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记大连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薛丽娜

薛丽娜,1974年11月出生,党员,现任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街道党政办主任,兼任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6年被评为“大连市甘井子区三八红旗手”;记三等功两次,2018年被评为“大连市优秀第一书记”。

“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记大连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薛丽娜

“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

——记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街道党政办主任、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薛丽娜

“有事儿能帮着办了”“再也不愁农产品滞销了”“村里的路修好了,夜点亮了”“巷道里种了树开了花,变绿变美了”……对于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的村民们来说,这些让村子改头换面的印象,始于大连市派驻了“选得准、融得进、干得好”的“第一书记”薛丽娜。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地,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大连市也不例外,在积极响应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助力大连市打好脱贫攻坚这一新时期战役,先后选派第一书记进驻庄河市等地定点帮扶,薛丽娜就是其中一个动人的身影。

“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记大连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薛丽娜

这个书记接地气儿:村民没了疑虑

2018年5月,拎着简单的行李,带着光荣的使命,主动请缨的薛丽娜出现在石佛村委会,成为一名“第一书记”。一张办公桌,一把办公椅,一张单人床,一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成了她的第二个家。“我出生在农村,如今作为党员干部返回农村为乡亲们干点事,是报答哺育之恩吧!”她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鼓足了干劲抵达了将为之奋斗的地方。

可刚进村,村民听说是城里派来的“第一书记”是女的,不少人脸上写满了疑惑:“城里来的懂不懂农村工作,一个弱女子当第一书记行不?”各种闲言碎语给她带来不小压力。为了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她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静下心来跟身边人学习,不断交流,不断沟通,不断坚持深入老党员、低保户、五保户、致富带头人家中展开调研。对村中的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家庭进行补助;针对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问题,开始落实村“两委”坐班制度;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薛丽娜精通田间地头事,明白农村致富经,村民渐渐接受了这位做事敢想敢干,说话贴心贴肺的“第一书记”,愿意跟她唠一唠村里的大事小情。

“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记大连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薛丽娜

发展经济 党建为先

短短一个月,薛丽娜也摸清了石佛村底数。石佛村,位于庄河市西北部,北纬39度世界农牧业神秘产业带上。这里,农业基础条件好,水果、水稻、花卉、蔬菜、板栗、水果都是明星农产品,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蔬果香甜,桃树漫山遍野,被誉为“万亩桃园”。近年来,随着低收入村设施农业、果树业等扶贫产业项目的规模、品种不断增加,产销信息不对称,产品标准化程度较弱,农产品品牌附加值低,导致全村老百姓“守着香饽饽,却卖不出好价钱” ,年人均收入停留在12000元,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日益凸显,村集体账面上连年空白,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入村一个月后,如何响应国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等一系列理政方针,为百姓开辟一条增收致富渠道,切实有效地解决石佛村农产品产销矛盾凸出的问题,这是薛丽娜领到的第一个任务。

经过大量的调研学习及可行性论证,盘活现有的“天外仙桃”农村合作社的基础上,她明确了“党建+电商+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石佛村工作模式。

她积极争取,将村里有理想有干劲的种植大户发展成为新一批预备党员,为村党支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无论是日常的党支部学习活动,还是村干部扶贫帮困,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村民的积极性高涨。“党委政府探路,百姓少走弯路”,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在薛丽娜的带领下,率先投入到了农村经济发展中。

“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记大连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薛丽娜

跳出农村看农业 倡导品牌化销售模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石佛村虽然物产丰富,却无法改变石佛村地理位置偏远的实情。

薛丽娜善于借船出海,借力打力,她巧妙转换思维,以远离城市喧嚣的水绿山青做金字招牌,在电商平台叫响石佛村无污染绿色农副产品的名号。

她带着党员干部亲自上阵,为石佛村“代言”。利用长岭镇电商平台“吆喝”石佛村的农副产品。从清晨带露采摘,到夜晚头脑风暴,午休时采集素材……自己充当客服,自己把控品质,自己打包产品,自己发货送货……数万次山上田间走访、数千幅照片、数千次碰头会议,2018年,石佛村的小米、鸡蛋、香菇和桃子等农副产品带着薛丽娜数不清的付出,第一次“组团”走进了大众视野。

不仅在电商平台,许多网络销售平台上,都有石佛村农副产品的踪影。

石佛村万亩桃园的桃子从最初的烂在家里卖不出到后来的抢购一空且价格翻倍;草莓销售订单从最初的一天几单到后来的一天几百甚至上千单;包装场所从散乱的“小作坊”到宽敞整齐的“大车间”;草莓从没有标准的“铁盆散装”到“单层板精选”;外包装箱从“单色包装”到“彩色包装”;内包装从“双层网套”到“真空抽气”;包装工人从“两三个”到“二三十个”……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通过提升品质、严把品控、品牌加持,多渠道、多种类等营销方式,练就石佛村本地农产品供应链能力,销售效果突出,农户受益大。

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6%,村集体入账25960元。

“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记大连庄河市长岭镇石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薛丽娜

“仙桃书记”在石佛村“点石成金”

入村一年多来,薛丽娜的足迹遍布石佛村各个角落,摸底设施农业大棚、果树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全程保姆式服务,让许多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2019年,薛丽娜以合作社和党员干部的号召力为抓手,不仅关注村中的传统种植产业,尝试开发附加值更高的新品种。他们种植水果玉米,1亩半的试验田成功长出了羡煞旁人的30亩订单;阿根廷奶油南瓜将落户石佛村,将远销台湾省。如今,依托电商发展起来的石佛村野菜又异军突起,成为远近闻名的新“明星”!

入村一年多,薛丽娜极少回大连的家,反而是爱人常常来村里探望她。村民们信服这个把石佛村当自家的“第一书记”。万亩桃园的小村把能干的“仙桃书记”当作骄傲。薛丽娜“仙桃书记”的名号不胫而走。

有了“仙桃书记”的“背书”,石佛村农产品的品质赢得更多信赖!村民从最初的不信任到现在的主动参与;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村干部的作风越来越好;石佛村的品牌越来越响,也最直接地体现出了基层党员干部对初心使命的坚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