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你认为元始天尊选择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成为金仙之一是因为偏见么?

啤酒烧烤大腰子


如果不谈历史神话原著,单单只从这部动漫中去分析的话,我认为是的,元始天尊就是对申公豹有偏见!而这部动漫电影则是以偏见一词贯穿了全文。


申公豹:“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我们来分析天尊为什么把这个任务给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有些人说申公豹心术不正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不惜让陈塘关百姓陪葬,而太乙真人心地善良,憨厚老实,在最后愿自损修为救下哪吒,但真的是这样吗?或许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偏见。


我们先分析,申公豹为何要去偷灵珠,为何要去勾结龙族,又为何要培养敖丙害哪吒?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申公豹由于师尊对于他是豹子精的成见,一直不看他的努力,并且还重用了,才资平庸的太乙真人,申公豹之所以不择手段偷灵珠,他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比太乙真人更适合做十二金仙。而太乙真人,不仅天资有限,而且不努力,容易被酒肉等世俗之物分散注意力,道法生疏,资质平庸。许多人只看见了太乙真人在最后自损修为保护哪吒,是的这是没错,但并没有看见申公豹被忽视的努力!

成见是无法改变的,不管你做了什么。敖丙从暴走哪吒手下救下李靖,但李靖却转手卖了他揭露了他的真实身份,对于李靖来说,无论你有天大的理由,你都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时的敖丙是善良的。而当百姓知道敖丙是妖后,纷纷落荒而逃,敖丙也毫无解释机会,难道这不是出于对妖族的偏见吗?

和敖丙一样遭遇的有我们的主人公哪吒,从出生那一天起就被世人当做笑话,当做魔童。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先天因素固然重要,但后天因素也同样重要,哪吒的暴戾和玩世不恭一大部分原因是出于成长环境,而罪魁祸首就是陈塘关百姓,我们都了解孩子的天性最需要的是陪伴和认可,哪吒没有陪伴,更没有认可。他的第一个朋友敖丙,第一个除了母亲之外的真正朋友,哪吒来自心底的那一抹笑容是多么纯真,纯真到这小孩并不坏只是缺少陪伴罢了。


另外还有龙族吧,也是偏见的族群,龙族为何把希望都寄托在敖丙身上?又为何勾结申公豹?是因为上天不公,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地位,只能走歪门邪道来试图让敖丙改变现状。而天庭对于龙族的压迫,也正是出于对妖族的偏见,龙是蛇进化而来,即使立了功,但也改变不了妖的身份。

不仅仅只有申公豹如此,哪吒和敖丙也都如此。只不过哪吒成功了,申公豹失败了,仅仅是哪吒反抗了命运吗?错,因为哪吒的父亲是李靖,陈塘关总兵,俗话说得好不看僧面也看佛面,李靖挨家挨户敲门求他们去参加宴会,而敖丙呢?他背后有谁,他背后的人都被认为是妖,你说他能成功?

看完在这部剧我觉得没有对与错和正与邪,无论站在谁的观点上都能说通,所谓那些认为申公豹和龙族是反派的人,都是出于偏见。在最后我挺惋惜妖族,他们代表了许多普通人,许多积极向上的普通人,许多想要努力奋斗的普通人,但是最后都没能成功,败在偏见都是成见作祟,而成见也是这部剧成功的最大因素。


而申公豹反映的正是大多数人!也反映出了大多数人的人生,这部剧深究了对与错!哪吒是活出了少数人的人生,“不认命,虽说是哪吒的命”,但他并没有成功反抗命运,因为他命里注定父亲是李靖!而他是混元珠!

所以我认为元始天尊不给申公豹机会,就是因为他是妖,出于偏见。


悠酱说动漫


《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的是哪吒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故事的主旨也就是哪吒说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在这部电影中,并不是只有哪吒一个人被命运所束缚,申公豹、敖丙都是如此,或者说我们所有人都受到了命运的摆布。

其中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同为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可是元始天尊却把将灵珠投胎为李靖之子的重任托付给了太乙真人,并许诺他如果灵珠成才,就让太乙真人得到昆仑十二金仙的最后一个名额,这种差别待遇使得申公豹极为不满,也为他后来盗取灵珠埋下了伏笔。那么元始天尊选择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成为金仙之一,是因为他对申公豹有偏见吗?


