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40多萬軍隊,蜀漢只有9萬,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

用戶69290716


這個問題想必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我們都知道魏蜀吳三分天下,以魏國實力最為雄厚。

可以說天下十分之六都在曹操手裡,疆域廣闊、土地肥沃、發展潛力也大。東吳雖然不如魏國強盛,但是身處富饒之土,水米之地,況且人家孫堅、孫策、孫權幾代人苦心經營,所以無論人口還是物產也不容小覷。反觀蜀國,山嶺險峻、交通阻塞、多數土地貧瘠,根據歷史記載,蜀國僅僅只有二十萬戶,人口九十萬左右,能上戰場打仗的將士也就十萬人。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要大舉兵伐,接連北上叫陣曹操呢?

夷陵戰敗以後,劉備沒多久就鬱鬱而終了,白帝城託孤時,諸葛亮接手的蜀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國內反叛勢力此起彼伏,政治環境極度惡劣,朝廷內部各派別矛盾重重,劍拔弩張。這種環境下的蜀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北伐,如果你不理解,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們上文說了三國之中以蜀國領地最為貧瘠,發展潛力最低。大家偃旗息鼓、休養生息的最終結果就是,魏吳越來越強大,而蜀國越來越弱小。劉備拿下漢中馬不停歇的又轉頭攻吳並不是單單因為要給關羽報仇,因為荊州對於蜀國的重要性遠遠高於其他地方。荊州是劉備起家的大本營,一旦丟失不但損失大批心腹人才,還讓蜀國門戶大開,暴露在東吳槍口之下。劉備要想匡扶漢室決戰曹魏,東吳是必須要吞併的,於情於理這場戰爭必然要打。

但是劉備敗了,敗給了一把大火,當年與諸葛亮隆中對,諸葛亮一再強調荊州、益州之重。現在荊州丟失、益州不服,撤軍固守又發展不過隔壁兩家,只會讓統一的難度越來越大。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少主劉禪爛泥扶不上牆,諸葛亮如果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無所作為那麼自己死後,無論是外賊入侵還是內患篡位,漢脈必斷。

諸葛亮在這種局勢下不得不放棄荊州做出行動:

第一步,主動與東吳修好,聯合抗曹。荊州已丟要確保東吳不會西伐滅蜀。(東吳也不傻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加上曹操現在一家獨大,自然接受了蜀國的建議。)

第二步,鎮壓南中諸郡的反叛勢力,解決後顧之憂。

第三步,緩解派別矛盾保全益州、積極發展國內經濟,為北伐提供支持。

第四步,率領大軍進駐漢中,練兵屯糧開始準備北伐。

自此諸葛亮一連五次揮師北上,直到病死在五丈原,最終還是沒有完成劉備的遺願,含恨而終。

所以問題的理由如下:

一、諸葛亮本來就不打算於這亂世出山,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來匡扶漢室,劉備大業未成鬱鬱而終,諸葛亮是繼承劉備興復漢室的夙願。

二、蜀國權弱力薄,人口稀少,發展潛力不如魏吳,拖沓下去必然是被吞併。

三、朝廷內部黨派繁多,矛盾重重,北伐可以轉移國內矛盾,讓大家一致對外,不至於大業未成,後院先亂。

四、劉禪羸弱窩囊,難成大氣,國內青黃不接,人才斷層。諸葛亮如果在有生之年無法替他打下基礎,蜀國必然在他死後迅速滅亡。

五、曹操死後,曹丕稱帝,魏國內部也有點自亂陣腳,漢朝舊臣反叛不斷, 曹丕四處派兵鎮壓,兵力吃緊,蜀國要趁此機會盡可能搶奪更多的領地資源。

諸葛亮以攻為守,其實並非下下策,反而是給蜀國續命的唯一辦法,可惜逆天而為終不可為。諸葛亮死後,奸臣當政,魏國趁虛而入,劉禪束手就擒。蜀國最終在內憂外患、上下糜爛的生態環境中,走向了滅亡。


楊角風發作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三國時期,毫無疑問曹操的魏國是國內最為平穩,民族大團結,總體國力度實力最強。諸葛亮進行北伐之前蜀漢總兵力只有9萬,而曹魏的兵力就高達40萬,可以說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在哪一方面曹魏都勝出很多,曹魏擁兵40萬,擁有廣闊北方這地,而蜀漢不過9萬,這難到是諸葛亮頭腦發熱,拿著雞蛋撞石頭?

