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序言

角川春樹,日本出版界和電影界跨界的傳奇人物。

1975年,他33歲,出任角川書店社長,成為當時日本最年輕的出版社長。

他在文化領域不斷開疆拓土,1976年開始涉足電影製作。在他的領導下,角川書店也發展成為集出版、電影和書店於一體的大型企業。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日本出版和電影界的傳奇人物——角川春樹


角川春樹的早期電影生涯,以懸疑推理片和驚險動作片為主,後期的題材則更加廣泛,包羅萬象,甚至還有歷史及科幻作品。

他親自執導的電影中,比較著名的有《愛情物語》、《最後的摩托英雄》、《天與地》等。

《天與地》上映於1990年,改編自海音寺潮五郎的同名小說,展現了一段令人心馳神往的戰國曆史,場面宏大,效果震撼,成為當年日本最賣座的電影,票房收入高達55億3千萬日元。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天與地》DVD版封面

《天與地》這部電影,從問世至今,已經過去近30年了,仍然為廣大影迷和歷史愛好者們所津津樂道。

它的魅力何在?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電影。

一、經典的歷史劇情

《天與地》講述的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兩位大名——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之間的戰爭故事。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川中島合戰

日本戰國時代(1467—1600年),是一個豪傑輩出的亂世。隨著周邊小說、動漫和遊戲的普及並不斷推陳出新,日本戰國文化也擁有著一代又一代的粉絲。

戰國豪傑中,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是一對生死冤家。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上杉謙信(右)和將領們

上杉謙信,被稱為“越後之龍”、“日本戰國軍神”。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武田信玄披掛上陣

武田信玄,被稱為“甲斐之虎”、“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

他們之間可謂是“棋逢對手”、“水火難容”,一共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戰爭,鬥來鬥去打了十幾年,但總的來說還是不分上下。

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文韜武略、甚至個人的情感,都是粉絲們探討的熱門話題。

順便說一句,我最喜歡的日本戰國人物是前田慶次,以後有機會再聊。

這兩位蓋世英豪之間的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呢?說得好聽一點,武田信玄是為了理想,要統一天下,結束亂世。而上杉謙信則是為了仁愛,為了正義。

從本質上說,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

就像丘吉爾說的: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在這部電影中,上杉謙信是做為正面人物來描繪的,武田信玄則是反面人物,他們一個是天,一個是地。

電影的開頭,越後國的上杉謙信起兵,從不務正業的兄長手中奪得了權力,並得到了公家的封號。而在鄰國的甲斐,也有一位統治者武田信玄,覬覦著越後的肥沃土地。

雙方為此展開了多次戰爭。與上杉謙信剛猛的作戰風格不同,武田信玄則更善於謀略。

在鬥爭中,上杉謙信從心理上經歷了迷茫、困惑、逃避到堅決的這一過程,終於成熟起來。

雙方迎來了最後的決戰……

這部電影對原著小說進行了一些改動,在我看來,導演的改編使得影片的情節更加緊湊,在有限的篇幅內,更加生動地展示了主人公曲折的心路歷程。

二、複雜的人物性格

1、“慈不掌兵”

上杉謙信的人生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

他出道之時非常強勢,正是“出生牛犢不怕虎”。然而,他卻有一顆仁慈的心。擊敗了不義的哥哥,還要在佛前祈禱,以求得原諒。

武田信玄策反了上杉謙信手下的大將昭田常陸介。

上杉去攻打昭田,兵臨城下之時,昭田悍然揮刀斬了信使。

上杉方面也抓到了昭田的妻兒扣為人質,並以此要求他投降,昭田拒絕了。上杉的家將請求將人質斬首,上杉卻猶豫著一言不發,家將自作主張,把昭田的妻兒斬殺。

這件事,使上杉謙信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刺激,為了逃避現實,他出去修行,打算從此遠離紛爭。

家將們去追趕他。在路上,他們遇到了武田信玄的隊伍,武田的側室八重的馬受驚了,雙方發生了衝突,上杉的一名家將被殺。仇恨的火焰在他的心中燃燒,他下定決心,和武田決一死戰。

在下一次交鋒中,上杉用火槍擊斃了來挑釁的八重。

當年,我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就遇到過越南女兵偽裝成平民,接近我軍戰士,然後突然引爆炸彈的情況,給我軍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後來,我軍充分吸取了教訓,對來犯的敵人一律格殺勿論。

一旦上了戰場,便沒有了男女的區別,只有敵軍和我軍的區別。在戰爭中,只有取得勝利,消滅敵人,才是對人民最大的仁慈。

《增廣賢文》中寫道: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這句話放在這裡也非常合適。由於上杉謙信早期的仁慈和逃避,才導致家將被武田手下所殺。他只有衝破仁慈的“枷鎖”,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武將。

