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脈·吳琚:“米顛”遺風第一人

宋徽宗時的書學博士米芾,在中國書法史上那可是一位大牛。他是大名鼎鼎的“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獨具風采的一位,在尤為講求“意”字的宋代書壇,連獨當一面的大文豪蘇軾都要對其豎一豎大拇指,嘆一聲“我的字不如老米”。米芾習字以“集古字”入手,自成“刷字”的獨到本領,八面出鋒,側傾跳宕,形成風姿超拔的獨有氣質,以有“天下第八行書”之稱的《蜀素帖》最能見其功力。歷來學米書的人數不勝數,但真能恰到好處達到他這個火候的人,卻是寥寥無幾。直到南宋,才橫空蹦出這麼一位學米字有大成者——這就是本文的主角,吳琚。

吳琚其人,用盡一生專注米書,最終成為米書傳承中十分突出的一位,並以自己幾分獨有的俊逸俏麗,在書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中華書脈·吳琚:“米顛”遺風第一人

吳琚

說到吳琚的人生經歷,你可能會有一點陌生。吳琚是嘴裡頭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那種人:老爸吳益,官太寧郡王、衛王;姑姑吳氏,宋高宗趙構的憲聖皇后;老媽是高宗朝曾權傾一時的宰相秦檜的長孫女。好傢伙,這何止是官n代啊,這是皇親國戚啊。他以父蔭入仕為官,一生歷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從臨安通判一路做到尚書郎,再到鎮安軍節度使、沿海制置使、知鄂州、知慶元府等,最終官至少師,得了“吳七郡王”的美稱。值得稱道的是,他和有“宋朝蘇武”美譽的范成大一樣,都有一段出使金國的經歷,雖然史料典籍上對吳琚此行記載甚少,但吳琚的大名卻因此在金國廣為流傳。而吳琚也憑著自己的功勳,一步步位極人臣,立於南宋王朝的中心。

縱觀吳琚一生,真可謂鍍金的一生。可別以為人家憑著祖輩的恩蔭就能當官,就光慌著玩了,吳琚可刻苦著呢,他這人沒什麼“富二代”的紈絝習氣,抽菸喝酒擼串那是通通的不感興趣,僅有的愛好那就是寫字讀書。他年少時曾去南宋著名學者陳傅良門下求學,這陳傅良是永嘉學派(提倡“經世致用”的一個儒家學派,曾名盛一時,與理學派、心學派成鼎足之勢)中承前啟後的一位重要學者,在當時有著很高的聲名,與辛棄疾的好基友陳亮並稱“二陳”,著有《止齋文集》、《八面鋒》等書作,連宋孝宗趙昚都曾誇讚其才名。

陳先生美名遠揚,慕名而去者自是不計其數,吳琚也是其中之一。據史料記載,吳琚生性溫和,雖然是皇親國戚,但是一點架子沒有,對老師畢恭畢敬,對同學也都謙遜有禮,大家都非常喜歡他。

中華書脈·吳琚:“米顛”遺風第一人

陳傅良白玉雕像

吳琚從陳傅良先生那裡“畢業”以後,就走上了自己的為官之路,在為朝廷積極作出貢獻、留下了一些美名的同時,他更加專注於自己的學術。他於書畫詩詞無一不精,無一不絕,孝宗趙昚就常把他召入宮中,或是吟詩作對,或是揮毫寫字,兩個人能這麼陶冶性情一天。等到各種美味珍饈都端上來,孝宗叫他一起吃大餐了,他就悄然告退,繼續獨個兒一人回家擼字,其刻苦程度可見一斑。

在學習上肯吃苦的人,所取得的文學、藝術成果往往就是對其努力最好的回饋。文學上,吳琚有《雲壑集》一卷,章章見文字功底。更為稱道的是他的書法。在文章開始我們說到了吳琚是學米芾有大成者,雖說他和“米顛”在性情上可以說是半點不像,但米芾著實是吳琚畢生的偶像,吳琚一生在照著米芾的方向不停地前行,到最後在用筆、結字上都與米芾一般無二,可以說是形神畢肖。即使是米芾最疼的親兒子米友仁,恐怕也達不到這個相似程度。

吳琚學米字,用筆高度自然,細節處理到位。當然,他在全心努力做“米芾第二”的同時,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吳字和米字的些許細小差異:比之米芾的“八面出鋒”,吳字稍顯幾分肥厚,這興許是和米顛不羈而吳琚溫厚有關吧。當然,即便是多兩分豐厚,其氣質也不失爽利縱逸,是典型的米氏遺風。

中華書脈·吳琚:“米顛”遺風第一人

米芾《苕溪詩卷》局部

中華書脈·吳琚:“米顛”遺風第一人

吳琚《致觀使開府相公尺牘》局部

值得一提的是,從書脈傳承的角度來看,吳琚的書法除了儘可能忠於米芾之外,他也從鐘王那裡汲取了古法。因為是皇家族系的關係,所以吳琚有緣得見不少名家法帖。除了偶像米芾之外,吳琚臨得最多的就是鍾繇和王羲之。因此縱觀他的書跡,除宋人的尚意之外,更多了幾分古意,落筆沉雄,稍運即止,看上去十分舒服。可惜的是他的真跡流傳甚少,除了像《壽父帖》這樣的作品之外,書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的“天下第一江山”六字大額亦為吳琚所書,此墨跡至今仍在。佳書為名山增輝,二者交相輝映,倒也不失為江蘇的一道盛景。有興趣的書友日後有機會了,也可以去尋訪尋訪。

中華書脈·吳琚:“米顛”遺風第一人

吳琚《壽父帖》局部

這樣一位得米書精髓的大書法家吳琚,本該是書法史上一顆相當耀眼的明星。但是他生性澹泊,不汲汲於聲名,故在書壇上一直顯得不溫不火。後來歷史延伸到明末,隨著又一位“學米高手”王鐸的出現,人們讚歎王鐸在學米的基礎上別出心裁,自成一家,而吳琚的名字更是漸漸地被淡忘。但是作為書法愛好者的我們,應當要看到每一位大家在中華書脈傳承中綻放的光輝。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學米芾的人”,他是吳琚,是南宋書壇傳承米書遺風的第一人。


中華書脈·吳琚:“米顛”遺風第一人

下期預告:

下一期文章將為您帶來

“ 中華書脈·姜夔:雅正的深情人(上)”

本文已在本心書法APP中發佈,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本心書法”即可下載。

微信搜索“本心視界”關注訂閱號,獲更多書法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