祖国如此落后,才需要自己回国效力,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继续落后下去,更不会等到祖国强大的那一天才决定回去。”

回到祖国之后,王承书便开始了对祖国贡献的后半生。

她赴美留学毅然归国,为国奉献30年,临终捐出积蓄!却鲜为人知

1958年,我国开始向一个崭新的科研领域进军——热核聚变,而带头人正是王承书。1962年,王承书一句“我愿意”,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隐姓埋名的时光。这三个字似乎可以与神圣的婚礼上说出来的相提并论,甚至更加深情。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她在默默付出。新中国核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她还在奉献。就这样,王承书带着团队默默奉献了30年。

不仅如此,王承书翻译了一本美国最新的科研书籍,这本书虽然是她只用了7天7夜就翻译出来的,但是却为国内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她还培育了大批的科研人才,有了她的贡献,中国的科研实力变得更加强大!

另外,王承书不仅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国家,将自己全部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甚至在自己晚年面临痛苦眼疾的时候,还将自己所有的积蓄近十万元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她的伟大,已经不能用言语形容。她真正将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祖国,只为了换来祖国更加光明的未来、为更多年轻一代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