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經常會因為孩子的突發性情緒失控,搞得陣腳大亂,往往父母會採取截然不同的兩種行為來阻斷孩子的無理取鬧,大聲訓斥和怒吼孩子,或者是用條件交換的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殊不知這些管教方法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前段時間我帶兒子去醫院體檢,看到採血處有個小男孩在大聲哭鬧,男孩媽媽一隻手臂環抱著他,另一隻手按住他要用來抽血的胳膊,把他的下半身緊緊禁錮在自己的雙腿之中,孩子卯足了勁想要掙脫,一邊大哭,一邊喊“我不,我要回家......”孩子媽媽著急得滿頭大汗,最後怒氣沖天地向孩子說“一分鐘就抽好了,不要動,不抽,媽媽就不要你了,把你扔在這裡!”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孩子大哭大鬧無理取鬧的情況吧!有時還是在公共場合,父母經常“原地爆炸”簡單粗暴地威脅、恐嚇孩子,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情緒失控的呢?

一、孩子的情緒失控並非是在無理取鬧

1、與大腦發育有關

科學家指出,大腦的發育有其自身特點,具體來說會按照“從後到前、從內到外、從下到上、從右到左”的發展順序,因此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大腦發育的區域與水平都差異很大。25歲之後,人的大腦才算是發育完好。

根據發展規律,孩子年幼時,右腦佔據主導地位,而主管思維的左腦能力較弱,所以孩子會比成年人更容易情緒失控,這也是孩子普遍自控力較弱的重要原因。

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自我意識尚在發展

在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會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來獲得安全感。當父母沒有給予孩子想要的情感反饋,孩子就會條件反射性的做出一些過激強烈的情緒來刺激父母的情感輸出。

3、受家長的影響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忍不住發脾氣,成年人尚且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直接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不可小覷,直接全盤吸收學習了,而且孩子會理所當然的認為發脾氣就是正常的情緒反饋與表達的方式。

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但在許多父母看來,孩子是因為年齡小,不懂事才會情緒失控和無理取鬧的,沒有對其背後的根源多加註意,因此應對的方法也是浮於表面,不是過分寵溺就是太過暴力,雖然短暫地解決了孩子的情緒問題,但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父母過分寵溺或打罵只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1、壓抑自卑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失控是不被父母理解之後的情緒宣洩,而此時家長再用打罵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負面情感,只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感到委屈和難受,日復一日,孩子還會變得越發壓抑,喜歡把情緒深深埋藏在心底,時間長了性格也會變得壓抑自卑。

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佔有慾強

父母如果喜歡用寵溺的方式回饋孩子的情緒失控,容易讓孩子產生精神控制有用的錯誤想法,認為只要大哭大鬧,就能得到平時得不到的糖果和玩具,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對待事物佔有慾強,不喜歡與他人分享,這樣的孩子以後很難融入社會。

3、極端性格

如果孩子總是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有些家長還會根據自己的心情,陰晴不定地對待孩子,心情好時,就哄哄孩子,心情不好時就是一頓打罵,這樣下去孩子的情緒會越發出現問題,而且在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還可能出現暴力和狂躁的行為,甚至上升為用武力解決問題,最終導致孩子形成極端性格。

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如果父母總是從自身考慮,以自己為中心,忽視孩子的情感,輕視孩子的想法,那麼孩子就容易置身在無依無靠又孤獨的情感漩渦中。導致親子關係淡漠,而親子關係是孩子建立其他社會關係的參照物,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將直接影響孩子與他人相處行為。而情感連接是建立親密和諧親子關係的關鍵,也是解決問題的要害。

三、家長學會情感連接,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1、重視孩子的情緒表達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其實是向父母發出的求助信號,孩子們希望通過自己這樣的行為來獲得父母的關注,從而得到父母的幫助,這也是構建親子情感連接的契機。

父母可以蹲下來跟孩子平視,用溫柔關懷的目光注視孩子,不要吝嗇表達愛意,這時一個大大的擁抱就是一劑良藥,然後再詢問孩子生氣的原因,耐心地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保持對孩子的同理心

許多父母遇到管教孩子的問題總有先入為主的思想,不能做到客觀理性地評判,並且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的原尾,很多在父母眼中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對於孩子來說是有認知障礙的。如若父母無法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自然無法正確的疏導孩子。

比如孩子發脾氣時,走到他們身邊“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不過媽媽會一直陪在你身邊,有困難我們一起來解決。”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3、幫助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父母應幫助孩子認識壞情緒,一起對抗壞情緒,這會讓孩子對情緒有所認識。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視頻,讓我印象深刻,視頻中的女兒衝著爸爸大發脾氣,爸爸沒有責罵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梳理情緒。

爸爸說,“你可以生氣、憤怒,這是你的權利,但同時你更要認識它,然後控制它。當然不管你怎麼做,我們都愛你,希望你能夠不被負面情緒這個“壞蛋”影響,成為情緒的主人。”女孩聽完爸爸的話,情緒慢慢平復下來,最後開心地和爸爸出門玩耍了。

孩子情緒失控並非無理取鬧,做好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父母在管教他們時,一定要切換成孩子視角,與他們建立情感連接,才可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引導孩子接納自身的不良情緒,幫助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於孩子無理取鬧有什麼看法呢?對於父母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有哪些經驗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