縱觀他的一生,信佛教、講義氣,從來沒有產生過奪取天下的野心,可謂日本戰國大名中的一股清流

歷史學家坂本太郎在《日本史概說》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

在殺伐無常,狂爭亂斗的諸國武將中間,上杉謙信以尊神佛、重人倫、尚氣節、好學問的高節之士見稱,令人感到不愧是混亂中的一股清新氣息。

2、壯士斷腕

其後,上杉謙信又迎來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隊伍裡又出了叛徒。

宇佐美定行,是他手下的一位重要將領,對他恩重如山,可以說是像義父一樣的存在。而且,宇佐美還是與上杉青梅竹馬的乃美的父親。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宇佐美定行和女兒乃美

陰險的武田信玄對宇佐美也進行了策反,雖然他沒有舉旗反叛,但是,在之前上杉與武田的戰爭中,他卻閉城不出,未派一兵一卒支援。

當與武田的戰鬥告一段落,上杉便去討伐宇佐美。二人在戰場上相見了,捉對廝殺,當宇佐美落敗之時,上杉再次猶豫了,最後一狠心,才將其處死。

這一情節,多少有點像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味道,反映出他內心激烈的矛盾衝突,最後,理智還是戰勝了情感。

當組織內部出現了叛徒,而且叛徒還是當年的有功之臣,人情和義理讓人左右為難。一個合格的領袖,在這時就要以大局為重,放棄私人感情,做出果斷的裁決。

3、放棄私情

上杉謙信和宇佐美定行的女兒乃美,雖然是青梅竹馬,他們之間卻沒有結果。

實際上,他們是互相愛慕的,甚至乃美還對他暗送秋波,遲遲不肯出嫁,就是為了等他。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上杉謙信和乃美

由於信仰的原因,上杉謙信在佛前發誓,為了成為戰無不勝的將軍,放棄了男女私情。後來,乃美終於另嫁他人。

上杉在處決了背叛的宇佐美定行之後,還親自向乃美通報了,以此來表明與他們父女恩斷義絕,徹底放棄了那段戀情。乃美無言以對,百感交集,吹起了笛子。

在電影中,上杉與乃美的感情戲,背景中出現的是櫻花凋零的畫面。以櫻花的絢爛,襯托出戰前凝重的氣氛,還有那悠揚的笛聲,都給人一種悽美之感。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櫻花凋零的美景


三、宏大的戰爭畫面

1、精緻的行頭

這部電影,耗資巨大,演員的服裝、道具和化妝之精緻,令人歎為觀止。

上杉謙信、武田信玄,還有雙方的一些重要將領,在電影中都穿過和服、便裝和盔甲等多套服飾。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上杉謙信的鎧甲

雙方的士兵也都是全套的行頭,盔甲、旗幟、火槍、護具等等,都是按照戰國時代的風格,原汁原味打造的。

特別是武將們的鎧甲和刀槍,色彩鮮明,美輪美奐。雙方兩位主將所穿戴的幾套盔甲,都是按歷史上的形象復原打造的,更是獨具匠心。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武田信玄的鎧甲

2、宏大的場面

這部電影不惜血本,遠去加拿大拍攝外景,動用了兩萬多匹馬和六萬多名群眾演員。

在電影中,共有三場大型的戰爭戲,分別是討伐叛徒、第一次交鋒、川中島大決戰。兩軍對壘的場面,都是真人真馬,真刀真槍,拍攝得十分精彩。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兩軍對壘

特別是最後的那場決戰,更是波瀾壯闊,完美地把書中的戰爭場面搬上了銀幕。在那個沒有電腦特技的時代,能達到這樣高的水準,實屬罕見。

電影中再現了史書上記載的陣型——鶴翼之陣和車懸之陣。

上杉和武田兩軍,一黑一紅,產生了鮮明的對比,一個如燃燒的火焰,一個如沸騰的海水,鬥得難解難分。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長槍對刺

火槍兵的對射,長槍兵的對刺,騎兵的對沖,都拍得十分精彩。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火槍射擊

特別是騎兵的場面,更具有震撼效果。萬馬奔騰,旌旗飄飄,塵土飛揚,刀槍閃爍。戰馬的步調一致,張馳有序,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的訓練,其拍攝難度可想而知。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上杉謙信率領騎兵突擊


雙方主將對決之後,上杉率領餘部撤退,武田軍如潮水般裂開,場面宏大,極具視覺衝擊力,令觀眾們回味不已。

3、精良的配樂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請來了當時日本炙手可熱的音樂人——小室哲哉來製作配樂。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日本流行音樂教父——小室哲哉


