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的性格特点怎么样?

大唐支书


话说陕西人

陕西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善良豪放,勤劳智慧。陕西在历史上,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人类原始文明一棵耀眼的明珠,从蓝天猿人,到半坡遗址的发现,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远古的炎黄部落就位于陕西地带,威风凜凛的封建王朝,秦朝的中心位置就是今天陕西的咸阳,秦始皇更是威震世界的千古一帝,被誉为世界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就在骊山之下,在历史上西安被称为十三朝古都,著名的盛唐时代,曾开辟了中华民族空前绝后的辉煌。是名符其实的泱泱大国,令世界臣服。名人佚事不胜枚举。辉煌富丽的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毁于西楚霸王之一炬,真可惜!西汉的司马迁著《史记》,也是非常辉煌的一页。总之陕西在中国的历史上,占始祖之重地,承始祖之恩德。秉赋皇帝聪慧之气,兼容并蓄仁爱豁达之量。真是地道的炎黄子孙。

有人说陕西人恋家,这句话说的很对。恋家是一种担挡,是一种责任心。不管出门在外当了多大的官,也不管在外挣了多少钱,陕西人都有个特点,就是总恋着家里的老父老母,恋着理家育儿照顾老人的妻子,恋着年幼的儿女。每年都要抽空反家一两次,以解眷顾之忧,以尽人子孝道,以行人夫之责,以补人父之情。陕西人是有血有肉的的有情之人,不但于家如此,于国照样如此。陕西的浦城有个著名的将军扬虎城。在抗日时期,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他忧心忡忡,不顾自身安危,与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烽火狼烟,舍生取义。这就是陕西人。爱国人土国民党原老于右任是陕西三原县人,晚年身居台湾,爱国恋家,耄耋之年,长吟“望我大陆”的诗篇,渴望祖国的统一,感天动地,这也是陕西人。

有人说陕西人勤劳,不错这正是陕西人的又一个特点。陕西人地处黄土高原,南北狭长,山多地险,地型复杂。自古就有为生计肩挑腰背的习惯。负重而不叫累,劳苦而心情常乐。人都知道著名的陕北民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背上一捆柴薪,口里一曲歌,陕西的汉子再苦再累,不形于色,观其形乐而不忧,听其声山歌不绝。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曾经是新中国的发祥地。白洋肚子毛巾红腰带,把红军迎过延河来。开荒地,大生产,革命的力量大发展。自为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永放光芒。这就是陕门口人的特长。

有人说陕西人有智慧,不错陕西人确实有智慧。陕西人活泼豪放,热情好客,爱说爱唱。陕西人不论男女老幼随便都有一声吼的秦腔段子,唱起来苍桑大气,气象宏伟,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就陕西的方言来说,是非常丰富和智慧的,远不是火山视频上鳯毛鳞,角挂一漏万的些许披露。什么“快叫欢,跑叫撵――”之类,只是肤浅的点滴,它还有更深层次的礼节褒贬之含义,在使用上更讲究对象和场合。现实生活的应用非常丰富灵活。真是把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就平常生活的“吃”、“穿”、“住”最普通现象,都是很有讲究的,烹饪界公认的厨祖,就是陕西合阳人伊尹。陕西饮食,曾为中国饮食文化创造了多项第一。可以这样说,陕西是中国文化的根基,陕西的服饰文化曾引领过潮流。在中国服饰版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陕西人识大体,有气度,善交友,心诚善,有智慧。希望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朋友到陕西来,鉴赏一下陕西八百里秦川的八大怪,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带,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太有趣了,哈哈哈……。





老赵23403


陕西土著来答。

以下特点都是相对于外省的,且不能概括所有江苏人:

1.普遍比较豪放,脾气不是很好。

2.比较守规矩。

3.自律性较强,很少沉迷于各种瘾,除了吃面的瘾,有时候还爱打个麻将。

4.做事谨慎,思维周密。。

5.注重安稳,缺乏冒险精神,在人生选择上偏向保守。最热门的职业是事业单位、国企和公务员,愿意创业或者在外企打拼的很少,长期的皇城思想影响。

6.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毕竟是教育大省么。

7.和外省人相比,活得不够洒脱,容易“举轻若重”,对很多事情看不透、放不下。

8.待人方面,很实在,没什么坏心眼。就是比较慢热,而且对于交朋友的选择比较挑剔,不是谁都能成为“伙计”的。


华商网


做为一个地地道道滴老陕,如果有外地滴朋友问我这个事,真不好回答。哪就从民俗民谣入手看陕西,看陕西男人滴豪壮,女子滴水灵。(先吃饱,再说事)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一头驴两头牛都是牲口!