我认为并不完全是

在哪吒这部电影中,妖怪是一个饱受他人歧视的种族,不管是人类还是神仙,都对妖怪存在偏见。哪怕豹子精申公豹修炼成人后,在元始天尊座下日夜勤勉修行,元始天尊也从未想过重用申公豹,反而提拔了一个看起来非常不靠谱的太乙真人。由此可见,要说元始天尊对申公豹没有偏见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认为申公豹的妖怪出身,并不是元始天尊冷落他的主要原因。

在申公豹不得重用后,妒火中烧的他决定盗走灵珠。于是申公豹用傀儡符操控了李靖家里的下人,令其用下了药的酒水来弄晕太乙真人,并准备偷走宝莲。尽管后来太乙真人被李靖打醒,但是在太乙真人打开宝莲时,另一个中了傀儡符的仆人盗走了灵珠,而且还将魔丸托生于未出世的哪吒体内,致使哪吒一出生就成为了一个人见人怕的魔童。

尽管申公豹遭受不公平待遇是事实,但是他盗走灵珠,还将魔丸托生于哪吒体内就是对的吗?申公豹在盗走灵珠后,还将灵珠托生于敖丙体内,一手策划了敖丙与哪吒的宿命之战,企图让敖丙干掉被世人当作妖怪的哪吒,这样敖丙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功绩位列仙班,改变龙族的命运。

申公豹想让同为妖族的敖丙成仙,或许是他对命运的抗争,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他为了一己私欲,致使无辜的哪吒变成了一个“妖怪”,甚至想让敖丙将陈塘关的所有人灭口,这真的是一个神仙该做的事吗?

元始天尊之所以将金仙的位置留给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就是因为他看出了申公豹缺乏一名神仙该有的责任感和怜悯之心。在申公豹的眼里,神仙就是一个职业,而他的勤勉修炼就是一门业绩,在他看来元始天尊之所以冷落自己而提拔太乙真人,都是因为自己出身低微没有后台,可是申公豹却完全忽视了自己与太乙真人之间的差距。

太乙真人的个人能力或许不如申公豹,甚至还容易喝酒误事,但是他的责任感却比申公豹强得多。自从灵珠被申公豹盗走后,嗜酒如命的太乙真人从此变得滴酒不沾,而且在三年后的天劫来临之时,太乙真人拼死帮哪吒和敖丙抵挡天雷,最终使得哪吒和敖丙保住了魂魄,但是自己也因此失去了几百年的道行。

拥有慈悲之心,能够在他人大难临头之际,不计个人利益拼力相助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神仙。纵使申公豹的个人能力再强,可是他却为了一己之私视他人性命如草芥,光凭这一点,申公豹就无法与太乙真人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元始天尊之所以选择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成为金仙之一,主要原因并不是出于他对申公豹妖怪身份的偏见,而是因为申公豹完全是个人利益至上,对他人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我们假设元始天尊一开始就重用申公豹而冷落太乙真人,试问太乙真人会堕落到去盗取灵珠,甚至还顺手将魔丸托生于哪吒体内,以至于害惨了无辜的李靖一家吗?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以上仅个人观点,感谢各位的阅读~!


独乐说动漫


其实不用把元始天尊想得太高级,他就是有偏见,对这个申公豹就是有偏见。这些神仙跟人一样,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的,并不是因为他是高级神仙,而不犯这种错误。他就是一个神仙,仍然具有各种优点和缺点。非常正常。

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体系里,其实等级是特别严格的,像人,就是非常高级的,稍微修修仙,就能达到很高的修行。而那些兽类,首先得达到修行到人的程度才能继续往下进行。

也就是说,在神仙眼里,人本来就比兽类要高级要先进。

像豹子之类,可能本来就有点不入元始天尊的法眼。

就在这部剧里,龙族就做为妖族被百姓歧视也被仙类歧视着。想想也可怜啊!

而我们看一看,太乙真人,生活散漫,爱喝酒,所以误事,正因为他这样,才发生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而他袋子里的法宝,让申公豹羡慕嫉妒得了不得,所以在平时的修行时,元始天尊其实就是对太乙真人非常偏爱。

人心里的偏见就如同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也搬不走。

申公豹之所以奋起反抗,而不是因为他不努力,只是他生来就是一个动物而已。
所以,凭出身就判定了他的将来,这就是一种偏见!

