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为什么你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多人说:“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行?”实际上,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

1.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人”

这里我要专门把“亲朋好友托付的事情”单拎出来说一说。我对亲朋好友提出的请求,通常用两个尺度判断帮还是不帮。

第一,不帮违反原则的忙,以及自己帮不上的忙。
第二,分清哪些问题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哪些需要我帮忙解决。

比如,我过去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朋友又多,总有人托我带东西。我会严格区分哪些东西可以带,哪些东西直接拒绝带。iPhone刚上市,中国买不到,有人托我带一个,我会答应。

一来iPhone体积小,携带方便;二来它的价格较高,带一次值得;三来手机两三年才换一部,不会需要我经常带。
但是有些人托我给国内的亲朋好友带尿不湿或者奶粉,我就拒绝了。我希望我给对方带去的是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成为搬运工。



分不清哪些事情该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难免会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好先生”。

2.认清你自己,专心做好一件事

在我从研究人员转变为投资人,还出版了一些书之后,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做到多任务并行的,又是如何实现跨界的。

说实话,我的工作状态是单任务的,不是多任务的。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想通过多任务的方式多做几件事,结果是一件事都做不好,时间一长,我总是在低水平上兜圈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做过一项研究,表明人脑同步思考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
由于生理上的局限,人在某一时刻只能接收、保留和处理少量的信息。如果一心多用,不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会因为来回切换任务而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导致错误不断。

人的潜意识总认为自己能行,还能挤压时间同时处理很多任务,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当脑子里的任务积压过度,一开始可能只是出现一些小错误,当有限的脑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任务积压得越来越多时,大问题就会集中爆发。


3.确定一个学习目标,长期坚持

我有一个同学极具语言天赋,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样样精通。我问她学语言有什么秘诀,她说其实就是有耐心。
我的另一个朋友想练习英语口语,却又不愿意吃苦。刚开始采用的方法是看美剧,之后又去听美国之音和BBC。最后时间花了不少,说出来的英语别人却听不懂。因为美国之音和BBC的口音存在巨大差异。
她挑的学习方式都是相对轻松的,在她看来是捷径。其实,只要确定一个学习目标,长期坚持,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很多人喜欢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审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总想着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
其实,世界是非常公平的。极端不公平的交易即便没有消失,现在也非常少了,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一旦存在,很快就会被人找到,参与的人多了,回报就会马上下降。

很多人崇拜速成,他们相信自己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捷径,而不是沉住气慢慢提升自己。事实上,功夫没下够,用什么方法都是在浪费时间.
人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完美地结束了多少件事。

很多人做的一大半事情是有头无尾或匆匆结尾的。喜欢多做事,多少和人贪心的本性有关。一个人想做到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是很难的,得有些不寻常的本事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