首先當時孫劉兩家都與魏國實力相差甚遠,時間拖的越長,根據滾雪球原理,強者發展速度會更加快,實力就越發的可怕起來。所以說,越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到後期,魏國的實力就會越強大。到時國力的強大,魏國以經濟威壓就可以坐等收割了。

其二,在諸葛亮六出祁山之際,吳國也對魏國發動著戰爭,給魏國製造了許多壓力,做為同盟者的蜀國,必不會坐失良機,火中取栗,渾水摸魚嗎。使得魏國不能以全國之力去抵禦蜀軍的攻擊。蜀國從哪一方面來說發動進攻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蜀國諸葛亮之後,無論文臣武將都人才凋零,出現了人材斷層,沒有湧現出一個後期來說可圈可點的人才。馬謖被諸葛亮看好,可犯的致命錯誤只能被揮淚斬首,所以與其坐等無能後人去討伐魏國,相較利弊還不如自己來。


歷史黑白灰


答案就在這幾張地圖中。

一般人眼中的三國版圖:

一般人的思維:哇塞,吳國和蜀漢地盤好大,很強盛啊。

二.然而,這才是真實的三國版圖

1.這是主要城市分佈圖:中原曹魏星羅密佈,偏居蜀漢形單影隻

2.三國地形圖:曹魏盡佔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點點成都平原。平原有利於更廣泛的種植糧食作物,適合經濟發展。

3.三國人口密度圖:曹魏幾乎沒有多餘之地,所有土地都有人口居住。而蜀漢有大片無用國土,空有領土,但沒有人口。

三.總結

可見,漢末十三州,曹魏佔了九州半,吳國佔了兩州半,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州。在三國時代,北方才是經濟生產中心,因為北方多平原,適合種植糧食,這也導致了北方城市較為密集,人口眾多。而益州僅有成都平原,雖號“天府之國”,但那是相對戰亂時期的中原而言。所以,益州屬於地廣人稀,無效土地眾多。一旦中原無戰亂,益州的經濟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同中原相比。

據記載,蜀漢軍隊常年維持在十萬左右,而人口僅有九十萬。如此少的人口卻維持這麼多的常備軍,經濟壓力之大可以想象。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在諸葛亮準備北伐的時代,除了遼東外,曹魏已經基本整合了北方所有的資源,戰爭潛力巨大。而蜀漢以益州一州之力想挑戰魏國,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雙方閉門發展的話,無疑,魏國發展的速度是蜀漢的數倍甚至十倍。越拖延時間,兩國國力差距越大。所以,諸葛亮是被迫北伐,期望和吳國相互配合達到“天下有變”的目的,否則蜀漢很容易“安樂死”。事實也如此,魏明帝時期,魏國已經完全有了從容以一對二,同時應對吳蜀進攻的能力。這就是諸葛亮明知蜀漢貧弱還積極進攻的原因。

《蜀記》:炎興元年(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晉書地理志》:“劉備章武元年,亦以郡國封建諸王,或遙採嘉名,不由檢土地所出。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通典》:“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杜少說歷史


實力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原因很多,我在這裡列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置之死地而後生。劉備夷陵之戰大敗後,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李嚴等大臣,希望能輔佐幼主,成就大業,但事實上蜀漢已經迴天乏力了。跟東吳的決戰過後,蜀漢已經丟失了荊州半壁江山,本來就很弱小的國力到這個時候又大幅度縮水。

根據統計,當時蜀漢的國土是三國最小,人口僅僅是曹魏的九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到這個時候,作為攝政大臣的諸葛亮已經回天乏術了。按照當時的天下大勢而言,曹魏一統北方,實力雄厚,明顯打不過,只能先防守;東吳更打不得,只能聯合,否則魏吳聯手的話蜀漢有可能連一個月都撐不過。



