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感覺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大陸的電影黃金期又是什麼時候?

粵韻悠揚


我感覺大陸黃金期因該是從15年之後,影視作品的黃金期應該從多方面來看。首先是票房,然後是影片質量,還有導演和演員的質量。

從票房榜上可以看出,排在前幾十的影片,都是近5年之內的影片。而且總票房還在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這一切都是因為國產電影的崛起,因為畢竟進口電影還是佔了少數,而就近幾年的檔期來看,票房幫第一的位置,一般也都是國產電影。而這一切都取決於新片質量的提高,隨著拍攝技術和製作技術的提高,再加上演員之間的競爭。使得國產影片的質量一年比一年讓觀眾經驗。而導演的陣容也單一的王導、張導、陳導變得百花齊放,而且交出的作品,都很讓觀眾滿意。

所以綜合上述,我覺得中國電影的黃金期是從15年開始。而且不止電影,電視劇、動漫、短視頻的領域也都在崛起。








觀影星推客


過去十年裡,中國電影票房一直被歐美大片統治的時期。2009年,《變形金剛2》在國內上映,打破的卻是國內票房紀錄最高的沉寂11年的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

4個月後,這一記錄被新上映的災難電影《2012》追上。《2012》紀錄保持不到兩月,就被後面上映的3D電影《阿凡達》超越,最終《阿凡達》以13.6億的票房刷新了國內電影最高票房紀錄。短短半年,三部電影不斷刷新著國內的電影票房,然而沒有一部是國產電影。

這一次,因為《阿凡達》帶來的3D震撼視覺和強大的票房紀錄,導致國內電影院頻頻更換銀幕,以符合觀眾對視覺上的強烈需求。也讓國內電影公司意識到觀眾並非沒有消費能力,國產電影的高質量化,商業化,勢在必行。

國產電影在隨後幾年裡,點點累積,逐步追趕。像《非誠勿擾》、《讓子彈飛》《唐山大地震》等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電影票房和口碑。

15年,現象級閤家歡電影《捉妖記》更是力壓歐美大片,問鼎當年影視票房榜首,這標誌著國產電影黃金時代正式開啟。隨後,即爆發了大量的高票房國產電影,《美人魚》、《紅海行動》、《紅海行動》、《戰狼2》等,《戰狼2》更是以57億的票房持續兩年高居榜首。

國產電影票房從2015年的450億到2019年的642億元,幾乎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率。即使如此,對比美國的電影市場,國內如此大的人口基數,電影消費市場仍然大有可期,影視行業正處於黃金時代,影視紅利大有可圖。





今啼


大陸電影的黃金期是從2010年持續到現在,我們先客觀分析數據,再看看這幾年產生了哪些代表作品:

1、票房數據方面

根據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發布《2019年度電影市場報告》,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國產電影持續發力,票房達411.75億元,市場佔比64.07%。三四線城市票房增長迅速,全年達222億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0後已成為觀影主力人群,貢獻了全年55%的票房收入。而00後的觀影受眾規模也在快速增長,貢獻了2019年票房總額的7%,說明中國電影市場依然具有巨大的潛力。目前中國已經穩居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並且在不斷縮小與美國市場的差距。

2、近幾年優秀代表作品

(1)《戰狼Ⅱ》在中國市場的累積觀影人次也正式達到了1.4億,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號》北美市場觀影人次1.38億的記錄,榮登“單一市場觀影人次”全球榜首。2017年10月26日,《戰狼Ⅱ》以高達56.81億人民幣收官,成為內地影史票房冠軍,並位列全球歷史票房榜第55名。

(2)《哪吒之魔童降世》:該片首日票房1.38億元,週日票房2.81億元,連續實現票房逆跌,首周票房6.34億元,打破動畫電影內地首日、單日、首周、單週票房紀錄。加上之前的點映票房,正式上映三天後,累計票房已經達到7.04億元 。

