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中藥方,發明人可能沒有行醫資格,真的嗎?

提起中醫,人們就會想到中草藥,提起中草藥,人們就會想到大名鼎鼎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的時代已經過去幾百年了,中醫藥也發展了幾百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也一直在對中藥材進行整理研究,先後編輯出版了《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等專業著作。由此可見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可不知為什麼,我們國家的中醫卻逐漸式微,完全成為西醫的替補,甚至到了可有可無的境地。

大名鼎鼎的中藥方,發明人可能沒有行醫資格,真的嗎?

不能否認,在強勢的西醫面前,中醫存在一些短板,西醫以見效快,針對性強見長,比重在調理的中醫診療更容易被患者選擇。但絕不應該出現西醫完全碾壓中醫的局面,我們應該從多個方面考慮,看看究竟是哪個環節的原因導致瞭如今的現狀。首先從管理層面入手,找出制約中醫發展的政策性原因,其中最讓人詬病的就是關於中醫醫生的行醫這資格問題。我們知道,建國之初,醫療資源匱乏,沒有這樣那樣的限制,只要你有治病的本領,就可以成為一名醫生。但隨著西醫的逐漸強勢,醫療行業出現了很多規矩,這些規矩的制定都是建立在西醫的標準上的,中醫逐漸開始失去了話語權。

大名鼎鼎的中藥方,發明人可能沒有行醫資格,真的嗎?

很久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很多地方是官方醫療機構無法覆蓋的,所以在五六十年代按照中西醫結合的方針,在農村推廣“赤腳醫生”的政策。這一醫療措施是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的,可以讓很多一直在民間行醫的中醫郎中發揮自己的特長,來為人民服務。後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赤腳醫生逐漸成為歷史,很多民間中醫也因為沒有行醫資格而失業了。有關方面也注意到這一情況,併為此建立了一些制度,比如讓民間中醫郎中參加考試,合格後可以取得行醫資格。這一政策看似科學合理,其實是對中醫的歧視,因為很多民間郎中只會看病,卻普遍缺乏現代醫學理論基礎,真正能通過考試的只能是少數。因此,這一政策的實施把很多民間中醫大夫打入另冊,成為邊緣人士,即便是能夠繼續行醫,也只能偷偷摸摸。

大名鼎鼎的中藥方,發明人可能沒有行醫資格,真的嗎?

這不禁讓人想起一些大名鼎鼎中藥方的發明者,如雲南白藥曲煥章,六神丸雷允上,安宮牛黃丸吳鞠通等,如果讓這些藥方的發明人來參加考試,他能及格?絕對不能!然後他就不能行醫了?真是天大的笑話!現在民間依然有大量的中醫單方、偏方、驗方等在使用,可藥方的主人卻沒有行醫資格,也有人將祖傳秘方拿出來,可官方卻以沒有藥理實驗、臨床數據等那一套西醫規矩為由而不屑一顧。致使很多民間藥方被廉價賣到了國外,比如日本很多漢方就是從我國民間蒐集而去,開發出成藥再高價賣到我國。

大名鼎鼎的中藥方,發明人可能沒有行醫資格,真的嗎?

中醫醫生的培養歷來就是師帶徒,師傅讓徒弟跟在身邊,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學習過程,等到哪一天師傅說徒弟可以出師了,說明這個徒弟有行醫資格了。你現在拿院校培養的標準去考核這些·中醫學徒,讓他們情何以堪,如何能擁有行醫資格。是該做出改變的時候了,聽說《中醫藥法》全國徵求意見已經結束了,不知這些意見裡有多少民間的呼聲,希望能有,希望能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