於是諸葛亮攝政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出使臣前往東吳消除舊恨,握手言和。孫權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第二次孫劉聯盟成立。第二件事,一方面休養生息,充盈國庫,增加經濟和人口;另一方面平定南蠻,掃除內患。做完這一切後諸葛亮就正式開始北伐。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因為北伐還可以掌握一定的主動權,破釜沉舟的話,還有可能直取秦關,重獲生機。否則偏安一隅,只能是坐以待斃。

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沒辦法,除了北上以外,已經沒有了別的路可走。東邊是盟友,南邊已平定,剩下的只有出漢中,取長安這一條戰略路線。於是深諳這一點的諸葛亮便舉傾國之兵,北上伐魏。渴望能夠出現轉機,有機會擊破長安,置之死地而後生,從而下活蜀漢這一盤死棋,然而他敗了,敗是大勢所趨,敗是天命所歸。



第二,前面我們也說了諸葛亮是託孤大臣之一,但不是唯一。他面對的不僅僅是外患,還有內憂,而這個“憂”不是蜀國的“憂”,而是諸葛亮自己的“憂”。想要做獨掌大權的蜀國實際統治者,他就要擊敗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是一家人不能刀兵相見,也就是隻能暗鬥不能明爭,在蜀國樹立自己的權威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於是諸葛亮不惜數次舉傾國之兵,北上伐魏。他渴望建功,而戰爭本身就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之一,無論勝利與否,都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影響力,一步步掌握兵權的最後,就是力壓其他託孤大臣,獨掌大權的開始。諸葛亮做到了這一點,蜀漢後期的他已經總領朝政,獨步朝堂,事業方面逐漸達到了一個巔峰。



還有一點,諸葛亮既然是託孤大臣,那麼他就要做好託孤大臣的職責。劉備給了他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諸葛亮明知如此,卻還是得盡心盡責的做,去完成。諸葛亮明白天下的形勢,知道匡扶漢室已經是黃粱一夢,但他義無反顧,率軍北上,直到自己勞累身死。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報效知遇之恩,他必須要這樣做,匡扶漢室的大業能不能完成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完不成是大勢所趨,但如果不去做則又要另當別論了。

總的來說,諸葛亮義無反顧的數次北伐,原因就六個字,“下活棋,盡臣忠”。


涼州牧001


大宋有禁軍百萬,女真兵不滿萬,為何還敢南征?

因為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

蜀漢的軍隊戰鬥力沒有那麼誇張,但是蜀漢軍隊的單兵作戰能力確實是比曹魏強那麼一點的,數次北伐作戰蜀漢軍隊的損失都比曹魏小一點,如果戰損大了,諸葛也不敢輕易北伐。

其次,蜀漢軍隊的將領素質也比曹魏稍高一點。無論是諸葛對司馬曹真,還是趙雲對張郃,魏延對王雙。蜀漢這邊的將領軍事能力及領兵能力,都比曹魏那邊略強一點。

第三,蜀國幾乎以全軍之力,對付魏國一軍之力。魏國的國土廣袤,關中、中原、河北、江淮各地都需要駐軍防守,除非進攻時抽調精銳,平時防守的時候基本分散各地。互不統屬、也有本職的工作要做,牽一髮而動全身,非必要時刻,也不會輕易調動。

因此,諸葛亮還是可以北伐的,想當年,吐蕃比蜀漢還弱,大唐比曹魏還強還大。吐蕃國師還不是率軍攻下了長安?諸葛的能力還是有限,居然不如吐蕃國師。


銫媒體


在三國時期,蜀漢在經歷了襄樊戰役和夷陵之戰後,土地只剩下益州一個州,人口只有百萬。而軍隊在多次慘敗後,只剩下幾萬人。諸葛亮在白帝城託孤後,努力恢復經濟生產和軍備,終於把軍隊恢復到十二萬人左右。

而這個時候,相比蜀漢,曹魏佔有絕對優勢。當時,開發過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華北平原上,而人口也遠遠超過蜀漢。在經濟和人口超過蜀漢的情況下,軍隊也自然比蜀漢多得多。而且,曹魏佔有涼州和北方的產馬區,它的騎兵數量和質量要遠勝蜀吳兩國,在野戰中佔有一定的優勢。

在我們看來,蜀漢要討伐曹魏可謂困難重重。且不說經濟實力和軍隊數量遠遠不如對手,就連地利也不如對手。蜀漢要討伐曹魏,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雍涼方向。要到達這個地區,蜀軍就必須要翻越秦嶺山脈這個天險。不光說軍隊運動困難,整支大軍的後勤保障就是一個難題。

