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黑科技創新背後,誰才是“韭菜”?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美妝深度融合,美妝行業也在不斷進行智能化革新,逐步向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方向發展,轉型升級過程加速,從全球最大的跨國企業到獨立的初創型企業,都在進軍AI技術,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創新體驗。


無黑科技創新背後,誰才是“韭菜”?

▲理膚泉人工智能痘痘檢測


美妝黑科技的入局者眾,理膚泉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痘痘檢測;蘭蔻發明“膚色粉底定製儀”;露得清則推出了全球首款的3D打印面膜;寶潔公司推出了個性化“皮膚打印機”等一直為行業津津樂道。


還有隨著AR技術的不斷完善,AR試妝魔妝鏡、AI膚質測試、智能櫃檯、無人販賣機等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AI技術系統頻繁亮相線下零售,不論是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還是屈臣氏、卡姿蘭等實體美妝連鎖店,都開始著手AR虛擬試妝方面的領域。


科技賦能零售,門店驅動新價值


要想實現美妝與科技的結合,這對一家企業的生產、研發能力、消費者洞察能力、數字營銷能力還是人才培養和工作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消費者當然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2.5次元消費者被認為是提高客單或返單率的中堅力量。2.5次元是指虛擬與現實相交的地帶,他們即便在線下購物也會拿起手機查詢商品價格等信息。


利用科技真實演繹女生化妝後的美麗形象,迅速轉換不同風格的模式,這營銷效果和效率勝過傳統美導說N遍。


傳統美妝零售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美導的銷售能力,但新環境下更注重圍繞消費者、消費體驗做文章。對消費者來說,交易場景既滿足了“求美”的天性,也增強了購買慾。


無黑科技創新背後,誰才是“韭菜”?

▲屈臣氏內客戶正使用AR智能虛擬試妝


對門店來說,花錢引入黑科技,主要是為了增加坪效。“黑科技”本身就引人矚目。例如,新穎AR智能虛擬試妝模式自帶引流效果,能夠同屏通過大電視櫥窗,吸引人群駐足,這時候導購及時將客流引入店內,進行體驗或者介紹特價產品,就能真正實現盈利,提高成交量。


而且在試妝過程客戶可隨意嘗試彩妝品牌、實現彩妝樣品零損耗,加上系列產品的上妝效果立竿見影,降低門店對彩妝師的依賴,幫助門店減少人工成本。


隨著線下門店和線上爭奪用戶流量,很多美妝零售門店嘗試通過為消費者提供現場試用,個性化美妝等科技化附加服務,進一步加強線下的現場體驗感。然而,科技產品具有高客單、低毛利、低頻等屬性,銷售難度很大。如果僅僅想依賴黑科技幫助門店實現盈利,除非有充足的的資金流讓你調用嘗試。


不想被割韭菜,就做收割者


美妝黑科技潮流的到來,代表著美妝市場正在積極順應更加年輕化需求的改變,但也避免不了被馬上去複製生產進行營利活動的抄襲命運。


2017年,淘寶App中的“智能測膚”模塊天被爆與一款免費的手機拍照測皮膚質量的軟件“你今天真好看”部分頁面及檢測功能基本上如出一轍。最後,天貓承認說明和文案抄襲 ,並永久下線“智能測膚”功能。


無黑科技創新背後,誰才是“韭菜”?


而且,在人工智能AR試妝和AI膚質檢測風潮興起的同時,AR試妝鏡、AR化妝鏡、AR美妝鏡等AR美妝功層出不窮,被絲芙蘭、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廣泛使用。


千篇一律的技術、氾濫的概念、同質化的應用使得高科技公司傾心傾力投入的創新,被市場快速複製搶走份額,明顯喪失了獨有的優勢,被割韭菜。


誰是先行者,誰又是效仿者不得而知,甚至有人打著黑科技的旗號販賣天價的智能產品,而消費者未必能辨認原創和抄襲。


另一方面,為積極探索美妝科技時代,越來越多的與美妝巨頭公司不惜成本加大研發投入,譬如為加速成為美妝科技公司,歐萊雅集團2018年的研發總投入9.14億歐元,佔銷售額3.4%,註冊了505項專利,致力實現化妝品的數字化。


不過,在外資企業,科技佈局已深入到自身的技術儲備、人才儲備以及全方位的應用戰略;在本土企業裡,科技和數字化的應用絕大部分還停留在營銷及零售的戰術層面,更依賴與外部合作,而非內部投資與孵化。


無黑科技創新背後,誰才是“韭菜”?

▲歐萊雅合作的孵化園區STATION F


譬如與天貓合作利用大數據進行消費者營銷洞察及產品開發;與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智能零售設備,如AR試妝儀器、口紅販賣機等。在這波美妝智能化熱潮裡,唱主角的其實是科技企業。


但隨著美妝黑科技的能量迸發,也會喚起本土企業的品牌意識和競爭意識再次覺醒,積極推進科技革新,逐步縮小與國際巨頭企業的差距。


無黑科技創新背後,誰才是“韭菜”?


在“美麗經濟”的時尚產業中,智能元素的介入已經成為潮流趨勢。


在未來科技化、定製化的美妝趨勢時代,各大美妝品牌會創造出更多高科技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新賽道會愈發擁擠。


對於企業來說,無論是主動“湊熱鬧”,還是“被改造”,捨得推進科技革新,守住競爭制高點,才能避免淪為“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