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將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不排除這種可能


敘利亞將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不排除這種可能

去年12月之前,很多人都以為,隨著敘利亞政府軍在戰場上的優勢逐漸擴大,收復國土面積的增加,一個民族和解,逐步穩定和統一的“新敘利亞”似乎為期已經不遠了。

去年12月下旬開始,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和伊朗的配合下對阿勒頗地區以及伊德利卜省進行了“收復戰”。從戰場形式來看,敘利亞政府軍優勢明顯,接連收復了阿勒頗地區的不少失地。反對派及一些零星的恐怖主義武裝其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至今年2月上旬,在政府軍接連收復M4和M5高速公路線上的幾個重鎮後,完全打通了阿勒頗到大馬士革的通道,也使兩條公路間的大片區域連成了一片。受此鼓舞,敘利亞政府軍計劃一鼓作氣“收復”伊德利卜,以求儘快結束敘利亞境內的戰事。為此,敘利亞政府軍“隔開”了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哨所與反對派武裝的聯繫。當然,土耳其認為是敘利亞政府軍包圍了它們的哨所。於是,土耳其“藉此發揮”了。

敘利亞將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不排除這種可能

被擠壓在伊德利卜地區一隅之地的反對派武裝,大多都是土耳其或沙特支持的遜尼派武裝。其總部也大多都設在土耳其境內。資金來源也大多都來自於沙特和土耳其等遜尼派國家。所以,不管是土耳其還是沙特等遜尼派國家,都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反對派武裝被消滅。特別是土耳其,因為地緣政治和庫爾德人問題,也就更不會放棄對這些“土協軍”的力挺了!於是,一場圍繞著對伊德利卜地區控制權的“博弈”展開了!

2月中旬,當反對派武裝岌岌可危之時,土耳其以“敘利亞政府軍包圍土耳其哨所”為由,一方面派出特種兵和300輛坦克進入伊德利卜地區幫助反對派武裝解圍和反攻,另一方面向俄羅斯呼籲,要求俄羅斯停止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支持,要求俄羅斯約束敘利亞政府軍的行動,並讓敘利亞政府軍撤出伊德利卜地區。為此,俄羅斯和土耳其進行了兩輪談判。但結果卻很不理想。顯然,俄羅斯和土耳其都不會輕易放棄在伊德利卜乃至敘利亞的利益。談判也不歡而散。於是,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開始了“暗中較量”。

2月27日,在土耳其的炮火支援下,反對派武裝對薩拉齊布市發動了進攻,並在當晚從敘利亞政府軍手中奪回了該市的控制權。然而,當天深夜,俄羅斯空天軍即對反對派武裝進行了轟炸。據說出動了蘇24和蘇34戰機。據敘利亞通訊社報道,有近200名反對派武裝人員和土耳其士兵被炸死。土耳其在28日證實了確有33名土耳其士兵被身亡。33名土耳其軍人被炸死的消息,觸怒了土耳其國內的民眾,憤怒的土耳其激進分子包圍了俄羅斯大使館,普京也臨時結束了在索契的行程,趕回莫斯科商討對策。

敘利亞將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不排除這種可能

8埃爾多安在28日的國家緊急安全會議結束後,即與美國領導人進行了電話交談,並同時向北約總部和北約成員進行了通報。請求北約組織根據北約章程第四條給予土耳其提供協助。並以在伊德利卜地區沒有制空權為由要求北約出面在伊德利卜地區設立“禁飛區”。但是,由於希臘的反對,議題暫時被“擱置”。不過,由於土耳其國內軍方,議會和民眾的態度堅決,埃爾多安最終選擇了“孤注一擲”的方式。一是開放土耳其和希臘的邊境,不再阻止敘利亞難民前往歐洲,想來,土耳其既是報復希臘的“反對票”,也是給歐洲國家施壓。二是決定進入伊德利卜地區和敘利亞政府軍開戰。而俄羅斯方面卻以授予兩名在敘利亞作戰有功將軍“俄羅斯英雄”稱號的方式,釋放了不會“讓步”的信號。於是,土耳其和俄羅斯在伊德利卜地區也就各自有了行動。

據阿拉伯半島電視臺援引安卡拉3月1日的消息,在土耳其國防部長的親自指揮下,土耳其開始了“春天之盾”軍事行動,向敘利亞政府軍發動了進攻,並協助反對派武裝奪取了7座重鎮,擊毀2架蘇24戰機。顯然,土耳其已經“不顧一切”了。而據敘利亞媒體報道,俄羅斯也向伊德利卜地區的“聖戰”組織發射了14枚巡航導彈。另外,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3月1聲明中強調,俄羅斯是唯一受敘利亞政府邀請的合法外國駐軍。並宣佈敘利亞政府可以使用俄羅斯在伊德利卜地區的制空系統打擊恐怖主義武裝。顯然,土耳其和俄羅斯較上勁了。