我們可以看到,在諸葛亮的整個北伐期間,為了後勤保障,他使出了渾身解數。他發明了木牛流馬,開展了屯田種糧,就這樣還是經常遇到糧食不濟的情況。可以說,諸葛亮的北伐,歷盡了艱難。因此,當司馬懿聽說諸葛亮食少事煩,就斷言諸葛亮命不久矣。

最終,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死在北伐途中。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永遠為後人所敬仰。可是,我們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北伐實力相差如此懸殊,誰都無法保證必勝,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北伐不可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蜀漢是以繼承漢室的法統為口號,對篡奪漢家江山的曹魏是勢不兩立。而歷史上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篡位的朝代和原來的朝代互相視之為賊,都視對方為死敵。

不單單蜀漢和曹魏如此,後世無不是如此。比如前秦和後秦,宋朝和北漢等等。這是因為雙方的法統之爭,兩個國家都把對方當成不共戴天的仇敵,毫無可以調和的餘地。在夷陵之戰前,曹魏可以容忍東吳,讓東吳向自己稱臣。也絕不允許劉備的使者進入自己的邊境,來了就殺,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諸葛亮就算是不去討伐曹魏,曹魏也會必然討伐蜀漢的。不是蜀漢滅了曹魏,就是曹魏滅了蜀漢。與其等曹魏來討伐,還不如先下手為強。

二、凝聚人心,團結奮鬥。

諸葛亮接手蜀漢時是一個極為困難的時刻,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危急存亡之秋也”。當時的蜀漢不但外有強敵,而且在內部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難以調和。

比如在統治者階層,就因為來源繁雜,有著不同的派系,有著不同的訴求。他們分別有益州的土著,有荊州人士,有劉備的舊部,也有投降的新人。這些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使蜀漢舉步維艱。

諸葛亮利用北伐為口號,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以北伐為中心,使得所有人的工作都圍繞在這個中心。這樣就最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使得大家有了共同奮鬥的目標。破除了小的人際圈子,使得蜀漢的政局穩定了下來。

三、拉近實力之間的距離,為勝利創造條件。

我們在上面看到,蜀漢和曹魏的實力相差太大。但是,如果再過幾年,曹魏的經濟如果發展起來,雙方實力的差距會拉得更大。到那個時候,想要討伐曹魏就更加困難了。

曹魏在建國的時候,他們君臣就曾經對當時的國策做了探討。史書上記載:

諸葛亮出在南鄭,時議者以為可因發大兵,就討之,帝意亦然,以問(孫)資。資曰:“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橈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帝由是止。

我們從曹魏君臣的討論可知,曹魏採取了對吳蜀防禦,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生產的方略。如果讓曹魏按照這種策略實施下去,就如同孫資說的,曹魏越發強盛,而吳蜀與之的實力相差更大,這樣,曹魏終究要有一天滅了吳蜀。

為了打破曹魏的策略,諸葛亮也必須要發動北伐。以北伐打亂曹魏的部署,使得曹魏不能安心發展生產,疲於奔命。這樣才能有機會拉小雙方的差距,為將來打下勝利的基礎。

四、資源短缺,必須要在人財物的許可下創造最大的戰果。

蜀漢在諸葛亮的領導下,在經濟和軍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經濟上可以保證軍事行動的需要,尤其是糧食生產上,三年的糧食就可以保證軍隊一次的北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而軍隊則裝備精良,紀律嚴明,在山嶽作戰中比曹魏戰鬥力要強得多。

但是,蜀漢的軍隊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在將領層次上後繼無人。由於前期軍隊、將領損失太大,諸葛亮接手的時候,能征善戰的將領已經所剩無幾。而由於諸葛亮的性格、才幹等方面的問題,一直難以培養出合格優秀的將才。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現有的將領慢慢老去,逐漸凋零,那麼蜀軍的戰鬥力會持續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和時間賽跑,在還擁有可以與曹魏一戰實力的情況下,抓緊時機進行北伐,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成功。如果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時候,就一切都晚了。