这部电影里,敖丙的眼泪,哪咤 的不服,申公豹的反抗,无一不说明 着这句话,想反抗掉人心中的偏见,简直是比推倒一座山还难啊!


Longsuixinyuan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赢得了无数人的称赞,也提前预定2019年票房冠军。在这个电影中值得人们讨论的剧情实在太多,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人们心中成见的问题,在申公豹说出“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句话后,也博得了无数人的同情,因为在自己人生经历中,仿佛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时间不仅同情申公豹,也仿佛找到了知己。

因为自己是一只豹子精而不是和师傅一样是人类,再加上自认为很努力,而最后却得不到师傅的认可。申公豹内心是愤怒的,于是偷盗灵珠,和龙族合作,企图在陷害太乙真人的同时来证明自己。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元始天尊真的是对申公豹有成见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电影中的片段。

首先看在对待外界事物的看法上,在魔丸转世到哪吒身上的时候,太乙真人为了为民除害要杀了哪吒,然而当哪吒魔性被压制住,李靖夫妇的恳求之后,太乙真人动了恻隐之心,之后更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决定收哪吒为徒,好好调教。从这方面来说,太乙真人内心是善良的,没有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或者说没有去担心自己的错误扩大,毕竟哪吒之后如果犯下更大罪恶,这可以说都和太乙真人当初的失误拖不了关系。

反观申公豹,在自己徒弟龙族身份暴露之后 ,为了掩盖真相,决定让自己徒弟屠杀全城人性命。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申公豹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面对整个城池的百姓,内心没有丝毫善良可言。

其次再看两者对待自己徒弟,也可说是亲近之人方面。在天劫降临的时候,申公豹丝毫不考虑自己徒弟敖丙的安慰,选择自己逃离,以图东山再起,这无疑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而太乙真人不顾个人安慰,却冲上去和徒弟一起抵抗,虽然损失了几百年的道行,却保住了徒弟的灵魂,还能有复活之日,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太乙真人是非常有爱心的,值得肯定的。

看到这里,难道还有人认为元始天尊是对申公豹有成见么,这是天尊已经看透申公豹的本性,如果给与其更大的权利或者本事,那么危害更大。换做一般人,知道自己有这么个不成器的徒弟,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了,然而元始天尊并没有把申公豹逐出师门,这就是普通人和天尊的差距了,人家是心胸博大。

《哪吒》中其他关于教育的剧情,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台词,喜剧的成分等,共同成就了这个电影的高口碑和高票房。以6000万之成本,拿下近50亿的票房,片方分账高达18亿,足足30倍的回报,可以说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功。与此同时,江西的许先生在★公★众★号“三十度空调”参与了10万的权益,这可是300万的回报。

《哪吒之魔童降世》吸引你得地方在哪里,值得讨论的又在哪里?这个电影个人简直给打9.9分,至于最后那0.1,怕给满 了以后没得提升,哈哈。


啤酒烧烤大腰子


在这珍贵时间,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们知道最近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热播,按照目前的趋势,这部电影突破30亿就在这两天。

那么作为这部电影之中的主角之一,太乙真人简直就是一个活宝,按理说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和申公豹相比,为何元始天尊要选择这位“无能”的太乙真人做十二金仙,而冷落了实力更强的申公豹呢?

确实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太乙真人算是比较糊涂的一个人了,整天喝的伶仃大醉不省人事;就连师傅元始天尊交付的灵珠转世这样的大事都被他给搞砸了,当然这里面也有申公豹的原因。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太乙真人是一个糊涂虫是真的了,至于为何元始天尊宁愿用这样一个糊涂虫,也不愿意让申公豹当玉虚宫的十二金仙之一,小爱大致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阐教弟子只收人身弟子,异类不受待见

我们知道在封神演义之中,昆仑玉虚宫的阐教其实只收人身之人为弟子,不知道为何一个豹子精会进入阐教之中,还修得神通。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山里的豹子精化形而来,虽然修得了精妙的法术,但是在玉虚宫这样一个不欢迎异类的教派之中,自然是不受重视的。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西瓜八卦君


