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臭毛病不改容易引起高尿酸或者痛风?

依人健康


高尿酸与痛风是一种很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人体内的嘌呤代谢障碍导致的,这种疾病与人的很多日常习惯有关,具体指什么呢?

什么臭毛病不改容易引起高尿酸或者痛风?

高尿酸主要是人体缺乏尿酸代谢所需要的尿酸酶,导致尿酸无法被分解,而积聚在人体内,出现尿酸排泄障碍、尿酸生成过多的现象。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出现高尿酸并不都是痛风,高尿酸只是痛风的一个必要条件,有部分高尿酸患者会发展为痛风。

如果一个人长期过量饮酒,体重超重或肥胖,患有糖尿病,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肾功能受损,或者家族遗传患有高尿酸血症;平时吃饭吃的富含嘌呤的食物过多,比如动物肝脏、凤尾鱼、沙丁鱼、肉汤、豆类、蘑菇等食物,这些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均可导致人体尿酸升高,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发展为痛风。


健康之初呼吸科


古代人描述痛风为“百虎历节”,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像被100只老虎咬住了关节,这样的疼痛可以想象到有多痛。

1 级疼痛:轻微疼痛,对日常生活没什么影响;

2 级疼痛:比较疼,走路的时候感觉不对劲;

3 级疼痛:很疼,走路时需要踮着脚或扶着桌子;

4 级疼痛:疼痛很强烈,需要躺在床上,下半身一动就痛,上半身忍痛可以活动一下;

5 级疼痛:剧烈疼痛,躺在床上,直不起腰,一动就痛。

痛风的致病因素

痛风的本质原因是体内的尿酸升高,造成了尿酸盐在关节处沉积。大部分痛风患者的直接原因是饮食上没有很好的均衡,摄入嘌呤过多,长此以往引发高血酸症,进而造成痛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嘌呤摄取量增加

经常喝酒、吃肉,嘌呤的摄取量会增加,嘌呤在体内代谢转化为尿酸,导致尿酸含量增加。酒精会使得体内嘌呤含量增加,还会影响到尿酸的排出,导致尿酸含量偏高。所以平时应该少喝酒、少吃肉。高嘌呤的食物不可多吃,比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等。

2、尿酸排出障碍

尿酸排出少可能是代谢异常导致。日常作息不规律是导致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嗜酒也会导致尿酸排出量减少。

3、遗传因素

痛风也可能是家族遗传所引起的。有家族遗传史的得痛风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类患者因为缺少某种尿酸代谢相关的酶,导致尿酸的代谢出了问题,因此更容易得病。

改变4个生活习惯

尿酸自己降下来

1、饮酒

乙醇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而诱发痛风发作,无论是白酒还是啤酒还是黄酒还是洋酒都一样。其原因在于:

(1)乙醇代谢使血乳酸浓度升高,而乳酸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致血尿酸浓度升高;

(2)乙醇促进嘌呤代谢加速而使血尿酸浓度快速升高;

(3)酒类可提供嘌呤原料,而且饮酒的同时会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食物。

解决方法:不喝酒、多喝水

对于痛风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不能少于2000毫升,但是不能超过3000毫升,对于心功能不全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要控制饮水量,不然会加重心脏以及肾脏的负担,喝水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选择。

2、暴食

一次性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食物,比如肝、肾等动物内脏,海鲜、牛羊肉等肉食,可使血尿酸快速升高。此外,食物的加工方式也影响嘌呤的摄入量,肉汤中嘌呤含量远远大于肉食本身的嘌呤含量,所以,羊杂汤、涮锅汤等汤类是高危食品,痛风患者尽量少食汤类食品。

解决方法: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 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

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量,少吃碳水化合物。此外,还应该少吃蔗糖、蜂蜜,因为它们含有高果糖,这将加速尿酸的产生。嫩扁豆、绿蚕豆、新鲜豌豆含有大量嘌呤,也要谨慎食用。

★ 限制动物蛋白摄入

多食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等食物,它们含嘌呤量较少。尽量不要吃肉、鱼等,如果一定要吃,应该煮肉不喝汤。这是因为嘌呤很容易溶于水。

★ 多吃碱性食物

如蔬菜、土豆、水果等,可以降低血液和尿液的酸度。西瓜和冬瓜不仅是碱性食物,还具有利尿作用,对痛风患者更有益。

3、着凉

关节着凉,比如冬天未保暖夏天吹空调等,关节局部温度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容易在关节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而诱发痛风。醉酒后着凉是痛风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解决方法:注意保暖

对于保暖,建议在外出的时候不要裸露脚脖,晚上睡觉可以选择穿袜子,睡前不妨泡个热水脚,但是如果在发作期,则是不能泡脚的。

4、关节活动

关节的过度活动,会导致关节局部的乳酸浓度升高(肌肉觉得酸痛时,即是乳酸堆积所致),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液pH降低。而尿酸的溶解度和组织液pH相关,组织液pH越小,尿酸越容易结晶沉积,从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解决方法:注意休息,运动适当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更适合痛风高尿酸的朋友,游泳,慢跑,快走,太极拳,骑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时间建议放在清晨或傍晚,太晚训练可能会影响睡眠,睡眠不足也会导致尿酸的升高和诱发痛风。

更多健康资讯,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护生堂大药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