五、完成劉備遺願,宣示自己的忠心。

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諸葛亮把自己的理想說得很明白。他的理想就是完成劉備的遺願,恢復漢室江山。為了這個理想,諸葛亮用盡了自己的能力。

諸葛亮為了北伐的成功,他把一切權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由於他大權在握,所以要承受著無數的壓力和質疑。連他的搭檔李嚴都不理解他,諷刺他要加九錫,有不臣之心。諸葛亮只有用北伐來表明自己的忠心。

諸葛亮一直自比為管仲樂毅,他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在多次的北伐中也顯示了自己的過人的才華。可惜,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使得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結語:

由於以上的這些原因,諸葛亮才不顧雙方的實力懸殊,一再主動的向曹魏發起了進攻。雖然最終諸葛亮沒有能夠取得成功,但是,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則永遠銘記史冊。


歷史笑春風



眾人皆知諸葛亮是被劉備三顧茅廬的求賢之心所打動,而後出山追隨劉備打天下的。而諸葛亮又稱"臥龍先生",藏龍臥虎,更可見其大智慧與大謀劃。而諸葛亮也具備賢士所具有高尚品德,至死都在為蜀國的興亡操勞。當時曹魏有四十萬兵力,而蜀漢卻不足十萬,那為什麼諸葛亮在照看蜀國之時並未選擇修養生息,而是選擇了北伐?以下依據相關資料做簡要分析。


第一,從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分析。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可知,章武三年(223年),劉備逝世。蜀國國力衰弱,外有曹魏政權虎視眈眈,內無賢明君主穩固江山。又因為蜀國此時已經失去關羽、張飛兩員大將,導致蜀國此時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可以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魏、吳兩國趁機吞併。


而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劉備當眾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這更突出了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也讓諸葛亮願意為蜀國死而後已。由此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是促使諸葛亮北伐興蜀的重要原因。無論是選擇北伐還是休養生息,目的都是為了其(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庶竭駑鈍,攘除奸兇"。

而諸葛亮北伐也是為了擴張自身(蜀國)實力的行為。這不僅僅是諸葛亮一個人的抉擇,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蜀漢老一輩將士的共同選擇。因此,諸葛亮的北伐選擇才是眾望所歸。


第二,從諸葛亮自身的大智慧分析。諸葛亮的八斗之才世人皆知,雖然劉備死後給諸葛亮扔下了蜀國這麼個爛攤子,但諸葛亮還是忠心不移的繼續為蜀國勞心勞力。相信以諸葛亮的才智肯定清楚休養生息的好處,但最終諸葛亮卻沒有休養生息,恢復國力,而是發動北伐戰爭。

這更離不開諸葛亮的大智慧。北伐是諸葛亮在228年春至234年冬對曹魏政權發動的五次戰的統稱。此時諸葛亮一直奉行"北抗曹魏,東和孫吳"的戰略政策。意圖聯合孫吳打壓曹魏。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諸葛亮藉助北伐的目的,既緩和了與東吳的關係,又可以削弱強敵的實力,何樂而不為呢?《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這足可以證明諸葛亮在大局角度的大智慧與大謀劃,也為蜀國實力的增強,國力的提升提供了機會。


第三,從三國時期整體時局分析。上文也提到諸葛亮北伐是在劉備死後,而後主劉禪不學無術,絕非奸雄曹操與孫權的對手。諸葛亮的北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因為只有經過北伐戰爭,促使蜀國的實力不斷強盛,才能保障蜀國日後的統一與安定。如果諸葛亮選擇休養生息,那麼至少也需要十幾年的時間來恢復。

在這一段時間內,或許東吳會先與曹魏政權聯手,合力消滅蜀漢政權。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也不會太小。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說:

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這在一定程度上更體現了孫權實力的不凡。有吳、魏兩個勁敵的推動,北伐之戰的存在也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因此,從三國時期的整體時局來看,諸葛亮選擇北伐而非休養生息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五次北伐戰爭雖有勝有敗,但是無一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穩定蜀國民心,又加強了與東吳的外交聯繫的戰爭。這樣不僅防止東吳與曹魏聯手擊垮蜀漢政權,又為蜀國自身將士的實戰鍛鍊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以諸葛亮的智慧,選擇北伐才是最好的防禦策略。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蜀弱必定會對三國平衡的局面帶來隱患。諸葛亮北伐的選擇可能也是東吳所期待的結果。所以說,諸葛亮選擇北伐而沒有選擇休養生息是有原因的。以上的幾個因素足以證明。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北伐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東漢時期,天下分為十三州。三國鼎立時期,魏國佔了九個,吳國、蜀國分別佔了兩個。而且,魏國所佔的九個州,大都是中原富庶、繁榮之地,而吳國和蜀國分別所佔的兩個州,還有一個是未開化的蠻夷之地。

