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改制——一场势在必行的官制与官职改革

引子:

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变法的例子,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莫过于王安石变法,历史上也称之为

熙宁变法。青苗法、保甲法、免税法等等等的新法被王安石和宋神宗赵顼所创造和发明,其中的利与弊历代文人都对其有着不同的见解与看法。

在封建社会,一套高效运行的国家体制是封建王朝立足之本,往往一个王朝的兴盛就是源于官制的干练与精简,而一个封建王朝的衰落则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官制庞杂,冗官过多。宋仁宗时期宋代的冗官冗兵冗费越来越多,以导致国家每年税收有一半花在了无用之处。宋英宗赵曙因为在位时限不长的缘故,没有对这种现状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改革。

宋神宗登基后,随着熙宁变法的开始,政令快速的上通下达成为必然,一场彻底的官制与官职的改革也即将开始,史称元丰改制

全文内容:

1.元丰前(简析元丰改制前宋朝官制官职以及改革的原因)

2.元丰后(简析元丰改制后的宋朝官制官职以及改革的利弊)

3.影响

4.总结(平興说)

【宋朝官制相关文章】:

元丰改制——一场势在必行的官制与官职改革

元丰前

首先声明一点,官制不同于官职,官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运行的框架,在封建时代里则可以说官制是官职的载体,他们互相影响。

宋朝的官制大概可以以宋神宗的元丰改制作前后为一个大的分水岭,其后尽管在哲宗高宗年间都有较小的改动,但是都是基于元丰改制后的基础之上。元丰以前,宋朝的官制可以说是以唐为体,糅合相杂。比如说唐朝的散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宋代都毫无遗漏的继承了下来,并且衍生出来寄禄官等宋代元丰以前特有的官职制度。

元丰以前,宋朝的官制简单来说可以说是“二府三司”制,二府分为东府(中书门下,也称政事堂),主管政事,西府(枢密院)则从兵部分权主管调兵,三司则从户部分权主管各路财政。三司与枢密院是五代时期才制度化的产物,北宋将其保留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的稀释官员的权利,从而使专权的现象不再出现。但是这种制度也有职能重叠的弊端。

元丰改制——一场势在必行的官制与官职改革

元丰改制前北宋文散官表

为了更好的稀释官员的权力,同时巩固封建统治,北宋不仅继承了唐代以来的散官制度,同时也新出现宋代独有的寄禄官制度。寄禄官的出现是源于北宋初期的权力分制国策,其主要意思是,做的事与所在官职不同。举个例子,虽然其官名是“兵部侍郎”,但是他可能做的事却是户部的事,前者称之为寄禄官,后者称之为差遣,也作职事官。北宋元丰以前官员的官职可以分为:散官寄禄官职事官馆阁官职

  • 散官:散官为“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散官可以理解为是根据寄禄官的品级所相对应的一种规定服色品级的头衔,散官没有真实权力,在宋代多用以恩荫门客子弟。后来元丰改制,取消了差遣,将原来的文武散官大多改为寄禄官。
  • 寄禄官:寄禄官一般有名无实,多用于决定官员待遇等问题。其官职名称大多是三省六部的官职。
  • 职事官:一般出现“判”、“守”、“权”等字眼的都被认为是职事官,职事官是官员实际所管辖的领域与事情。
  • 馆阁职位:所谓馆阁也可以称之为“殿阁”,一般包括昭文馆、国史馆、资政殿、端明殿包括天章阁,多为宰相或是封赏的加衔。

北宋仁宗时期“冗官”的数量超前迈古,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宋时期被恩荫人数众多,散官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人人都想吃一份皇粮。大中祥符八年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南郊(三年一次)奏荫子弟恩例,大开恩荫之门,从此恩荫愈滥。“冗官”只是元丰前官制官职弊端的一部分,其中弊端最大的就是寄禄官、职事官与散官的分离。职能重叠、办事效率低下。直到散官制度在元丰改制后被废除,这才使得宋廷的办事效率得以提高。

综上而言,宋朝那时的官制官职已经不再适合于那个时代,官制官职的改革在元丰年间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一个任务

元丰改制——一场势在必行的官制与官职改革

元丰后

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已经开始主张要各个机构能恢复职能和作用,让官与职不对等的情况不再出现。改革期间,如司农寺、都水监等已对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董正官制之实”,为熙宁年间的变法提供了模版。但宋神宗并不以此为满足,熙宁末年,又令校勘《唐六典》,校勘其中各部职权。元丰三年的时候,在蔡确、王珪的协助下,对整个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史称“

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前的北宋官制官职已经在前有所描述,这里不多赘述。元丰改制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宋朝政府的办事效率,节省国家开支,从官制的以及官职的变革不难可以看出来。

