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中国夜莺

迪里拜尔,世界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芬兰国家歌剧院终身独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内各项重大声乐赛事评委。她是被全世界赞誉为唱响世界的“中国夜莺”。

她在歌剧舞台上成功塑造了几乎囊括了所有花腔女高音的重要角色,她还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及交响乐团合作过不计其数的音乐会,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九十年代,她被世界著名歌剧导演蒋卡罗·德·莫纳柯聘任为德国波恩国家歌剧院的独唱家。随后,两次赢得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尼尔松设立的大奖———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2003年获中国唱片社金唱片奖和最佳表演奖。2016年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迪里拜尔哈尔滨大剧院独唱音乐会

在她身上可以冠以很多修饰词。可以说她是民族的,她把民族唱到了家;可以说她是中国的,她走到哪里都要说:“我的老师在中国”;当然,也可以说她的世界的,她被瑞典和芬兰誉为“国宝”;可以说她是神奇的,她精通意大利、法语、英语、芬兰语、瑞典语等五国外语;你也可以说她是质朴的,多年之后,她坚持回到祖国,她说她有这个义务;可以说她是美丽、骄傲的,奥巴马访华,就是她献上《一杯美酒》;也可以说她是坚强、坚毅的,旅居国外,她穿越了孤独、跨越了困苦,甚至吞咽了生死;你还可以说她是性情的、多情的……但是,归根结底,我们应该说她是真实的,单纯的,纯粹的,此刻,中国夜莺已经涅磐归来,再度唱响的不仅是中国骄傲,还有中国神话。

坚持用“里”字 付出就是一种美丽

迪里拜尔曾说,她这个名字在维吾尔族语中是“美丽”、“给予”的意思,如果从字面意思上来说,翻译成汉语这个名字应该写成“迪丽拜尔”,不过,迪里拜尔说现在这种写法是她自己坚持的,因为感觉上跟“给予”更加贴合,她说付出其实就是一种美丽。不管是付出的美丽,还是真实的美丽,在我们面前的迪里拜尔确实是美丽的,不眩目,但很真实的美丽,然而就是现在这个美丽的女人,当年同样美丽的女孩却因为身材的娇小差一点和艺术道路失之交臂。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迪里拜尔哈尔滨大剧院独唱音乐会

迪里拜尔的身材相对于大多数维吾尔族女孩来说,确实是太过“小巧玲珑”,所以,当年无论考哪儿都被拒之门外。迪里拜尔坦诚地告诉我们,她放弃过,跑去“上山下乡”,不过,不知道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迪里拜尔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闯进了新疆自治区歌舞团,当了三年的学员,师从于郭凌弼老师,也就是这三年给迪里拜尔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迪里拜尔《唐宋名篇》演出现场

为了保有迪里拜尔与生俱来的维吾尔族演唱方法,新疆歌舞团特别组建了一个五人党组,由党组挂帅对迪里拜尔的生活和各方面进行特别调配,甚至还专门为她调来一个钢琴伴奏老师,找到一架钢琴,这在当时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并不容易,到今天迪里拜尔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庆幸而感动。

时刻不能忘 “我是中国培养出来的”

改革开放后的国门打开,给了迪里拜尔更为旷阔的演唱空间,1984年的米·海林国际歌唱比赛让迪里拜尔这只中国夜莺振翅飞出了国门。她被瑞典、芬兰大使赞为的“国宝”,她被乐评人封为“水晶之声”,她唱遍了全世界有音乐的疆土,可是,走到哪儿她都要特别强调,自己“是中国培养出来的歌唱家,我一站在那儿,他们都说她的老师在中国”,这应该是迪里拜尔最大的骄傲。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演出中的迪里拜尔与肖雄

成名多年,迪里拜尔仍然单纯地保持着她的直爽和率真,她说:“我一回国他们都说,一写个什么东西,什么旅欧、旅美,我特别不爱听这样的话,我就是迪里拜尔,我的简历的第一句,永远是我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歌唱家,我确实在外边一个老师不认识,所以不是说我不愿意去学,我有问题我回国。”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凤凰涅磐,从此永生,夜莺再三涅磐,不为永生,只为歌唱。迪里拜尔回来了,为了她的归属感,更因为“我是我们国家自己培养出来的歌唱家……经历那么几十年的在外面的奋斗,我把自己现有的和我在国外学到的,我在那边的经历,我再带回国来,我们应该有义务去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就是祖国的未来,这个很重要……”


《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

2020年1月3日 荣归京城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驱动文化传媒出品

演出简介:

《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以其浓烈的文化内涵倾倒无数观者,自1999年首演至今,二十年长演不衰,已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几十座城市演出超过百场。
与以往音乐会“诗文加配乐”的形式有所不同,本台演出的音乐是由十数位活跃在当今严肃音乐创作领域的作曲家,包括顾冠仁、叶小纲、莫凡、赵季平等人以诗词文句和朗诵者的声音为素材专门创作的音乐品,力争做到诗与乐浑然一体,最终形成一种完整而新型的艺术形式。

表演艺术家乔榛、肖雄、瞿弦和、张凯丽、迪里拜尔、袁晨野、康庄、蔡浙飞、吕中、宋春丽、张晶等人在指挥郑小瑛带领的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朗诵中国唐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词文赋,这些作品多为大众所熟知,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既有充满忧患的《岳阳楼记》,又有历史感极强的《长恨歌》;既有借景抒怀的《蜀道难》,又有伤时悯人的《琵琶行》;既有凄婉哀戚的《钗头凤》,也有旷放豁达的《将进酒》……此外百名天真学童为观众诵读千百年来一直作为蒙学经典的律绝名句。

观众们将随着美妙的声音,与朗诵艺术家一同“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到九重”,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的旅程。

演出节目单:

迪里拜尔 | 走近“唐宋名篇”中的“中国夜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