(3)《人再囧途之泰囧》:影片於2012年12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達到3.1億人民幣,創造當時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最終票房高達12.7億,是當年的國內年度票房冠軍。

(4)《捉妖記》:自上映以來刷新和創造了200餘項票房新紀錄,上映63天,累積票房達24.4億,觀影人次超65425600人次,打破上映30天《速度與激情7》創下的內地影史票房紀錄以及內地觀影人次紀錄。 2016年8月6日,第20屆華鼎獎組委會在香港公佈了50強電影的名單,電影《捉妖記》位第五位。

因此,最近十年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預計未來幾年大陸電影還會保持持續高速發展。







大強看劇


香港電影的崛起

說起香港電影,大家肯定很熟悉,早在上個世紀,國產電影還沒崛起的時候,香港電影風靡大陸,甚至佔據國內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1985年到1995年間,這10年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由於寬鬆的審查制度,各種類型的電影百花齊放,並且武俠片是香港電影的驕傲。

在這10年間,每年的港產片多達300多部,屢創票房紀錄。雖然不是每部電影都能在內地.上映,但大多數能在內地上映的港產片,都受到了內地觀眾的追捧。比如劉鎮偉的《古惑仔》系列,徐克的《黃飛鴻》系列,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王晶的《賭神》系列,部部都是大ip,可謂是空前盛況。

香港明星崛起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不僅輸出好電影,更是輸出巨星的地方,周星馳、周潤發、成龍、張曼玉、張國榮等明星一-抓一大把,遍地都是明星,至今仍然是香港電影的頂樑柱。

這還得得益於香港當年早期的邵氏演藝培訓班,也就是後來的無線藝員培訓班。由於早期的培訓班,培養出了眾多出色的演員,才給香港電影蓬勃發展提供了足夠的養分。可以說那個時候的香港明星,是我們眾多80後90後的青春回憶。

香港電影衰落

物極必反,香港電影的巔峰也有衰落的時候。

那就是95年後,港產片數量年年遞減,好電影更是寥寥無幾,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手哥想說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導演們的不思進取和沒有培養新人導致的。結果,導演會江郎才盡,演員也會老去,比如現在活躍影壇的導演陳可辛、吳宇森、老頑童徐克也都是.上一代的導演。最終香港電影衰落,風光不再。

香港明星後繼無人

2019年的香港,青黃不接綠香的電影圈還是那幾位老戲骨在撐著,年輕一代的明星,已經不可能出現周星馳或者周潤發之類的巨星了,混得好的幾乎都在內地拍戲。比如陳偉霆在內地拍的《老九門》,讓他再次火了一把,但余文樂的《狂獸》,謝霆鋒的《決戰食神》反應平平,口碑強差人意。

當年叱吒影壇的黃秋生,被記者問到,下一代的香港演員誰會成為新的一-個黃秋生時,黃秋生立馬回應“沒這個機會!”

誠然現在的香港娛樂圈各種炒作,各種醜聞,能靜下心來演戲的人真的很少。如果等到周星馳、周潤發、劉青雲等老一輩的演員不拍電影的話,那麼香港的下一代演員還會拍出什麼樣的電影呢?

中國電影的崛起

說起國產電影早期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於90年代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這部電影讓全世界知道中國電影。再到2017年吳京的《戰狼2》,憑著56.82億刷新國內票房,穩坐中國票房的第一位,這部電影是中國票房奇蹟!從情節再到畫面,場面絲毫不輸好萊塢大片,這也讓讓我們對國產電影充滿信心。


宇哥影音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香港電影的黃金期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從85年到95年可謂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十年,在這十年裡,香港電影無論從導演到演員都是黃金一代。導演包括徐克,吳宇森,林嶺東,王家衛等等,演員方面更是空前強大,周潤發、成龍、劉德華、梁朝偉、周星馳、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張敏、吳倩蓮等等一大批優秀的影視人物。這些都得益於邵氏電影公司的無線演員訓練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員。從九十年代後期,香港電影開始青黃不接,沒有好的作品,導演大多沒有新的想法,還是從前的老一套,沒有創新,新的導演和演員表現更不盡如人意。