我也曾想,为什么处处不如申公豹的太乙却被元始天尊选为“十二金仙”?其实不存在偏见,只不过是自身的特性就可以看出。

首先,太乙本质的善良。元始天尊看中的不是法术能力的强劲,而是在于对世间万物是否存有怜悯之心,从太乙的一出场就佐证了,哪怕是面对凶狠的混元珠都是以亲和的态度,想要在没有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就将其降服,这就是和满身戾气出场的申公豹的差异。还有面对魔丸化身的哪吒时候,默认了其存在并帮助积极寻找解救之法,从未放弃过对哪吒的教诲,还有在在最后为挽救哪吒牺牲的百年道行,都证明了他的无私精神,有着救济苍生的博大情怀。

其次,太乙淡泊名利,内心豁达。太乙虽然想要成为十二金仙但是没有想到要不择手段的获取,而申公豹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远在他之上,与龙族密谋,最后不惜以陈塘关的百姓性命为代价来掩盖自己卑鄙行径的实事。申公豹的内心极其敏感,对他人看法无端猜测,还有心胸狭隘,心口不一,表面上对太乙的友好相对,可是内心却充满了嫉妒。而太乙是心胸宽广,诚信待人,即使对于自己喜爱的法宝也依旧能够大方送人,不吝啬,即使是在拯救哪吒的时候损失了几百年的道行可也没有任何的后悔,他所表现的豁达胸襟是许多神仙都做不到。

再者,申公豹具有反叛心理。这体现在他对元始天尊的任务做出背道相驰的举动,不光是阻挠太乙,还有盗取灵珠注入龙蛋,这都是按照原始天尊的指示去办事,表现出他的反叛心理,就相当于以后即使他的能力再强大却不会将其运用到正道,显然天尊也是有预见到他这一点所以为将他考虑,也只是及时止损。

最后,太乙所具有的的责任心。即使太乙闯出不少祸事,可是他却从未逃避,积极承担寻求解决之法。在魔童降世后对百姓的伤害,也是他即使拿出乾坤圈将其制服,来保障大家的安全。还有对于魔丸依附在哪吒身上时的热心帮忙,没有因为问题棘手就袖手旁观或者逃之夭夭。在陈塘关面临巨大灾难时的不退缩,与百姓共存亡,相比较之下申公豹的逃跑,更彰显其强大的责任感。


棕bear


首先来说申公豹跟着师尊元始天尊修行了那么长时间,肯定是了解申公豹的为人。这在影片中有很多的细节可以看出来。

申公豹从一出场,就身着黑衣,态度强硬,所使用的武器也是浑身都长满了刺,这种形象很难被人们所接受。
申公豹的办事风格是简单粗暴,而太乙则温柔憨厚,给人一种非常和蔼可亲的感觉。他的坐骑是一只猪,而送给哪吒后,就变成了风火轮。从这里也能看出太乙的性格。

太乙喜欢喝酒,甚至驾驶飞猪在天上溜达,也没忘喝两口。这从陈塘关喝酒误事,而导致开启宝莲时忘记密码,也足以说明太乙这个神仙办事不靠谱。从这里来看,原始天尊选择这个徒弟来办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实在是太不明智了。但在此之后,却没有了太乙喝酒的镜头。说明他知错就改的决心还是挺大的。

申公豹生性残暴且嫉妒心极强。从为了破坏太乙的计划,先用计谋偷到被炼化后的灵珠和魔丸,又让魔丸投胎到了李靖之子哪吒的身上。想利用这样的的机会来让太乙受到责罚,那十二金仙的最后一个名额自然就落到了申公豹的手里。

哪吒降世后,自然免不了一番的折腾。把李府上下闹了个天翻地覆。然后哪吒身为魔丸转世,被元始天尊下了天劫咒,所以他的寿命也只有三年。

因为在此之前,由于陈塘关百姓内心的成见,已把哪吒认定为是魔童的存在。而魔丸哪吒也会在三年后因成魔而大开杀戒。申公豹想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徒弟敖丙拯救陈塘关的百姓,百姓接受了敖丙是正义的化身,而灵珠又是在申公豹的策划下拯救万民,那最后的十二金仙的最后名额就应该是我了吧!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申公豹把乾坤圈的解锁咒语告诉了哪吒。哪吒也在申公豹的策划下成功的变成了一个魔头。但敖丙还是心存善念,他觉得哪吒救过自己,不想让哪吒伤了受百姓爱戴的李靖夫妇,所以不顾师傅申公豹的劝阻出手了。然而却暴露了他是龙族的身份。

为了掩盖这一事实,申公豹命令敖丙引东海之水,要水淹陈塘关。这可是好几万百姓的性命啊!就这样被申公豹视为草芥,如果让这样的人位列仙班,不知道还得祸害了多少无辜的性命。

反观太乙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他幽默搞笑,身负责任感。从和魔丸哪吒、灵珠敖丙一起对抗天劫咒,不惜耗费自己的百年功力和削去顶上三花的危险,就可以看出太乙的确具备位列仙班的资质。

申公豹在这个时候,却选择了逃之夭夭。

申公豹说自己努力修炼,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战斗力也只是在同一个水平而已。

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让他成为十二金仙之一呢?由此可见,元始天尊是多么的明智,看人太准了!