所以,不論從地盤、兵力還是經濟任何一個方面來看,即便吳國和蜀國聯合起來,也不可能是魏國的對手。

那麼,為何諸葛亮還要哭著喊著北伐呢?

這源於諸葛亮的一個執念:匡扶漢室。

三國之中,只有劉備姓劉,號稱皇族後裔,比漢獻帝還高了一輩,人稱劉皇叔。

劉皇叔和諸葛亮相遇後,好比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明明乾的是搶地盤的勾當,卻一直覺得自己與曹操、孫權等人不同,覺得自己比他們高尚許多。為何?因為他們為自己找了一個偉大的理由:匡扶漢室。

劉備稱帝后,國號仍然為漢。他把自己當成了漢朝的正統。可惜,劉備不是劉秀,沒能匡扶漢室,就死了。

既然是漢室正統,那就當然不能偏安於西南一隅,更不能看著“曹賊”在中原坐大。於是,諸葛亮便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其實,這就像“反清復明”的口號一樣,喊一下就罷了,真要當真,就成了笑話。你的實力,根本難以支撐嘛。

可諸葛亮還真就當真了,六出祁山,次次無功而返。掏空國庫,勞民傷財,最倒黴的是蜀國百姓。

此外,諸葛亮這麼做,也有現實考慮。只要一直北伐,蜀國的兵權就一直在他手裡,蜀國的朝臣就只能惟他馬首是瞻,誰也鬥不過他。一旦不打仗了,他的地位會日漸衰落。


趣談國史


蜀漢進行北伐意義豐富,影響因素極多。讓我一一道來。

政治因素

1、北伐可以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可以緩和蜀漢朝廷內部土著派(益州派)與外來戶(荊州派與徐州派)之間的矛盾。維持政權的穩定。



2、北伐將大量兵權集中於漢中。受到諸葛亮節制。成都安排一位代理人(蔣琬或者費禕),自己擁大軍於外。這樣既可以把持朝政,又不會有損自己的忠臣的名節。


3、北伐戰爭為了完成諸葛亮對劉備的承諾“北伐中原,還於舊都”。同時能夠為自己帶來巨大的聲望。成全自己的生前身後名。

4、魏國佔據中原地區,經濟發達。蜀漢則國小民乏。從長期相持看,必然是魏國愈來愈強,蜀漢越來越弱。所以對於蜀漢時間才是最大的敵人。

其他因素

1、地理上,蜀漢控制漢中處以“進可攻退可守”的狀態,戰略優勢較大。關中、漢中和蜀川就如同一個三肚葫蘆。中間的漢中是節點,控制住中間想要進攻、防守就佔據了主動。



2、魏國雖強,敵人也多。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帶甲之士極多。兵力是蜀漢的數倍。但是我們發現蜀漢需要面對的僅僅是北面的魏國。而魏國的敵人卻到處都是。既有內部的蜀漢、孫吳,還需要面對北方正在崛起的鮮卑族,生存空間遭到擠壓而逐漸南遷內附的匈奴以及西北作亂的羌人。魏國兵力雖多,但是分散各處,機動兵力不足。

結語

正是這些因素,讓諸葛亮決心以北伐的方式保持國內穩定,爭取生存空間。同時也是一場關於自己與蜀漢的賭博,結果他沒有贏。


歷史的拐點


  劉備訪賢,三顧茅廬請動諸葛亮出山後,形勢立即改觀。按照諸葛亮的規劃,進入巴蜀之地,站穩了腳跟,聯吳抗曹,終於在赤壁大戰中打敗曹操,得到了三足鼎立的機會。從此分庭抗禮,有了放手一搏,“匡扶漢室”的機會。