內地的電影可以說這幾年有些不錯的成績,動不動就數億、數十億票房的成績。電影市場規模也比以前強大,但我覺得中國電影還遠不到黃金期這個詞。因為國產電影的質量實在不敢恭維。跟好萊塢的電影根本就不在一個層級。國產電影的演員大多是小鮮肉。很多演技派都是以前的老戲骨。年輕的有實力的演員根本沒有小鮮肉戲多。

還有內地的電影在國際上基本沒什麼市場,國際大獎很少有內地的電影。很多票房高的電影都靠炒作。所以我覺得中國電影的黃金期會在不久的將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感謝提問。我是老葉,喜愛看電影。


老葉看電影


1984-1999:中國電影的黃金十五年

原創 淘漉音樂

1984年6月,在黃土高原的群山之間,電影《黃土地》劇組的工作人員大聲呼喊著一個人的名字。

他們在尋找這部電影的攝影師張藝謀。

這是張藝謀第二次擔任電影攝影師,不久前他剛完成電影《一個和八個》的拍攝工作,《一個和八個》被視作中國“第五代”電影人的開山之作。

張藝謀憑藉其高超的攝影技巧獲得了1984年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

在《黃土地》劇組,為了找到合適的取景地,張藝謀翻山越嶺,跨過黃土高原的一座座山頭,在烈日之下,他穿著白色背心的身影隨熱浪翻滾。

他要完成導演對影片的構想,導演的名字,叫做陳凱歌。

當影片最終投影到大銀幕上,一望無際的黃土地充滿觀眾的視野,大地溝壑縱橫,像極了那時中國電影空曠荒蕪的土地。

張藝謀的鏡頭之下,安塞腰鼓隆隆響起,正如《安塞腰鼓》中所寫。

“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鼓聲震天,將籠罩在沉默裡的土地驚醒,一群茂騰騰的後生,從鼓聲中漸漸湧來。

拍完《黃土地》後,張藝謀將他的執拗與堅韌帶到了電影《老井》中,他在電影中出演男主角孫旺泉,一個老實巴交又為人懇切的農民。

為了貼合人物形象,張藝謀每天早、中、晚都要揹著150斤重的石板下山。

在拍攝被困井下的戲份時,為了準確把握人物被困井下三天不進食的心理感受,張藝謀當真三天粒米未進。

憑藉準確而質樸的表演,張藝謀獲得了金雞獎、百花獎、東京國際電影節的三座影帝獎盃,成為中國第一位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

不久之後,張藝謀在《人民文學》上讀到莫言的《紅高粱家族》,連讀數遍,隨即坐火車進京尋求授權。

他在北京一座筒子樓下扯著嗓子喊:莫言,莫言。

莫言從房門裡出來,看張藝謀像他們村的生產隊長,張藝謀看莫言像他們村會計。

兩人聊了沒多久,莫言覺得張藝謀看懂了故事裡藏著的話,就把電影改編的版權交給了他。

這部電影男主角選了姜文,女主角是中戲大二的學生鞏俐,攝影師是顧長衛,張藝謀向劇組介紹他時特意強調,“這是北影攝影班的第一名”。

選定女主角時出了意外,劇組原定的女主是史可,但副導演極力推薦了鞏俐。

劇組決定見一見,讓顧長衛全程負責攝像記錄。

見面後導演組一看拍攝的素材,發現顧長衛全拍虛了,只有四五秒實景。

然而就是這幾秒素材,讓導演組決定選鞏俐,理由是:

