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作為掩蓋在李世民和武則天的光環下的男人,唐高宗李治被人打上了一個標籤:不爭氣的兒子,懦弱的丈夫,最晚從歐陽修撰《新唐書》開始,唐高宗李治被人評為窩囊、怯弱之君,史書評價他“溺

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也有人評價他“為色所迷,昏庸已甚”,連如今的《劍橋中國隋唐史》也認為“高宗意志軟弱”,那麼,唐高宗果真是一個“昏懦”之君嗎?究竟是他本身昏懦,還是歷史把他寫昏懦了呢?

“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眾所周知,史書在評價一個皇帝時,文治武功是最先要提出來的,從唐高宗時期的歷史記載來看,我們發現他的文治武功其實不遜於任何一位皇帝,包括他的父親李世民。

在文治方面,從唐高宗即位之始,就暫停了耗費國力巨大的對外戰爭(高句麗),把心思放在了國計民生之上,僅僅三年,就讓全國人口從貞觀時期的二百多萬戶增加到了三百八十萬戶,並多次虛心採納意見,其善於聽從勸諫之風與太宗如出一脈。

“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同時,高宗對於法律建設也十分重視。我國現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議》(與《羅馬法》並稱),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完成的。所帶來的是這一時期的犯罪率較低,人們安居樂業。

“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在武功方面,唐高宗的成就更不容忽視,唐朝在這一時期滅亡了東西兩個大敵:西突厥與高句麗,也順帶在白江口海戰中暴打了日本,讓“大化革新”之後的日本強國夢煙消雲散,換來了中日千年和平。

“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為絕後患,唐高宗下令,將高句麗所有的王公大臣,上層階級,以及二十多萬戶民眾,全部遷往內地,徹底解決了隋唐兩朝,四代帝王整整花了七十年時間都沒能搞定的問題。

在他的統治下,唐朝擁有著整個大唐時代最大的疆域,西邊越過沙漠和高山,佔有半個中亞,抵達阿拉伯。東邊越過渤海和黃海,佔有半個朝鮮,抵達日本海。北邊越過貝加爾湖,佔有整個蒙古,抵達極寒之地。南部疆域越過北部灣,佔有半個越南,抵達中南半島。如此赫赫武功,又是中國歷史上哪個窩囊怯弱的皇帝能完成的?

“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李治之所以被冠以昏懦之名,主要原因就是委政於武則天。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中,無數儒臣和史家無法容忍一個”放縱“老婆成為女皇的男人,成為一代明君,哪怕你做到了所有,還是不能彌補這個汙點。

“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可是從李治的角度來說,說不定就是一種這樣的心態: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了你又如何呢

“窩囊廢”唐高宗的愛情:我贏了全世界,就算輸給你又如何呢?

如果您覺得這段故事有意思,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您收藏,轉發,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對您的權益產生侵害,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