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印度最早建塔是为放置释迦牟尼的舍利,供人们纪念崇拜。塔作为藏有佛真身舍利的物件自然也成为佛的一种象征,在佛教兴盛的时代,各处都兴建寺庙,有寺必有塔。

辽代,圣宗、兴宗、道宗三朝大力崇佛,特别是兴宗与皇后萧氏酷好佛教,道宗(皇后长子)登位,萧后被尊为皇太后。

应县木塔的前世今生

故在道宗时,更加雕印佛经,修建寺院与佛塔,许多寺院和佛塔中保存着宝贵的经书,现存的大同善化寺、华严寺,以及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都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建筑。

金灭辽后,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应县地域归西京路所辖。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的前世今生

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金明昌六年增修完毕。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应县木塔的前世今生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木塔采用的是榫卯结构,其核心精髓在于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的套筒结构。这种特殊的柔性结构体,不但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将力向下分散到各处,还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具有抵抗一定外界压力的神效。

历经千年的洗礼,应县木塔已经成为木头建筑里面的传奇。

应县木塔的前世今生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以及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