车子莫铃,压人不疼,车子莫闸,不准带娃。罗罗面面,油馍串串,猪肉扇扇,蜂蜜罐罐,我娃是个福蛋蛋!福里生,福里长,从小就能把福享。



羞、羞、把脸抠,抠个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的豌豆打一罐 。月亮爷,明晃晃,我在河里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发娃娃上学堂,读诗书,写文章,一考考上状元郎,喜报送到家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滴,吃米糠;炒菜滴,光闻香;编席滴,睡光炕;做棺材滴死路上。 饿死饿活、不给财东干活。



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左眼跳得扑塌塌。 黄狗黄狗你卧下,媒人媒人你坐下。叫我给咱(ca)烧茶吵芝麻,吃饱喝够再说话。 他大伯(bei),你听着:咱娃还小十七八,看不了钥匙当不了家, 千万给寻个好阿家(婆家)。



帽子戴地端,媳妇来地欢。帽子歪歪戴,媳妇来地快。咱俩好、咱俩好,咱俩关关(合伙的意思)买手表,你掏钱我戴表,你没媳妇我给你找,给你找个阿庆嫂。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一顿饭莫有辣子嘟嘟囔囔。


你一我一,杀狗劝妻;你两我两,错斩李广;你三 我三,寇准升官;你四我四,岳母刺字;你五我五,庵堂认母;你 六我六,龟山藏舟;你七我七,霸王别姬;你八我八,状元祭塔; 你九我九,贵妃醉酒;你十我十,游玩西湖。


(乡党们请补充,让外地滴伙计了解陕西)



NaLi哪里哪里


陕西人豪爽,耿直,刚烈,有大丈夫志在远方之气魄,作为陕西人,更自豪与秦始皇冲出潼关灭六国的伟大统一事业。

从半坡文明开始,这里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朝代,西周,秦,西汉,隋,唐等等,都以这里为都城。陕西人身体健壮,“国”字型脸具多,陕西人厚道但又执着,爽直豪放而温厚,喜欢吼秦腔,“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最朴实的民风。陕西人厚道好客,接待客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醉方休。陕西人心善诚实,民风醇厚。

自古长安帝王都,陕西人聪明,人才济济,历史上的名人也很多,如白居易,孙思邈,司马迁等等。至今,陕西也是文化最为发达的省份,现在的陕西人文化素养高,自身修养高,文雅,温厚,热情大度,最文明是陕西。

本人以上观点,只针对悟空问答答题。(喷子嘴下留情)

有缘都是朋友。



潇洒芳子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些年,特别好的一点是,心理学越来越被很多人所关注,但是坏的一点是,心理学越来越被很多人所滥用。类似这样的问题陕西人是什么样的?在心理学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举个例子讲,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是什么样的?独生子女的孩子性格是什么样的?留守儿童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还有很多被污明化的词,如:妈宝男他们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心理学的确就是重点研究性格的

说起性格这个词,那也是抓起心理学的七寸,心理学的确就是重点研究性格的,当然我指的是过去的传统心理学,因为过去传统心理学主要就是抓住一个人,个体的性格特点,后来人们觉得研究个体性格,我们能够把一个的人的性格研究准,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或者通过其他性格的心理学研究,人们就能把握的八九不离十,但是人们会发现,这些理论到了社会中到了现实中,它有变化,于是就有了新的心理学发展,这就是社会心理学。

陕西人的性格三个字——"楞"、"蹭"、"倔"

说到性格,我在给大家讲一点,我记得又一次我去重庆,给重庆温泉小镇的一个房地产老板上课,上完课他跟我说:其实你们陕西人很厉害。我说:哪里厉害?他说:在全国的五星级酒店的人力资源的系统里面,有很多是陕西人。我就觉得很奇怪,陕西经济不算发达,在全国上述落后,是什么东西会使得五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的系统里面有那么多的陕西人?他说,这个是由于最早的时候,在陕西有很多的古文物,就发展了旅游经济,于是最早的一些五星级酒店在陕西就会有投入,于是就培养了一批人才。我们再来看,如果你回到了陕西,或者说你从外地旅游到了西安,当地人就会告诉你说,我们陕西人的性格三个字——"楞"、"蹭"、"倔",我就很难理解,拥有这三个字的性格,在五星级酒店这样的一个服务的行业里面,他吃的开吗?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过去的某一个省的性格标签,其实是在不同的情景之下是有很大的变化的,而关于这一点,我后来在讲精神分析的时候,在我的新精神分析的时候,我又提出一个词叫做“情景人格”,当我们说人格,是早年家族环境塑造出来的,于是我们经常会一些人怪罪父母,造成了自己这样的性格,但是人们在不同的的情景下,性格变化很大,如果只注重原生家庭,那么又是一个被滥用的心理学词汇,张口闭口随便的一个人就说原生家庭,把一切责任都往原生家庭上推,但是原生家庭所塑造的性格,在不同的情景中会表现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的。

人的性格是依情景而灵活,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每个人,固有的原生家庭跟我们培育了一部分性格,我们固有的当地的人物环境又会给我们塑造一部分文化性格,我们在某一个社会,某一个单位上班打工,职业素养又会对我们产生新的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所以人的性格是依情景而灵活的,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而这也是绝大多数人该有的状态。如果一个成年人,别人在说,你在某一个情景环境下,你的性格变现不够加的是时候,这时候你不能再把责任推给一个固定的文化,或者推给你的原生家庭,我们想要说的是,原生家庭真的不能背这个锅。