“她更有味道,老天爺賞飯吃”。

電影取名叫《紅高粱》,張藝謀說火紅的高粱是第三個主角,他在高密僱農戶種了兩百畝高粱。

高粱生長的季節,張藝謀常常蹲在農田邊,說能聽見高粱骨節伸展時的脆響。

那一年夏天,天空如同高粱般紅潤。

演員們住在莫言高密的老家,鞏俐每天練挑水,最後動作和農婦毫無差別。

姜文在莫言家門前的河中洗澡,水花四處濺起,太陽照在他古銅色的皮膚上閃著陣陣白光。

張藝謀拉著莫言和他們倆拍了張照片,三個赤裸上身的漢子身邊站著莞爾一笑的鞏俐。

日子自由毫無拘束,就像電影中被成片踩倒的高粱,和飛揚的塵土間被顛起的花轎。

影片送到柏林電影節,野性的生命之下,血紅的日頭映透觀眾的臉頰,掌聲像摔碎裝酒的泥碗一樣清脆。

《紅高粱》在評選中獲得全票支持,中國電影首奪柏林金熊獎。

電影在國內上映,票價從幾毛炒到幾塊甚至十幾塊,16歲的北京青年陸川看了電影后,立下了長大當導演的志願。

山呼海嘯之下,高粱終於熟透了。

那一年的《紅高粱》,是替補陳凱歌的電影《孩子王》參加柏林電影節的。

《孩子王》送到柏林電影節後得到評委會主席的高度讚賞,但陳凱歌半途宣佈退賽,轉而參加戛納電影節。

1988年5月中旬,湯臣電影公司老闆徐楓到戛納電影節參加活動。

她受侯孝賢之邀去觀看了陳凱歌電影《孩子王》的首映,被陳凱歌的才華打動。

第二天她約陳凱歌見面,遞給了他一本小說——李碧華的

《霸王別姬》。

因書中故事不符合陳凱歌的風格,他並不打算把這本書拍成電影,在徐楓幾番勸說下,他才同意接拍。

陳凱歌拿著小說去找編劇蘆葦,蘆葦看過小說後給的評價是,“二流小說”。

陳凱歌說:

“你評價比我的高,我覺得它是三流小說”。

為了改好這部“三流小說”,蘆葦開始惡補京劇知識,學習不同時代的習俗和語言。

由於擔心劇情涉及敏感內容難以過審,蘆葦還交給陳凱歌一個假劇本用來應付審查。

真真假假之間,一個絕美的故事逐漸浮現。

為了拍好電影,劇組每個人一個比一個瘋魔。

電影開拍之前,張國榮提前六個月到北京學戲。

從唱腔到一招一式,從形體到神態以至思想,張國榮像極了名伶。

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

有京劇名角和張國榮搭戲,被他的專業程度震驚,要和張國榮結拜,相約有機會共演幾齣摺子戲。

日本士兵入城那場戲,為了拍出程蝶衣劫後餘生的驚恐,陳凱歌拉著張國榮一通狂吻,把他臉上的胭脂弄得凌亂不堪,人物形象也就立刻突顯出來。

拍段小樓捱打,陳凱歌要求真打,刀把狠狠抽在張豐毅屁股上,當真把屁股打開了花。

鞏俐恐高,為了拍好片中一場跳下花樓的戲,她喝了兩杯白酒,跳完之後,陳凱歌拉著她要和她喝交杯酒。

演員所有的努力,都凝結在了影片人物的呈現上。

電影中葛優飾演的袁四爺對程蝶衣說:

“有那麼一二刻,袁某也恍惚起來,以為虞姬轉世再現了”。

葛優面色迷醉,彷彿在說著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鏡裡鏡外,電影與現實模糊沒有邊界。

主演們與陳凱歌一同去參加戛納電影節,在戛納的海灘上,身著黑色西裝的張豐毅與張國榮將鞏俐抱起。

海風吹拂,應了戲中袁四爺送給程蝶衣條幅上寫的四個大字——“風華絕代”。

在《紅高粱》拍攝過程中,張藝謀與鞏俐漸生情愫,二人情投意合,在此後共同書寫了彼此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在1990年至1992年三年之內,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的三部電影接連上映。

