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油田老一井


玉门油田老一井

玉门油田老一井

  玉门油田老一井位于酒泉市玉门市老市区南坪石油河东岸台地老君庙南。玉门油田老一井是指甘肃油矿筹备处在老君庙最先开钻的1号油井。1939年3月13日,玉门油田的开拓者、中国杰出的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等人在老君庙原址以北15米处确定井位,用人工方式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日产量达10吨。孙健初将该地区命名为老君庙油田,从而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1940年春,由甘肃油矿筹建处从四川调来柴油动力抽油机安装到1号井上,1号井成为当时较为先进的第一口机械采油井。继1号井之后,到当年十月在老君庙地区先后打出了8口油井。1941年10月,1号井因井壁坍塌,油层堵塞,宣布报废。1953年3月,采油厂对1号井修复加深,再次出油。1962年,油竭停产。至此,该井23年累计生产原油845.9吨,生产天然气17.73千立方米。老一井因抗日战争期间发现并开发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享誉全球。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田就用多产油、产好油的方式,有力的支持了抗战。全国解放后,玉门油田又为全国各大油田输送了10万干部职工和4000多台套设备,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为纪念这段历史,1954年在油城公园修建了孙健初纪念碑;1989年,玉门油矿在建矿50周年前夕在老一井原址安装了抽油机,树立了纪念碑;1994年在王进喜故乡修建了“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近年来,玉门油田又建设了矿史展览馆,对游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4年7月1日,国家旅游局已经把玉门油田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玉门油田老一井是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发展历史的摇篮,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2011年12月2日,玉门油田老一井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