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擔重任 忠心為民——記木咱鎮坡貢村村民委員會主任田維浩


力擔重任 忠心為民——記木咱鎮坡貢村村民委員會主任田維浩


木咱鎮坡貢村村委會主任田維浩,自從2014年進入村委班子以來,憑著一顆為村民服務的初心,無論是在東峰林大道拆遷、安置現場,還是在脫貧攻堅奮進的路上,都留下了他奔忙的身影和揮灑的汗水,為村裡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服務村民 他任勞任怨

人的特長,有時候是天賦使然,有時候是環境逼迫。田維浩是一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人,他話不多,但是,每一次開口,總能說到問題的點子上、切中關鍵部位。因此,在村裡,很多村民有事,總願意跟他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他,也從不讓村民失望。事實上,村民之間的矛盾,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把問題擺出來、把話講透、講明,村民大多還是理解的。換一種說法,其實就是爭口氣的問題。抓住了這一核心,田維浩總是能心平氣和地解決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可以說,在進入村委會之前,他雖不是村幹部,卻在扮演村幹部的角色。

2014年,田維浩被村民推舉為科技副主任,真正成了村委班子的成員。面對村民的這份信任,田維浩在平靜之餘,也深深感到肩上的擔子不輕。如果說以前村民信任他,願意找他幫忙,那是站在朋友、親人、鄉里鄉親的角度,成功和失敗,並不影響什麼。但是,進入村委會之後,他就代表了村裡、代表了組織,心中從此就多了一份擔當和責任。

田維浩心裡很清楚,村幹部就是為民服務的,必須要堅持原則、處理事情“一碗水端平”,做到對得起良心、對得起組織、對得起村民才行。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樣乾的,正是這種不偏不倚的工作方法,他處理的事情,總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推敲。找他解決事情的村民,還是一如既往的增多。

村民田洪就不止一次地說過:“田主任心思細密,他能一下子看到事情的根本,也明白村民的心理。處理問題思路清晰,方法靈活多樣,老百姓很信服。”

2017年換屆選舉,田維浩當選為了村委會主任。時年,義龍新區東峰林大道木咱段開工建設,需要拆遷不少民房、需要徵撥村裡的部分土地,事關老百姓的利益,田維浩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帶領其餘的村幹部,日夜不停地走村串戶,反覆講解、宣傳國家有關政策,他想要告訴村民的是,土地徵撥、房屋拆遷之後,可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但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搞建設,這是村民幾代人的夢想,也是為子孫後代謀福利的大事、好事,應該全力支持。事實上,他的功課沒有白做,在整個東峰林大道建設期間,各方面工作都推進得有條不紊。全村安置區120多戶,在田維浩的努力下,克服了一系列困難,最後歡歡喜喜地搬進了新居,過上了幸福生活。

短短几年的時間,東峰林大道木咱段已經建成通車,村裡集貿市場、娛樂場所建設相繼竣工,很多村民在茶餘飯後,總是談及田維浩主任為他們做的點點滴滴,言辭中不乏敬佩和感激。村民易華雲逢人便說:“徵拆那陣,老人體弱多病,臨時安置點條件又相對差一些,真的很難,有幾次都快扛不住了。好在有田主任的幫助,不時開導我,要不然,也不會有現在的好日子、好生活。”

脫貧攻堅 他一絲不苟

田維浩認為,脫貧攻堅是政治任務,對村民的信息、各種數據把握精準,這是必須的,也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基層。而且轄區必須有產業、老百姓能夠通過多種渠道增加收入,這才是根本。為此,他與班子成員多次討論、多次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反覆研究地方資源特點,決定在村裡適宜區域發展效益好、見效快的種植產業。

過去,村裡的壩區只能種植零星的水稻,除肥料、翻地、勞務等投入之後,收益有限。面對這種情況,田維浩與村民共商,決定把村裡近800畝的土地流轉給公司,用來發展蔬菜種植;籌集資金30萬元,在壩區適宜區域建起了蔬菜育苗大棚;科學引導村民種植了上千畝的金銀花。一系列產業項目的落地,有力地夯實了村裡的發展基礎,為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提供了保障。

除此而外,他想方設法為村裡增添了4臺變壓器,一舉改變了村裡電壓低、電量不夠的問題;村裡的路,以前雖然進行了局部硬化,但是很多村組,受地理條件、資金不足限制,一時還無法解決。田維浩便會同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次與上級部門聯繫、協商,竭力爭取幫扶資金和項目,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便完成了全村通組串戶路百分之百覆蓋,解決了“小康路”的問題。

正是田維浩及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組同志的不懈努力,坡貢村的精準扶貧工作才得以順利推進,才得以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

疫情防控 他奮勇爭先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坡貢村是全鎮的西大門,交通路網四通八達,防控工作難度較大。但是,田維浩沒有退縮,他除了要在宣傳服務點值守之外,還必須調配好人員,分兵幾路開展工作。

村裡返鄉農民工不少,對他們的穩控工作是重點,為此,他必須一戶戶、一個個走訪宣傳到位。而且,隨著疫情發展形勢的變化,他必須要帶隊在村裡反覆巡查,勸返外出活動的村民、勸阻各種聚會。在抗疫特殊時期,他每天都是早早出門,一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躺在床上,他也常常無法入睡。這畢竟是事關村民生命健康的問題,他必須考慮到各種可能,必須想好各種處置措施。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今,村裡所有的防控對象他都已走到,宣傳政策、檢測人員車輛,他記不清有多少次,他只知道,在他手中,防控工作沒有遺漏。而今,疫情還沒有過去,他必須繼續奮戰在抗疫一線,因為,身後,是可親可敬的父老鄉親!(張學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