其中《菊豆》獲得199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成為第一部獲此提名的中國電影。

次年上映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再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在連續兩年未獲大獎後,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終於獲得了威尼斯金獅獎,鞏俐也憑藉該片問鼎威尼斯電影節影后。

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在那個快速向前的年代,張藝謀還在對人性做著沉甸甸的思考。

兩年後他將餘華的《活著》搬上銀幕,時間跨度不過三十年,卻道盡了人間滄桑。

這是張藝謀藝術生涯最為經典的一部作品,他用男主角福貴坎坷的一生,表達生命不只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還有在面對苦難時依舊活著的堅韌。

這部電影再次為張藝謀贏得了極高的讚譽,但鮮花和掌聲的背面,張藝謀丟失了他心中最重要的根莖。

1995年,在拍攝完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之後,張藝謀與鞏俐黯然分別,九年的戀情只留下了橋下水中的倒影。

張藝謀由此迷失了他靈感的歸宿,鞏俐失去了一雙最能發現她動人之處的眼睛

波心蕩,冷月無聲。

與走南闖北的陳凱歌和張藝謀不同,姜文從小在北京的部隊大院裡長大。

1973年,11歲的姜文搬進大院時,充沛的陽光猛然灑在臉上,豔陽天沒有盡頭。

那時的北京大院裡住著各家調皮的小孩。

北影大院裡住著葛優,中央話劇院大院住著管虎,許晴在外交部大院,空軍大院有個愛好古董的年輕人名叫馬未都。

這群孩子裡最牛氣的人叫王朔,住在軍委訓練總監部大院,院裡還住著王中軍和王中磊,也就是後來的華誼兄弟。

姜文有個夥伴叫英達,後來在他的推薦下,姜文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姜文因參演《芙蓉鎮》與劉曉慶結緣,劉曉慶發現了姜文的才華,一直鼓勵他做一個導演。