改革的第一步即是官职,前文所提,官职在北宋元丰年间以前是处于一种职不对等的关系,其中有:散官、职事官、寄禄官等多种职称,其错综复杂的程度是历代所无法匹及的。为了消除这种情况,宋政府以原寄禄官为职事官,处理所在职位实际事物,以原来的散官如金紫光禄大夫、正议大夫、朝请郎等为寄禄官,作为官员的官阶。为防不好理解,我们在这里还是举一个例子,原来的兵部侍郎不做兵部的事情,可能做户部的事,兵部侍郎只是决定其待遇等问题,在此之外还有散官官阶来决定其服色品级。元丰改制以后,兵部侍郎就可以做兵部的事情,享受兵部的待遇,而原来的散官成为了寄禄官,用以决定官员的品级。相信看到这,大家对元丰改制对官职的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元丰改制——一场势在必行的官制与官职改革

元丰改制前后寄禄官对比图

元丰改制对官职的影响可谓非常的深远,可以说南宋甚至是此后的元明清三朝基本上也是沿着元丰改制后的官职制度进行优化与改良。在官职体系得到改良的同时,官制的修改也在同时进行。在封建社会,如果官职是润滑油的话,那么官制就是轴承,二者缺一不可。宋代自太祖立国以来,三省制度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中书省门下省合并为政事堂,户部兵部二部的权力则被三司以及枢密院相接管。官职的改革是建立在一个更高效的行政系统前的,若是官制得不到有效的更改以及完善,那么官职的改革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元丰改制的第二即步是对官制进行改革,目的是为了恢复唐代三省制。如上所述,虽然宋朝建立时就有三省制,但是徒有其表,三省官员平时不具体行使权力,并一般听令于宰相,只有在皇帝临时没有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宰相传达命令,三省的官员才各自行使职务,而且三省都是宰相的权力范围,直接对宰相负责,可以说权力主要集中在东西二府。元丰改制后,宋廷将宰相的权力分割为左仆射右仆射

,分别负责门下省和中书省,使得门下省与中书省重新开始发挥自己的职权,皇帝也可以直接向三省官员发布命令,三省也重新拥有“封驳”等权力。

对于枢密院以及三司,元丰五年,三司被撤销,其职权全部回归户部,从此由户部统管一切财政大权。枢密院则被保留,原因是宋神宗认为“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武官的相互制约是赵宋王朝的立国之本,所以这也算是情有可原。

总而言之,元丰改制后的的官制官职是利大于弊。行政机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官员的职称得到缩减,可以实实在在的做到“在其位,谋其事”了。神宗改革职官制度时,王安石已经罢相,并没有提供给宋神宗任何建议,改制后,理论上行政效率应该得到了提高,实际上行政效率没有显著的提高,反而比过去还显得拖沓,神宗为他激进的改革举措感到些许后悔。但由于冗员和冗散机构的裁撤,节省了两万缗的开支,神宗又颇感兴奋。

元丰改制——一场势在必行的官制与官职改革

影响

元丰改制的影响可谓是颇为深远。对内来说,元丰改制精简了办事机构与不必要的职称,使得宋代的政治体制与官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宋神宗是一位有抱负的帝王,但是在很多事情上没有办法深思熟虑,有时候还有些急功近利。熙宁变法时,宋神宗锐意进取,想要在短时间内改革宋朝所有的弊端,最后的结果只有王安石罢相,熙宁变法结束。到后来元丰改制由宋神宗亲自操刀,他这次改革也是没有听从王安石的建议,在没有一定经验的情况下进行官制官职的改革,以导致后来行政效率有所下降的结果。所以在元丰年间,元丰改制的成功可以被认为是宋神宗准备开始新一轮变法与改革的开始与基础,对当时宋政府的影响深远。

对于后世,宋神宗此次的元丰改制更是影响颇深。元丰改制后,相权被极大的削弱,以前政事堂的“独相”在理论上将不会存在,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权分立,从侧面可以认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南宋时期由于宋政府外在的环境艰险,独相也在中后期频繁出现,但其实这也是因为当时局势的需要。直到明代,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宰相这一个概念也就不复存在,相权再也没有凌驾于皇权至上,甚至说相权的概念到了清朝已经完全消失。

元丰改制——一场势在必行的官制与官职改革

总结(平興说)

总而言之没,元丰年间对官制官职的改革是势在必行,不仅因为宋神宗改革的“锐意进取”,更是大局所需。元丰改制后的官制官职使官员居其位谋其政,有了定职定位,同时裁撤了一些闲散部门和官员,减少不必要的机构。元丰改制在客观上减少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 。 通过深层次来看,元丰改制的影响是在通过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宰相的权力。但是这只是元丰改制表面的效果,而且元丰改制的影响仅限于宋政府的中央,对于其他地方政府而言,由于重重阻碍,效果更是甚微。

以上只是万千观点中的一部分,这里是平興论史,我们下次再会。

《宋史·职官志》出版社:中华书局

《宋代官制词典》出版社:中华书局

《续资治通鉴长编》出版社:中华书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