上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说他当时也研究了很多年关于人的性格,他说最后他的结论就是,除了极少数那有人格障碍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很固化,社会中多数人都是混合型的。

巴拉姆效应

我在反对武志红的那本书里面,我也写了,大家都知道凝聚人心的聚,英雄的英,这个聚英国。这里专门提到,在心理学最多的一个效应是巴拉姆效应,一旦人们对性格做出了一个划分,那么人们就会先入为主的找证据去佐证,你是这样的性格,就如同我们只要给陕西人贴上一个便签,"生"、"楞"、“蹭”你一定就会从他生活中各个表现去佐证这一切,然后你就会得出一份令你满意的答卷,令你满意的这个答卷是真的吗?就如同有人给贴上中国人贴上一个聚英国的标签,你一定会找到一大堆证据来佐证这一切,然后得到一个令你满意的答卷,这个答卷是真实的吗?

还是那句话,出来极少数人格障碍的人以外,他们的性格具有一些固化的特征以外,生活中的多数人都有非常明显的情景效应,我们多数人的性格都是混合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赵小明心理团队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博士贾谊对秦人(陝西人)有个评价:“睘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侈靡相竞。”

何为“侈靡相竞”?他在《治安策》写得很清楚:“《管子》曰:礼义廉恥,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秦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敌,六亲殃戳,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他说的是秦朝,千百年來也遗传一部分陝西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认为:“秦乃西戎”。那么西戎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这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就有回答,这里就不謦言了。

古代秦人侈靡,现代陝西人又如何?早上看了《今曰头条》一题:“西安人与洛阳人争什么?”评论中一些陝西学者把西安说成中华民族发源地。令人惊讶!联想到他们反《史记》,黑司马迁,贾谊,洗白秦始皇等一糸列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说明陝西有些人依然秦风未改,侈靡相竞,好大喜功。

每次去陝西采访,都会产生一个疑惑:秦始皇陵墓上栽种很多树,但广阔的黄土高坡却难得看几棵树。是土不长树,还是人不种树?任凭黄土大地龟裂似渊?


严家庆


陕西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南北纬度跨越大。

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央央平原、陕南绿水青山。陕西人的性格也和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


陕北人,朴素耿直。从《平凡的世界》这部来自黄土高原的文学巨著就能窥见一二。


关中人,以西安,渭南,咸阳为代表的关中地区。广阔的平原,大聚居的城市和村落布局,让生活在这里的陕西人豪爽,刚强,讲义气。这一点从陕西关中八大怪当中就能窥见一二,“馍馍像锅盖”“面条像裤带”“油泼辣子一道菜”“帕帕头上戴”“秦腔不唱吼起来!”这就是陕西人。


陕南,也是秦岭这一南北分界线以南的地区,陕南山水相连,山路蜿蜒盘旋,民居也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地处山区,这里交通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这里的陕西人仍旧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善良、朴实、不怕困难,坚强是他们的性格写照。虽然山区交通不发达,但这里信息并不闭塞,一些落后的农村,这里的村民们人大多出门谋食,或独自一人,或成群结伙外出打工,用勤劳致富。


总之,陕西人的性格具有陕西地理风貌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陕西人陕西事儿


陕西人最明显的性格特点是:说话太直不够委婉,言语之间缺乏了一丝委婉。陕西人说话时重读声母而轻读韵母,说话唱戏都好像是在“打枪”“放炮”一样直来直去。外地人听“秦腔”感觉好像在狂吼,但陕西人就爱听秦腔那个豪爽的感觉。 “直爽、豪放”是陕西人的标志。

陕西人传统观念较强,心底善良。“路见不平 ,一声吼”是陕西人的性格特点。陕西人耿直善良、宁折不屈、憨厚有余、但委婉不足。 著名作家贾平凹笔下的主人公,往往都带有陕西人的性格特点。


娴雅文苑自媒体


豪爽,热情,大方,生倔,直率……


我乃真笨真笨


听一听“信天游”就知道了,那刺破长空万里的一声吼,深入心灵,震人肺腑,从中我们就可得知一二。个性粗犷,对人豪爽热情,不计蝇头小利,一身乡土气息,说的就是我们朴讷敦厚的陕西人。

从古至今都存在的窑洞就能看出,他们不追逐商业利益的得失,更保守于喜欢安于现状。

吃的是粗茶淡饭:一个硕大的面碗就解决一天的饮食问题;

穿的是朴实无华:一件羊皮小袄身上一裹,头上披个白羊肚毛巾就能解决穿衣问题;

活的的个性洒脱:腰间别个大旱烟杆子,就能其乐融融给你来一段荡气回肠的秦腔。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情,贫瘠的黄土高坡练就了这片区域淳朴的民风,延绵千里的秦岭养成了这片区域善良的人性。

伟大个革命圣地延安,使我们革命先辈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长久立足,就足以证明陕西人的热情和坚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