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鄉村觀察:年未盡就想著返城,年味已淡忘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道出春節在全體中國人心中的分量。臨近年關,漂泊在城市裡的農村打工族都陸續踏上返鄉過年的行程,春運成為中國獨特的風景。人群中匆匆而行背影略顯焦急,手中的車票是濃濃的鄉愁。飛機、高鐵、火車、大巴、摩托,冷冽的寒風阻擋不住滾滾車輪迴家的心情。

春節鄉村觀察:年未盡就想著返城,年味已淡忘

騎摩托車返鄉的民工車流

曾幾何時,農村過年十分熱鬧,年味十足。福年豬、撈塘魚,醃製老魚臘肉;磨豆腐、扯麵條、打年糕,儲備過年食材;還有買蔬菜、瓜果小吃,添置傢俱,清潔大掃除……,正月裡更是走親訪友,歡聲笑語,爆竹齊名。得空時鄉鄰熱情寒暄,麻將桌上見真章。孩童們刮炮、摔炮、沖天炮好不熱鬧。


春節鄉村觀察:年未盡就想著返城,年味已淡忘

臨近春節,鄉村小集市熱鬧起來

曾經的年味雖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感受到歡樂、祥和。年味是父母的殷殷期盼,是常回家看看的再三囑咐。年味是家鄉人準備過年忙碌的身影和開心的笑容,是家鄉臘月“趕場”的喧鬧和繁榮。年味是親朋好友團聚時的歡快氣氛,是對美德的竭力弘揚,尊老愛幼,平等互助,憧憬未來。年味裡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飽含著人們對吉祥如意的嚮往,對和諧美滿的渴望,對至善至美的執著追求。

現今,返鄉過年的心情和行動是有,農村的年味卻逐漸淡薄,乃至被淡忘。


春節鄉村觀察:年未盡就想著返城,年味已淡忘

現今,過年彷彿只是走個過場。懶得置辦年貨了,到超市一次性採購完成,甚至連團年飯都到酒店去吃。很多人是回也匆匆去也匆匆,回家一趟家裡的板凳沒坐熱,被窩沒睡暖,就開始忙著訂回程務工的車票,盤算著外出。對於小孩子來說,過年所謂的好吃的好玩的和平常無異,壓歲錢也全是毛爺爺了,很多小孩子都是拿著一些高級的現代玩具。


春節鄉村觀察:年未盡就想著返城,年味已淡忘

而今農村也流行電話拜年啦

至於走親戚,更是過場一樣,只是見面聊下天,相互給小孩子一些壓歲錢,飯可能都不吃,再也不見小時候的酒桌了,圖方便的話,有電話拜年、短信拜年、視頻拜年,未來拜年的方式還可能更時尚,但這對拉近心靈的距離幫助不大。連拜年短信都是群發雷同的,這裡面還有幾分真誠?吃年夜飯時還在低頭玩手機,那不是手機的錯,是與同席人的親情不夠濃了,人情淡了,年味也就淡了。

春節鄉村觀察:年未盡就想著返城,年味已淡忘

民工潮引發的進城務工熱,讓農村人的生活節奏也變快,越來越忙了。只顧埋頭工作、掙錢,而對於金錢大於一切的人來說,心中的年味確實是越來越淡了。時代的進步,經濟條件的改善,也讓農村的小孩越來越洋氣,童年的樂趣已經不在充滿鄉土氣息的傳統遊戲中,完全轉移到網絡世界。

新時代的農村看著要邁入“現代化”了,然而這種生活狀態真的是農村的人們所向往的嗎?


春節鄉村觀察:年未盡就想著返城,年味已淡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