1992年的一個飯局上,王朔遞給姜文一本《收穫》雜誌,上面有他的小說《動物兇猛》。

姜文那晚睡前隨意翻到這篇小說,回憶和情感交織著湧來,如潮水般兇猛。

姜文閉關把6萬字小說改寫成了9萬字劇本,最後在封面上寫下三個字“那時候”。

那時候風在搖著它的葉子,鴿哨聲此起彼伏,陽光中總有一股燒荒草的味道。

1993年,17歲的夏雨坐著綠皮火車從青島趕到北京。

因姜文的母親看過他的照片後說他長得像小時候的姜文,夏雨被定為《陽光燦爛的日子》男主角。

為了儘快融入角色,姜文把他和寧靜、耿樂等青年演員一起,關在部隊營房裡生活了一個月。

拍攝時正是冬天,工作人員化冰掃雪,給演員身上噴水,模仿夏日的大汗淋漓。

烈日炎炎的夏天是假的,但姜文猛烈的情感卻無比真實。

姜文從小在大院裡伴著一個傳奇的故事長大,曾經有兩個少年徒手爬上40米高的煙囪,他們揮舞著國旗,在煙囪頂上表演走平衡木。

他把這個故事搬進了電影裡,電影中馬小軍為了博得米蘭的注意,爬到大煙囪頂端,隨後從高處重重落下,煙囪底部的菸灰救了他一命。

他黑的像鍋底的臉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可愛得令人心疼。

整部電影都如此恣意瘋狂,馬小軍雨夜給米蘭告白那場戲,拍攝時氣溫低至零下十幾度,米蘭掛在牆壁上的那張照片,拍了23040張。

朔出於虛榮心客串了電影中的“小壞蛋”,穿著襯衫在冬天的寒風中凍得狼狽不堪。

電影問世後引起極大轟動,夏雨憑此片成為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

在遙遠的美國,一個名叫昆汀·塔倫蒂諾的青年導演為該片傾倒,由此成為姜文的忠實粉絲。

姜文將他所有真摯的情感揉進了電影裡,藉著電影實現青春的幻夢,觀眾在影片中追尋曾經的自己。

每個人都曾是馬小軍,心中都有一個米蘭。

陽光傾瀉而下,往日的歲月溫暖而刺眼。

1997年的夏天,帶著黃色草帽、身穿紅色長袖的張藝謀,站在高樓下用一口純正的陝西話呼喊,“安紅,我想你”。

他身後站著混不吝的姜文,他們在拍攝電影《有話好好說》。

姜文在影片中橫衝直撞,整個時代如他一樣兇猛。

同年平安夜,馮小剛執導的中國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上映。

影片中,葛優和朋友開辦“好夢一日遊”服務,幫人們圓夢。

書攤老闆想當將軍;川菜廚子想當義士;患病夫妻想借房結婚,葛優真借給了他們,並安慰自己“成全別人,陶冶自己”。

歡笑之中,每個人都在做著好夢。

次年平安夜,馮小剛再度推出賀歲片《不見不散》。

葛優和徐帆飾演一對歡喜冤家,兩人在美國闖蕩,跌跌撞撞後成為彼此忠實的伴侶。

電影隨著鐘聲陪同觀眾跨向新年,長夜如水,馮氏幽默給了二十世紀的結尾一個溫暖的開始。

這一年的日本,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廣受好評。

電影講述了大山中一對郵遞員父子之間由陌生到消除隔閡的歷程,情感細膩,畫面純美。

影片在中國並未引起太大反響,像是一個世外桃源,安靜凝視著山外的喧囂。

溫暖的時光下,連張藝謀也褪去了思想中批判的鋒芒,用一部《我的父親母親》,給觀眾留下溫情的記憶。

年輕的章子怡裹著紅色的圍巾,在金黃的落葉下溫婉一笑,給轟轟烈烈黃金時代留下一個溫柔的結尾。

屬於她的時代正在到來,舊時光倏然遠去,無可追尋。

人們沿著時間的洪流行走,從溫暖中回到現實。

新世紀到來後,張藝謀拍了《英雄》,執導了《十面埋伏》,商業的浪潮如同戲中的刀光劍影,迅猛如疾,難以躲避。

2006年,分別逾十年的張藝謀與鞏俐再度重逢。

鞏俐參演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發佈會上,張藝謀說,十四年前他曾在長城上許願,要讓鞏俐演一回女皇,沒想到今天才如願,身旁的鞏俐難掩淚水。

可惜情愫早已不是現實的敵手,電影中到處都是閃耀的金黃,卻沒有一抹震顫人心的紅色。

陳凱歌拍了《無極》,玄幻的故事裡,人們看不懂陳導的內心,也有人為他拍手叫好,但海水蓋過了火焰,陳凱歌由此走下神壇。

馮小剛深諳市場的喜好,《大腕》、《手機》、《天下無賊》賺的盆滿缽滿,觀眾卻再難見到那個誠摯的馮小剛,冰湖上茬架,是他這些年最為人稱道的事蹟。

只有姜文依舊我行我素,他在《讓子彈飛》裡喊著,

“站著把錢賺了”。

觀眾越是不理解,他越是起勁地執拗。

縱然如此,這群被稱作“第五代電影人”的創造者們依然無愧於他人的敬仰與讚譽。

2018年4月2日,張藝謀工作室發佈了一張紀念張藝謀從藝四十年的海報。

海報中,張藝謀睜大犀利的雙眼,向那些他親手塑造的經典人物回望。

畫面一片鮮紅,像極了那年夏天山東高密鄉絢爛的火燒雲。

莫言獲得諾獎後,在瑞典的電影院內和人們一起觀看《紅高粱》,進場時觀眾高唱,“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頭”。

馮小剛、陳凱歌們偶爾還會聚在一起小酌,把酒言歡之際,難免回憶那陽光燦爛星辰閃爍的十五年,杯酒下肚,一切恍若隔世。

如今已貴為“百億影帝”的黃渤,在記者問他是否能取代葛優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家曾經開天闢地,在中國電影那樣的時候,人是創時代的電影人。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

