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说辫帅张勋是一介武夫,显而易见,如从他见一个爱一个,请名伶来家演戏,戏后就会用尽各种办法把人家留下,娶为姨太太。当然也有例外,如刘喜奎想尽办法逃离,险入虎口,也是因为张勋复辟失败,自顾不暇,刘喜奎才终逃一劫。


但与刘喜奎曾同台演戏的王克琴却被张勋强收为四姨太。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张勋照片,表面看还是很英武端庄的一位军人。


那是在1911年,农历的十一月十三日,在天津的东天仙戏园举行冬赈义演,王克琴和刘喜奎同台演出《双上坟》。次日,她们又和小兰英在下天仙戏园联合演出《拾玉镯》。轰动一时。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图为刘喜奎真像。


张勋本来已有三位姨太太,后来因为过生日,邀请京角唱堂会,因此看上了秦腔坤旦王克琴,硬把她留住不放,将王克琴娶为第四房的姨太太。这个王克琴可是当时与刘喜奎、梅兰芳齐名的著名演员,曾欲嫁余叔岩而不果,而与段芝贵相好成为外妾,未料被张勋强娶。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图为王克琴真像。


人确实具有多面性,因为我们从张勋的信札、自传、书法作品中,又好像可看见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张勋。


张勋复辟失败后,先是躲进东交民巷的荷兰公使馆,后来逃到天津德租界。再后来又跑到天津英租界买宅地盖房子,做起了寓公。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躲避在荷兰使馆中的张勋和其幼子。


虽然每天的用度很大,但他投资了北京商业银行、松寿当铺、徐州耀华电影公司等商业公司,购买了开滦煤矿、济南鲁丰纱厂等企业的股份,所有动产、不动产加起来在当时能达到五六千万元,是最有钱的军阀之一。加上他的原配妻子曹琴善于经营管理,帮他打理生意,因而收入不菲。


要问曹琴经营管理有什么秘诀,其实就是一个要点,选好二当家的,即选好掌柜,有能力、忠诚即可,在选人用人上曹琴很有眼光,这点正是曹氏在张府一直地位很稳固的主要原因。可以说除了不断娶小妾,其他的都是对曹氏言听计从。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张勋所著《松寿老人自序》,介绍了自己的一生,很多关于他的史料来源于此稿。

张勋自号“松寿老人”,每天习古书、研究练习书法。在书法练习上,他每天都要以八裁纸练习《麻姑仙坛记》中的颜体大字,每张写四个字以自娱。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图为张勋隶书八言联立轴:甘露醴泉膏泽优渥,紫芝朱草叶茂成。少轩张勋。印文为:奉新张勋字少轩号松寿之印、丙辰进士。还是很文雅的字体风格。


据史料记载,张勋晚年宣称自己“灰心仕途”,对于徐世昌、张作霖提供的显贵职位不作应允。如张作霖向徐世昌提出恢复张勋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之职,就被张勋拒绝。后来,徐世昌甚至想还请他出任全国林业督办,他依然无动于衷。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图为张勋1922年作行书格言镜心书法作品:杀生以成仁,舍生以取义。款识:道济坛,岁次壬戌年五月端午。张勋书。钤印:张勋之印(白文)、自强(朱文)、道济坛(朱文)。此作品从日本回流,2018年现身于某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


张勋一心用在深读《资治通鉴》上, 还经常自行圈点。另外他常读的书籍还有《曾文正公家书》,以及《四书》、《五经》等。

为了学习更加精进,他还经常邀请一些前朝遗老、当朝名士来家讲课,如温毅夫、陈贻重、商衍瀛、陈师曾、陈宝琛等人,都长年被他待为张府上宾。可见张勋确实是个好学之人。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张勋致定翁信札,钤印为:从容问起居(白)。


每逢早晚饭后,张勋必在院中散步以健身。

在天津闲居期间,张勋还留下了许多趣事,选录一则,以飨读者。


如一日,有一位来访的客人,谈话间劝他要识时务,该剪掉辫子了。而张勋用手捏着辫梢,却学着杨小楼京剧念白道:“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正因如此,孙中山曾在致广西督军陆荣廷的一份电报中说:“张勋强求复逆,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也。”


民国创始人孙中山对大清旧臣张勋的这番评论,可算公正、体贴、豁达。


图说民国:貌似武夫但实实在在有不少文人素养在身的辫帅张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