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2019年的年中,优酷悄悄开播了一个古装剧,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雷佳音和易烊千玺领衔主演,讲述了大唐盛世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前不良帅张小敬临危受命,与靖安司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 。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该剧把一昼夜的故事排成了48集(原计划60集),紧张刺激,打斗精彩,服化道精致,虽然结尾有些仓促,但仍然获得了豆瓣8.3分的评分,在去年的网剧甚至电视剧市场中独树一帜,堪称现象级的文化产品。

而于2020年元月份播出的《新世界》,聚焦北平和平解放前的22天,把这22天拍成了70集,比起来也不算是特别冗长,但是前七天就拍了56集还没结束。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算起来,《新世界》的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孙红雷、张鲁一、万茜等主演,甚至还有周冬雨、王劲松、周一围、秦汉等人作配,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剧还没播完,评分就从一开始的8.3分一路降到了6.3分,降得很平稳。

相比于《长安十二时辰》的服化道,《新世界》也一点也不差。剧组不但圈地400亩全景搭建了北平的大小胡同,还专门建了个监狱,连徐天和小朵洗脚的小河都是单独开挖的,为了营造冰冻的效果,更是在下面铺了几百床棉被,不可谓不用心了。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但截至目前的《新世界》没有一点光明的样子,拉开来都是满满的槽点。

剧情进展太缓慢

相比于《长安十二时辰》的一天48集,《新世界》的七天50多集也不是太过分,但是这节奏真的让人着急。剧名的《新世界》无疑指的是解放后我党治下的世界,如剧中田丹父亲田怀中所说,新世界是温暖的,但是北平的冬天太过漫长。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三兄弟的情感纠结着墨过多,通篇都在讲徐天和铁林的转变,这种铺垫太过繁琐,其实没有必要通过那么多事件来刻画,观众早在第二集就已经知道铁林的结局了。

还有许多像开门关门,走路跑步等跟剧情铺呈和刻画人物形象关系不大的镜头太多,直接拉低了观剧体验。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小红袄这条线和田丹和谈这条线重叠交叉的早,分开推进的迟,重叠后更是大大拖慢了整个剧情的节奏。田丹第一次越狱不成,就应该知道金海在对待她的态度上是没有明显敌意的,实没有必要再引导徐天将怀疑目标对准金海了。

悬疑氛围太刻意

比起《长安十二时辰》的幕后boss,《新世界》的小红袄同样曾屡次上过热搜。不管小红袄是高医生还是十七,又或者是除沈世昌、冯青波之外的任何人,其实跟新世界都没有多大关系。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而剧中小红袄的设定,更多的完全是为了田丹的三刀复活准备的!

先是查无头绪求助神丹,再是逐次分析掌握下刀手法,直到找到很像凶手的高医生,从而使得田丹得救,为了让田丹一定要中三刀,甚至要安排小耳朵的人把徐天打晕,而他们原本的目的是要弄死徐天的,仅是因为徐天耐打和执着就放弃了。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同样的,为了给铁林杀徐允诺铺垫,甚至给了那盆叫“地柏”的盆景足够的镜头,其实这个盆景叫地柏或者天柏有甚么区别?无非是铁林“刻意”毁了徐允诺的心爱之物,引申出铁林的黑化,而这个“刻意”也来得很是无厘头。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人物设置不讨喜

徐天的豪横比起张小敬的豪横实在是毫无道理,同样是类似管治安的警察,张小敬从单纯的查案到保卫长安的转变有足够的基础,比如曾是战至一兵一卒的边关将士,比如一直背负九死无悔心向长安的集体信念。

而徐天呢,一个在1942年的日伪时期就干上警察的富二代,就因为被关在狱中的女共产党帮他分析了下案情,突然就高尚起来了,开始为北平的老百姓考虑了,为此甚至要劫结义大哥管辖的监狱。要知道这个结义大哥之前不惜名声和底线帮他解过至少两个杀局。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智商担当田丹比起神童李必,也是厉害得不像话。观察力达致入微级别的田丹依然没有发现冯青波的问题,尽管冯接洽的两拨谈判人员都出事了。肩负重要使命的她在出狱后,竟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找组织,甚至在知晓沈世昌的真实面目后,依然选择了单独行动!

真不明白组织上为何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这样的同志?

都是多线程密集叙事,比之《长安十二时辰》,《新世界》差在哪?

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些剧是凭着口碑被推上TOP榜的,而有些剧着实是被骂上电视剧热播榜的。

我们愈是回味那些精致优秀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愉悦,就愈是容易对某些浪费资源的电视文化产品苛刻要求。特别是那些打着精良制作招牌的所谓大制作、鸿篇巨制之类的幌子,却丝毫不考虑观众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资本拥趸,咱们也是“不吝赐教”的。

大家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