開天闢地之後,陳凱歌和張藝謀們看向身後的晚輩,期待著有一群茂騰騰的後生從人群裡衝出,再次敲響黃土地上的安塞腰鼓。


億偲朢


在最近的十年裡中國電影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方面都越來越好,重新贏得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中式大片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受到外國觀眾的歡迎,國際市場有了新的開拓,商業價值也趨於提高。但我們應當看到,中國電影在國際貿易中處於逆差狀態,影片的海外競爭力仍然偏弱,與中國貿易大國和文化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為此我們簡要歸納了近年來中式大片的成功經驗:從創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經摸索出一條主旋律片、藝術片和商業片三型互滲的電影美學道路,特別是在主旋律應當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方面取得了共識。從在觀眾中的社會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蘊藉民族主流或核心價值理念的美學傳統。

《戰狼2》是由吳京執導的動作、戰爭、軍事類型的電影,由吳京、盧靖姍、弗蘭克·格里羅等主演,累計票房56.79億。

該片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

該片於2017年7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於2018年9月19日重映。2017年12月,該片獲得2017中國-東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上獲得亞洲人氣電影大獎 。2018年11月10日,吳京憑藉該片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2018年12月8日,吳京憑藉《戰狼2》獲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影片獲得優秀故事片獎。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豔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等參與配音。

該片講述了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天雷降臨摧毀魔丸三年後,哪吒面對人生最大考驗的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46.54億,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第二位。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對眾人對魔丸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哪吒是否命中註定會立地成魔,他將何去何從。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的故事。

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9年9月4日,教育部辦公廳、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印發《第39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該片推薦為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2019年11月23日,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在福建廈門舉辦,《流浪地球》獲最佳故事片獎,王丹戎、祝巖峰、劉旭憑藉《流浪地球》獲金雞獎最佳錄音獎。


片頭片尾小魚樂


你好,很高興遇到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助你撥雲見天日。香港號稱東方好萊塢,並非浪得虛名,在英國殖民者踏上香港的土地時,他們看重的當然是香港的國際影響力、重要的地理位置及號稱自由的天堂。香港在八九十年代的發展可謂是蓬勃的讓世界一些國家難望其項背,當然文化產業電影也剛好趕上了這趟開往春天的順風車,如雨後春筍般的電影公司應運而生,出現了許多高質量的經典作品,尤其是武俠精神,江湖俠義、愛過主義貫穿始終,如《武林恩怨》、《霍元甲》、《上海灘》等。個人認為這都是殿堂級的作品,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劇及大陸的開放程度的提高,香港電影在經濟放緩的香港市場逐漸的走下坡路,97香港迴歸,它已不再是獨立於大陸的地緣政治實體,大陸電影逐漸的成為主流,2002年的《英雄》真正引領了國產大片的探索與發展,此後如雨後春筍般的產出,出現了《十面埋伏》、《集結號》《無極》等精典作品。2011開始可以算得上是國產電影崛起的階段,2016年國產電影數量激增並突破800部,相比之前有一個“量”的飛躍。2015年可以說電影元年,喜劇片《捉妖記》更是大放異彩,2018年起的懸疑片也是迎頭趕上,以及近年來的動作片和愛情片還有《囧》系列更是讓觀眾看到了中國電影人那種不屈不撓,臥薪嚐膽的精神寫照,我想,正是有這麼多優秀的電影人,才是大陸電影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上國際水準,在國際舞臺綻放光芒,摘冠無數。謝謝!