这里是星持影视,祝大家开心每一天


星持影视


首先选择申公豹或者太乙不是元始天尊个人的意思?而是申公豹背后教派和太乙真人教派的选择。

我们先看已经确定的十一金仙有谁?

元始天尊有很多徒弟,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后入释成佛)、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文珠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慈航道人(观音菩萨)、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11人。大家发现没这十一人,包括太乙真人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弟。

而申公豹是谁的徒弟么?通天道人。

通天道人和元始天尊是师兄弟,他们师傅是鸿钧老祖。

而之前的背景呢?

在殷商末年,因阐教十二金仙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 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又因昊天上帝命十二仙俯首称臣,于是阐教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人道太上老君共商封神榜:此时成汤数尽,周室将兴,又逢神仙杀运,最后约定由元始天尊封神,姜子牙代行。 凡入三教门下皆可能封神榜上有名,上榜之人死后弥封才知端。

通天教主知晓门下仙徒在封神榜上有名者(即必死者)甚众。于是警告截教门下群仙:弥封名姓,当宜谨慎。可是通天教主又担心那些急公好义、根行浅薄的弟子、门人无法领悟,便透露天机在碧游宫外贴了两句话: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西岐),封神榜上有名人。 但最终不敌天数,截教弟子大多在商朝为官,随着闻太师的邀请、申公豹的挑拨与姜子牙对抗,因而不断被杀,凡是封神榜上有名之神均在劫难逃。

首先通天教主的做法引起了鸿钧老祖的不满,公然的挑衅规则。

这是第一个选择 太乙真人的理由。

我不知道大家仔细的关注一个剧中细节没有,因为太乙真人贪酒,本来应该灵珠投胎哪吒的,导致被申公豹调换。

在去陈塘关路上还不忘给坐骑灌酒,此事之后滴酒不沾,戒酒了。

这可以看出,太乙真人本性,申公豹为了封仙,违背元始天尊本意,调换灵珠,联合龙族。差点让整个陈塘关毁灭。

难道这两个人的本性,元始天尊,亦或是鸿钧老祖没有看出来?

这是第二个选择太乙真人的理由。

我相信有了这两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倦客新语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因为混元珠的关系,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与魔丸,并安排灵珠投胎成人。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在李靖家哪吒身上,但元始天尊却没有将这个重任交给申公豹。

于是,嫉妒的申公豹来到陈塘关,甚至将灵珠和魔丸对调,让魔丸放在哪吒身上,自己将灵珠给了三太子敖丙,甚至成了敖丙的师父。电影《哪吒》和电视剧《封神演义》的申公豹都是类似的,申公豹想要搞破坏,皆是因为申公豹认为,元始天尊没有将任务交给自己,不重视自己,同时还有那一份嫉妒在心里产生。

假设元始天尊洞悉了一切,所以将重任交给了姜子牙、太乙真人。无论是成就封神,还是十二金仙,知道有嫉妒心的申公豹一定会去搞破坏,所以并没有阻拦,因为元始天尊“偷看了剧本”。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元始天尊后期是没有登场出现的,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元始天尊其实明白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所以没有多加干涉?又或者说,没有申公豹,这些重要的任务可能就完不成了。

不管是元始天尊“偷看了剧本”,还是洞悉一切。在许多与“封神演义”、“封神榜”有关的影视剧集中,申公豹的人设,都是在封神道路上做了不少“贡献”。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电影最开始的那部分吗?当原始天尊要求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两位一起去处理魔丸灵珠的时候,他们两人对待魔丸的态度。申公豹抱着必杀的心,而太乙真人是抱着对待孩子一样的心。从这里能看到一位心中有爱,一位心中戾气太重!


小柴每日


太乙真人:这任务给不给我无所谓。

申公豹:我才是十二金仙的最佳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