當時正值小室哲哉音樂生涯的巔峰期,他是日本流行音樂的代表,為了完成這個古典風格的配樂,也是傾注了一腔心血。

影片中的配樂剛柔相濟,扣人心絃,與電影畫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極好地烘托出了悲壯的氛圍。特別是兩軍決戰的那段配樂,讓觀眾從聽覺上感受到了那場緊張激烈的較量。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電影原聲唱片封面


整部電影配樂精良,堪稱日本電影中的經典配樂。

四、極致的英雄主義

《天與地》這部電影,帶有濃厚的英雄主義色彩,完美地塑造了上杉謙信的光輝形象。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宿命對決


日本戰國時期,像《三國演義》那種雙方將領一對一的PK,早已經不流行了。

例如德川家康,一生中雖然征戰無數,據說他的劍術還非常了得,可是他從來沒有和敵方將領單挑的記錄。

日本古代史上,有兩位將領在作戰時愛衝在前面,一位是源義經,另一位就是上杉謙信。他們都是被神化了的人物。


在這場電影中,改變了原著的描寫,為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安排了一場勢均力敵的PK。

戰爭進行到後期,武田的援兵來了,他眼看勝利在望,準備離場之時,上杉謙信的人馬衝殺過來,兩位主將相遇了。

向來在後方指揮的武田信玄,此刻也不得不拔刀自保。兩位主將在一番馬上的砍殺之後,上杉把武田砍傷,墜於馬下,當他要補刀之時,武田的親兵衛隊趕了上來,幾把長槍護住了主人,上杉謙信沒有戀戰,轉身離去。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終極PK

即使沒有殺死宿敵,對上杉來說也很滿足了:一是與敵人暢快地打了一仗,二是砍傷了敵方主將,解了心頭之恨。

當上杉軍撤退之時,武田軍卻如海浪裂開一樣,給他們讓路。上杉謙信彷彿不是潰敗,而是凱旋。電影至此結束。

歷史劇中的英雄史詩題材,向來受到全世界觀眾們的喜愛。

我們有《楚漢傳奇》、《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岳飛傳》等,歐洲有《亞瑟王》、《尼伯龍根之歌》、《聖女貞德》、《勇敢的心》等。

日本戰國曆史也是一塊產生了很多英雄史詩的沃土,為影視劇提供了無盡的素材。 當然了,有很多歷史人物都是在小說故事中被美化、甚至是被神化了的,上杉謙信就是其中之一。

結語

《天與地》這部電影,在劇情上為了達到強烈的戲劇衝突效果,對原著中的一些重要情節進行了修改,也讓一些挑剔的觀眾吐槽不已。

例如宇佐美定行背叛的這個情節,在原著中,他可是到死都沒有背叛過的忠臣。

還有武田的側室八重這個人物,在原著和歷史上都沒有,完全是為了電影需要而創造出來的。

還有最後的決戰,也刻意美化了上杉謙信。實際上,這場戰爭的後期,上杉軍是損失慘重的。

這些改動雖然脫離了原著,仍然是瑕不掩瑜的。

角川春樹憑藉著自己強大的決斷力、執行力和財力,在那個年代,電腦特技還沒有那麼高的水平,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拍攝出如此宏大場面的戰爭歷史電影,也算得上是一大壯舉了。

在這部電影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沒過多久,角川春樹卻因非法事件而入獄,直到多年之後,他才重出江湖。

前幾年,他又拍攝了一部戰爭歷史電影——《蒼狼:直到天涯海角》,原著是森村誠一,他本是一位推理作家,這是他並不多見的歷史小說之一,也非常熱銷。

這一次,角川春樹還是堅持了真人實景拍攝的原則,延續了《天與地》的風格,但是動用的人馬明顯要少很多,也很難再現《天與地》那樣宏大的戰爭畫面。

今天看來,這部30年前的電影,雖然有一些瑕疵,仍然不失為一部佳作。只有在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前,才能投入那麼多的財力,如豪賭一般拍下這樣的大片。

時過境遷,多年之後,日本的戰爭歷史電影,雖然也出過一些,但都難以與之匹敵。《天與地》堪稱日本戰國電影的絕唱。

如果你對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的故事比較感興趣,還可以看看新田次郎的小說《武田信玄》,還有老牌作家井上靖寫的《風林火山》。

這二者都是從武田信玄的角度來描寫的,不妨再拿來《天與地》的原著,對比著閱讀,品味一下其中的妙趣。

《天與地》:波瀾壯闊的日本戰國畫卷

原著小說中文版封面



我是 ,中年文藝青年一枚。

愛好純文學、推理小說和重金屬音樂。

我寫過書評的書,都是自己讀過並喜歡的,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歡迎各位朋友關注、交流和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