敘利亞將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不排除這種可能

儘管3月5日俄羅斯和土耳其可能會在默克爾和馬克龍的主持下舉行會談。但是,可以肯定的說,土耳其和俄羅斯都不會輕易放棄在伊德利卜的利益和立場。因為有了美國態度上的明確支持,埃爾多安和普京的會談肯定會爭取土耳其的最大利益。而談判的結果很可能是繼續維持伊德利卜地區的現狀。也就是說,敘利亞政府軍將仍然無法收復伊德利卜省。而如果放棄此次機會的話,今後將更加難以收回,!為此,我想到了原來看過的一篇外交學院教授關於敘利亞問題的分析文章,這位專家認為,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裡,敘利亞很可能會形成阿薩德政府,遜尼派反對派武裝在伊德利卜省周邊地區組成的聯合政府以及庫爾德人控制區這“三分天下”的局面。因為,不管是庫爾德人,還是反對派武裝,它們顯然都不會放棄已經到手的地盤。

從庫爾德人方面來說,有了美國的保護,它們不可能再放棄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其實,庫爾德人的最高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建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所以,無論是過去,現在或將來,它們一直都會為此而努力。

庫爾德民族是中東地區四大民族之一,大約有3300萬人口,主要分佈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以及部分高加索地區。曾被稱之為“山溝裡的民族”。之所以有此稱呼,一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山區。二是寓意它們的思想不夠開闊,思想上一直沒能走出“山溝”,因此失去了一次次的建國機會。波斯,阿拉伯,土耳其這三大民族之所以能夠建國,是因為它們早已經走向世界。而庫爾德人卻一直都是“窩”在山溝中。

敘利亞將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不排除這種可能

猶太人之所以在離開兩千多年後成功建國,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毅力,猶太人的成功在於它們走向世界後的見識增長,也在於猶太人的頭腦,更在於猶太人在和世界的交往中能夠將國際關係據為己用。而庫爾德人最缺的就是這些。在強敵環伺下,僅靠“蠻力”,顯然是不可能從其他三大民族的虎視眈眈下獲得獨立的。所以,在爭取獨立建國的道路上,從歷史到現實,庫爾德人一次次“被虐”。 在歷史上,庫爾德人曾被波斯,阿拉伯和奧斯曼這三大帝國輪番打壓。即便是一戰和二戰後世界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時期,也仍然沒有庫爾德人建國的份。因為,它們始終被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和土耳其這“三大民族四個國家”壓制得不能動彈。

為了“獨立和建國”,有的庫爾德人甚至走上了極端道路,變成了恐怖組織。因此,也曾長期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和打壓。可能是經歷了太多失敗的原因,也許是開始走近世界長了見識的緣故,在最近幾年裡,庫爾德人似乎變得“聰明”了!在奧巴馬政府決定從伊拉克撤軍後,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便迅速崛起了,並對世界和平構成了重大的威脅。為此,國際社會進行了聯合清剿。庫爾德人也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為此,不管是在伊拉克還是在敘利亞,不管是伊拉克的庫爾德人,還是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它們都主動加入了“剿滅”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戰鬥中。

敘利亞將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不排除這種可能

由於庫爾德人近乎於全民皆兵,且又異常勇猛,所以,在和伊斯蘭國的戰鬥中,它們表現勇猛,戰果也佳。這給它們帶來了兩大“收穫”。比如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它們一是趁機實現了“實質上”的自治,控制了敘利亞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的土地和油田。同時也就有錢購買武器了,軍力自然也增強了!二是在反恐中的突出表現博得了美國人的好感。使美國不顧土耳其人的強烈反對,改變了對敘利亞庫爾德人武裝的定性。也可以說,庫爾德人抱上了美國的“大腿”。 所以,美國去年撤出敘利亞後又“去而復返”,名義上是保護油田,實質上就是在保護庫爾德地盤不被敘利亞政府和土耳其奪取。

儘管美國在現階段還不會明確支持敘利亞的庫爾德人獨立,但絕對會保護庫爾德人的“地盤”。因為,美國會將其視為手中的“牌”。而不管是從地緣政治,宗教關係以及經濟和戰略利益分析,土耳其也不會放棄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的“安全帶”以及伊德利卜地區。而在俄羅斯和伊朗的力挺下,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自然也不會輕易倒下。所以,敘利亞“三分天下”的局面會保持很長一段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