雖然皇叔一向志向遠大,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但是志大才疏,卻弟兄三個一直惶惶如喪家之犬,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得了臥龍先生,突然發覺,理想原來可以那麼近。但是,原本君臣齊心,認真經營的大好局面,卻因為剛愎自用、過度自信的關二爺大意失荊州而破局。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出現了巨大的缺口,劉備又不聽勸告,強行討伐吳國,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那點家底丟在了夷陵。

這個時候的蜀國已經是元氣大傷了,在三國之中實力變成了最弱。諸葛亮又韜光養晦,苦苦經營,好不容易有一點起色,開始六出祁山,力圖恢復中原,以區區數萬兵力對抗數十萬的魏國,可以說不是智者所為。原本有很多反對聲音,諸葛亮卻力排眾議,一意孤行,以他的戰略眼光,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一、先帝遺命 時不我待

隨著歲月流逝,諸葛亮漸漸老去,劉禪又是一個扶不起來的主,先帝移命,復興漢室,眼見自己的雄心壯志隨著時光流逝,漸漸消磨,心下憂急。倘若劉禪是可造之才,諸葛亮也可以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待到蜀國實力足夠時,再行北伐。但是他擔心自己一朝千古之後,天下一統大業未成,蜀國恐怕就會亡在劉禪手裡。

隆中對時,自己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暢談天下大勢,規劃了統一步驟和方略,那個時候還有劉備一起扛,如今他是獨木難支。只好跟時間賽跑,“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蠶食雍涼 集聚國力

  蠶食雍州涼州,這是當年法正和劉備討論北上奪取漢中的時候,就提到的概念。諸葛亮北伐,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法正的觀點。蠶食魏國的雍州涼州,擴大蜀國的地盤,削弱魏國的勢力範圍,既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也可以慢慢向質變轉變。

此外,諸葛亮以攻為守、跨凌邊界、震盪宇內,既給魏國帶來軍事壓力,也帶來政治壓力。魏國畢竟是取代漢獻帝稱王,曹操時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已經喪失,而蜀漢集團興漢討賊的旗幟仍然擁有政治合法性,對一些懷念漢朝的人依舊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源於自信 事必躬親

諸葛亮治蜀最大的優點就是殫精竭慮、捨我其誰、勇擔責任;他的最大問題也是事必躬親,大小事情親自過問。他之所以凡事皆要親自過問,就是源於過度自信。一個過度自信的人就會過度的對別人不放心。

諸葛亮以為,放眼天下,除了他,已經沒有人能夠承擔兌現先帝遺命的責任。同樣的,放眼天下,只要他要親自出手,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結果事與願違,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

  

四、轉移矛盾 維持穩定

  諸葛亮治蜀法律嚴苛,從劉備活著開始直到蜀漢政權覆滅始終有一個沒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外來集團和本土集團的衝突,這是蜀漢最嚴重的矛盾。比如他廢李嚴就是這個矛盾的一次爆發。蜀漢本土的世家大族勢力是一股,稱為益州集團;劉焉劉璋父子帶來的外來戶是一股,稱為東州集團;劉備奪取益州又帶來了一大幫人,稱為荊州集團。

在政治地位上,荊州集團權勢最盛大,其次是東州集團,荊州集團是又得合作又得壓制,但是本土派無疑是要打壓的,益州集團一直是心懷不滿。劉備剛入蜀時就曾經大肆鎮壓,諸葛亮上臺之後,法律嚴明,一視同仁,在內部鬥爭一時半會壓制不下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動對外戰爭,只要去打仗,大家都有希望,大家都可以有肉吃。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皆幾無成效,這是很多人質疑他北伐決策的重要原因,但詳細地分析每一次北伐行動,其實都有獲勝的契機,也並非全是無解之局,奈何蜀漢國運不濟,出現了馬謖失街亭、李嚴誤事等事件。曹魏方面卻出了個司馬懿,穩紮穩打,不留破綻,這才導致北伐勞師廢餉,無功而返。

諸葛亮這個人雖然沒有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麼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算無遺策,但是卻可以算是千古忠臣。劉備去後,以興蜀漢天下為己任,勤政愛民,不擅權篡位,兢兢業業,死而後已。這樣的人,無論為臣為友,都堪稱楷模,值得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