影視快遞小哥


關於這個問題,我給出的答案是,現在就是大陸電影的黃金時代。

怎樣去判定是不是黃金時代,我認為方式很簡單,就看這個時代留下的經典是否足夠多。

香港的黃金時代毋庸置疑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是群星璀璨的年代,至今讓我們神往,各個類型的經典電影層出不窮。說到那個年代,我的眼眶都是溼潤的,盡皆過火,盡皆癲狂,彷彿那幾十年香港電影獨得上蒼垂憐。但事實上呢,那個年代香港電影的產量有多少呢?1993年產量為234部,在大浪淘沙後,留下來的經典是多少呢?整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經典電影,應該不會超過100部,每年平均不到5部吧。

現在的大陸電影每年能留下來的經典有多少呢?因為還沒經過時間的洗禮,我不方便下結論,但我猜想應該每年3部總會有吧。每年能留下來3部經典,這算不算是黃金時代呢?

有目共睹的是,現在的電影票房越來越向電影的質量和口碑傾斜了,在這個趨勢下,我相信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電影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據此,我是否可以認為現在就是大陸電影的黃金時代,或者說現在就是大陸電影黃金時代的開始呢?

一定會有人罵,現在的大陸電影這麼爛,你還好意思說現在是黃金時代,你有沒有判斷力啊?朋友,請您去看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那時候的爛片也是一大堆。現在很多公認的經典電影,在那個時候也是被罵做爛片的,最著名的慘例就是周星馳先生的《大話西遊》。

以上為一家之言,歡迎批判。






七碗茶1990


中國內地電影經歷了長達15年的低潮期後,從2009-2019年馬上進入了一個黃金髮展十年。

2009年7月,《變形金剛2》打破沉寂11年之久的《泰坦尼克號》紀錄。而這一紀錄又被4個月後的災難片《2012》打破。


不過,屁股還沒坐熱的《2012》,在兩個月後,就又迎來了《阿凡達》的上映。上映數月的《阿凡達》最終獲得了13.6億的驚人票房成績,將這內地影史票房紀錄提高了2.6倍,這還不包括當時影院以及系統瞞報的各類數據。這是詹姆斯·卡梅隆導演作品第三次引進中國內地,也是第三次刷新了內地票房紀錄。

短短半年多,三次刷新內地影史紀錄,這在過去,在未來,都已經成為絕唱。

在《阿凡達》的助力下,內地銀幕數增幅大幅提速。同年,《唐山大地震》《讓子彈飛》《非誠勿擾2》的票房成績也都超過了4.5億。2010年年度票房大盤首次超過百億,同比增幅首次超過50%,中國票房正是進入全速時代。


2014年,《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票房在短短一個月內達到了19.78億,再次刷新紀錄。不過,當時眾多影迷與觀眾也為如此票房鉅製因為密鑰沒能夠延期最終突破20億而遺憾,因為此片上映最後一天仍然有1300萬的票房產出。

在2016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進口片逐漸獲得了密鑰延期的機會。當然,這跟大多數進口片也伴有內地公司的投資有關。

次年,《速度與激情7》繼續在一個月內狂攬24.27億票房,刷新內地票房紀錄。這也是內地影史的最後一個進口片影史冠軍紀錄,並將持續保持下去。


三個月後,現象級國產閤家歡電影《捉妖記》上映,最終通過各種手段票房達到24.4億票房,這也是國產片在院線改制後拿到的第一個票房冠軍。

國產電影也從2015年開始,也進入了全新的爆發期,《美人魚》《戰狼2》接連以10億甚至20億的跨幅打破新的紀錄。《戰狼2》也成為全球影史第一部闖進TOP60的非英語電影。

《戰狼2》票房最終達到56億,將《美人魚》保持的單片票房紀錄提高了67%!

2018年年票房大盤達到609億,刷新影史新的票房紀錄! 大年初一票房突破14億,單日票房的最高紀錄產生!


另外《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也都獲得了30億+的票房成績。隨著《戰狼2》紀錄保持將超過2年,下一部打破《戰狼2》56億票房紀錄的,還會遠嗎?

但問題是我們的電影產業工業化程度還不夠,現代化程度要提高,劇本、演員、導演、製片、發行等各個環節的銜接也有待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