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令家長們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學習,最近有很多粉絲私信我說:

“小學數學明明很簡單,不就是加減乘除,這些最基礎的計算嗎?為什麼我家孩子就是學不好呢?”

還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同一套數學題順序換一下就不會了,3+7=10、7+3就不會了,現在一輔導孩子學習就十分來氣!”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孩子在這些簡單的數學題上出現問題,尤其是教過提醒過,還是出錯,確實挺令家長生氣。

其實並不是孩子天生就笨,只是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式,讓孩子愛上學習。

北大教授曾做過一項長達19年的研究,從孩子三歲起開始跟蹤調查208個普通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家庭教育方式,發現:

成績優異的“學霸”

上課都十分認真聽講,並且作業做得又快、又好,同時都保持著良好的習慣,還具備先進的思維方式,同一道題,學霸的切入點和學渣的切入點完全不一樣。

學習困難的“學渣”

題目只要稍微靈活一點就不會,一道題反覆做了好幾遍也做不出來,別人幾分鐘就能做出來的題,半個小時也做不出來。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沒有做好!

養成行為習慣的好處

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習提升、生活改善,還能幫助一個人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己的生活會變得規律很多,家長也能省不少心,減少對孩子行為的擔心,讓孩子更加快樂地成長。

培養行為習慣的關鍵年齡段

(一)嬰兒期(0-3歲)培養兒童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

(二)幼兒期(3-6歲)鞏固和擴展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初步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三)小學時期(6-11歲)鞏固和擴展嬰幼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學習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交往的習慣、生活自理和自我保護的習慣。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其中幼兒期的培養最為重要,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剛剛能聽懂家長們的話,所以培養起來更輕鬆一些,這時候培養也能防止孩子難管、不聽話。

邏輯思維的概念以及最佳鍛鍊年齡段

邏輯思維又稱抽象思維,邏輯思維是指人的理性認知階段,人所運用的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知過程,它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人的邏輯思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只不過有些人的邏輯思維經過鍛鍊,變得更強了,而很多家長並沒有注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所以孩子的思維能力會弱一些。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科學研究發現:3~8歲是孩子思維的啟蒙黃金期,各種思維能力在這個時候的發育速度是最快的,同時這個時候孩子對數字、語言的敏感程度都遠高於成人。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家長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時間段。

下面璐璐推薦兩套書,分別是提升邏輯思維的書和培養行為習慣的書

《哈佛給學生做的1400個邏輯思維遊戲訓練益智書》是哈佛為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所研究出來的遊戲書,書中主要通過6大思維方面,幫助孩子全方位提升,遊戲有趣,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鍛鍊邏輯思維,孩子絲毫不會反感,同時因為對它感興趣,提升的效率會更高。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原價128元,年末沖銷量特價51.8元!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才能享受優惠】

《兒童正能量讀本》主要針對3~11歲的兒童培養行為習慣,全書共10大主題,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教會孩子做人、做事,通過正能量的故事讓孩子明白道理。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原價128元,年末特惠價88元!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才能享受優惠】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2點做沒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